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拿千年國寶討好日本,台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

拿千年國寶討好日本,台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



一則普通的展覽消息,激怒兩岸網友。一幅「天下第二」的國寶級文物,一個視死如歸的一代大宗師。台北故宮,你真的做錯了!



作者:李楚

憤怒!不負責的台北故宮博物院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將於1月16日在日本東京博物館展出,為期一個月。

這件國寶級文物距今已經1261年,

是唐朝一代書法宗師顏真卿所書。


左右滑動查看全卷



這個消息爆出之後,兩岸網友憤怒了。熟悉內情者憤慨難耐,紛紛痛罵台北故宮「不是東西」,「對日本太大方了」。大家都沒有料到,台北故宮院長陳其南為去中國化、謀台獨,不珍惜國寶已到了如此人神共憤的地步。

這位新院長,於2018年上任。上任當天,他就公然揚言主張「台獨」,叫囂「故宮台灣化」。在保護文物一事上,屢屢做出政治獻媚之舉。

有人問:一次正常的台灣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一次文物展覽而已,有必要這麼憤怒?這麼認真嗎?我的回答是:有必要!這不是上綱上線,

而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真真切切,無法抑制的憤怒。

開展文化交流,互借展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關鍵是,並非所有的文物都可以借來借去。環顧全球,幾乎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規定,明令禁止一些國寶級的文物出境展覽,尤其是那些保存難度極高,損壞極易的書畫類文物。

查證公開資料即可知,國家文物局曾發布多次「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有大約兩百件「國寶級」文物是禁止出境展覽的。

為何如此,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防止文物遭到損害,後悔莫及。

比如,在2012年發布的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名單中,書畫類的文物就有西晉陸機《平復帖》、唐朝懷素《苦筍帖》、唐朝馮承素摹王羲之的《蘭亭序》。

其實,這一次,台北故宮博物院將《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的同時,還長期外借了「天下第一草書」,有「草聖」之譽的唐朝人懷素的《自敘帖》。



懷素《自敘帖》局部


在台灣,《祭侄文稿》《自敘帖》也早已經被核定為國寶。自1984年起,台北故宮就規定這兩件文物是限展品,規定每次展出只能42天,展後必須休息三年以上。這一次,外借日本之前,《祭侄文稿》在台灣也已經十年沒有露面了。

中國人都很難看到,送去給日本展?



即使不考慮台灣此舉向日本的「政治獻媚」之嫌,僅從《祭侄文稿》的獨特性來說,這樣隨意的長時間出境展覽,是極度不負責任的。

此次赴日,島內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痛陳:

這類紙本文物,

本身就屬極脆弱、極易損的國寶,可謂展一次傷一次,

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文化交流確實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這種國寶等級的文物,何曾見過或聽聞法國盧浮宮將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的微笑》出借

(連離開盧浮宮都不行)

退一百萬步說,即使要外借日本展覽,也應該在程序上反覆論證,在展覽環境、技術上百般小心。然而,台北故宮這一次卻做得有點「偷偷摸摸」,連個公開說明都沒有。

在展覽消息被爆出後,台北故宮遭到台灣島內網友質疑時,互相推諉,醜態百出。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官方社交賬號下,有多位網友留言質問:

這樣珍貴的文物能否經得起奔波?

據台灣媒體報道,「立委」柯志恩還曾質疑此次國寶等級展品出借,東京博物館的宣傳物料上連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字樣都沒有出現,「如此重要的國寶外借,到底是誰決定的?」也是一本爛賬,互相在甩鍋。

而且,在《祭侄文稿》外借消息被爆出後,網友還扒出了日本惡劣的前科,曾丟失過中國曆時百餘年精心編纂的印譜《西泠八家印存》。





國寶「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展出,蹊蹺丟失 日方:賠12萬人民幣




上千年的紙張,氧化、潮濕、風化,要多脆弱有多脆弱!絕對經不起任何折騰,每打開一次都是一次傷害。作家張佳瑋打了對此事「打個不恰當的比方」:


台北故宮有《祭侄文稿》好比家裡有個經綸錦繡、但年已一百二十歲的垂危老人。




誰家如果有這麼個老人家,十年沒見人了。你好好養著還來不及。我如果有幸看到了,簡直氣都不敢喘。





居然好意思,偷偷摸摸藏著掖著,把他架上輪椅、遠渡重洋,去讓別家人看?你家裡不是寶貝多麼?偏要挑限展品中的限展品、國寶中的國寶,扛出去給人看?





簡直去他×的。



台北故宮

悲壯!文稿背後的故事令人垂淚


《祭侄文稿》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它的地位有多高?

