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學會這3招,分分鐘讓他變身小紳士
前段時間,家裡親戚帶小盆友來家裡玩。一開始,小朋友見到我們很開心。兩歲多一點的小男娃,雖然不太會說話,但用行動示好,一會抱抱我們大腿,一會爬到膝蓋上撒嬌。
正當玩得開心,小傢伙忽然掄起胳膊使勁打我們的頭。那力道讓人臉皮一陣火辣。剛才不是還喜歡我們嗎,怎麼玩著玩著就對我們用起「武力」呢?
看見我們「挨打」,親戚趕緊把小傢伙抱走,嚴肅地說:「你喜歡人,可以輕輕摟人家,但是不能打人。」然後,親戚抱歉地解釋說:孩子最近不太懂得怎麼表達情緒,喜歡一個人就拿「武力」去表達。不僅對大人,有時候跟院里的小朋友一起,不一會就能把別人打哭。其實,正是他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
「如果你打人,大家都會生氣,不告訴哦。」親戚一邊教育小傢伙,一邊給我們使眼色。於是我們馬上裝出一副「高冷」樣子。小傢伙果然很聽話,再也沒有動人打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孩子動「武」是否要批評?要分年齡!
其實,在孩子0~2歲時,語言系統尚未發育完全。他們由於情緒無法通過語言正確表達,就變相藉助肢體語言來傳達自己的感受。1歲以下的孩子,從用哭聲和笑聲來和周邊的人交流。漸漸的,他們學會用手「打」的方式來引起他人注意。他們發現,如果打人,大人的反應變得有趣、激進。
這時候,最好的方式不是立即批評他們,而是做好引導。家長可以拿一個布娃娃,示範「輕輕地撫摸他,溫柔地抱起來放下去。」讓孩子感知正確和他人相處的方式。
而2~4歲的孩子,語言能力不斷成熟,情緒也能通過語言正確表達,還發生「打人」的現象,說明他們沒有找到正確的宣洩情緒的方式。這時候就需要干預了。
想要改變孩子打人的毛病,首先要區別不同年齡孩子行為出現的原由。對待2~4歲的孩子,需要對症下藥,做好以下幾點,你的孩子也會變得文雅可人的。
1、把孩子拉到一邊,嚴肅地說「不可以」
從孩子出現打人的狀況開始,父母就應該適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太小的孩子,語言溝通不足以讓孩子明白打人不對的道理,父母可以通過情緒變化讓孩子感知這是錯的。
媽媽要板起面孔