要明白它的價值,離不開它背後的故事。

公元八世紀中葉,大唐盛世榮光退去,衰敗之跡頻現。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史思明的叛軍摧枯拉朽,打得政府軍落花流水。

當時,因為得罪了權臣楊國忠

(楊貴妃之兄)

,顏真卿被貶平原

(今山東德州)

,擔任太守

(等於今天的市長)

面對叛軍的囂張氣焰,危難之際,顏真卿聯絡兄長顏杲卿一同起兵討伐叛軍。然而,叛軍最終攻陷了兄長所守的城池,顏真卿的兄長顏杲卿被割了舌頭,慘遭凌遲,他的兒子、侄子、同僚,也被一個個肢解。

史書記載「顏氏一門死於刀鋸者三十餘人,其狀慘絕人寰,其狀慘絕人寰」。雖如此,顏氏一族,卻無一人投降。

兩年以後,顏真卿派人尋找親人屍骨,卻只找到了兄長的一隻腳和侄子的一塊頭骨。

在公元758年九月三日這一天,剛到「知天命」之年的顏真卿在心情極度悲憤之際,打開了紙張,為他的侄子寫下了悼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

(從父塗去)

叔。銀青光祿

(脫大字)

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

(方憑積善塗去)

。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

(□制塗去改被脅再塗去)

。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

(恐塗去)

。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

(賊臣擁眾不救塗去)

。賊臣不

(擁塗去)

救。孤城圍逼。父

(擒塗去)

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乎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

(河東近塗去)

。泉明

(爾之塗去)

比者。再陷常山。

(提塗去)

。攜爾首櫬。及茲同還。

(亦自常山塗去)

。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

(塗去二字不辨)

。卜

(再塗去一字不可辨)

爾幽宅。

(撫塗去)

。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流傳下來的這份悼文,其實是一份草稿,全稱是《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顏真卿本人的結局也是悲壯的。安史之亂後,大唐中央王權不振,藩鎮日益坐大,叛亂此起彼伏。

在公元784年,又一次叛亂爆發了,76歲的顏真卿孤身前往叛軍的營中勸降,結果被叛軍勒死,英勇殉國。史書記載,顏真卿死節的消息傳出後,三軍為之痛哭。

此後,又過了一百多年,公元907年,中國歷史上最自信,最開放,最強盛的王朝大唐,滅亡了。

不是字字千金,而是字字無價



顏真卿是忠臣,也是開創了中國書法「顏體」的一代大宗師。每一個接觸書法的人,都知道「顏筋柳骨」四個字。《祭侄文稿》是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它與王羲之的《蘭亭序》、蘇東坡的《寒食帖》,並稱「天下三大行書」。

其實,這個「天下第二」,也可以說是「天下第一」。因為排在第一的王羲之的《蘭亭序》一直存在於傳說之中。現存的《蘭亭序》都是後人的模仿之作,真跡是被毀了,還是暫時沒發現,誰也不知道。

《祭侄文稿》只有25行,

兩百多個字,不是字字千金,而是字字無價。

勉強翻譯一下,大致的意思是:


我今天來祭祀侄兒,你生下來就很出眾,德行好,大家都認為你會做個好官,沒想到安祿山造反。我和你爹一起起兵,你幫我們來回傳遞消息。後來叛軍圍城,你們父子被殺害了。想到你,我悲痛不已,我會好好地安葬你。

當然,這裡的翻譯是高度省略的,對文言文略知一二者,讀原文自會明白其中的悲憤和沉痛。事實上,後人面對這幅「草稿」都有「不忍卒讀之感」,心生敬畏。

面對這一幅作品,我們也許可以想見一個頭髮花白的男人,握一管微突之筆,臨紙而立,激動到顫慄。從起筆的穩定,到苦澀,到筆勢漸重,悲鬱莫名,到最後的縱筆如草,不能自節。

紙上反覆塗改,字跡濃淡不一,許多地方筆墨都是硬生生拖出的字跡。在寫至「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這一句時,顏真卿反覆刪改塗抹,悲憤之情,不言自喻。



顏真卿畫像



顏真卿家族的悲壯、慘烈、剛強、不屈,完美地詮釋了中國人的精氣神。有人說:這份書法,不只是書法,是忠魂泣血,是孤臣悲歌,罵盡天下賊臣奸狗,哭盡天下義烈男兒,是我華夏的精神靈魂所在。

誠不虛也!

子孫保之啊!子孫保之!



紙壽千年絹五百。一千多年,華夏經歷了多少離亂,不言自喻。這部作品能流傳下來,除了「奇蹟」找不出其他的詞來形容。

在中國的北京和台北,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博物院一母同胞。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在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勝利之際,當時的國民政府開始將大批文物運轉檯灣。以至於民間有「台北有文物沒有故宮,北京有故宮沒有文物」之說。

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不知道在哪裡,《祭侄文稿》和《寒食帖》都藏在台北故宮。

台北故宮大約藏有70萬件珍品。其中,僅書畫就有1萬餘件,瓷器2.5萬餘件。



天下第三行書——宋·蘇軾《寒食帖》


今天

(1月14日)

,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對方表示:1.東京沒有和台灣交換什麼展品,就是台灣單方面送過來的;2.沒有對《祭侄文稿》有啥特別保護措施;3.大家還可以對著它拍照!不開閃光燈就行。



雖然家大業大,但也不能這樣敗!

尤其諷刺的是,《祭侄文稿》還有一個四個字的印鑒:子孫保之。兩岸網友,同是華夏子孫,同是中國人,不知道面對「子孫保之」,台北故宮,你們是怎麼想的。如果損害了,又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

台北故宮,這一次,你真的做錯了!



互 動


回復 

國寶

,提取

《祭侄文稿》

翻譯全文。

◇ 

責任編輯:華妹 微信(misshua2017)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語

 —





發現中華之美,為華人發聲



提供有廣度的知識,有溫度的立場和有深度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求求你們,別再往加拿大寄東西了」
妻子癱瘓,丈夫無微不至照顧9年:有一種感動,我們無法承受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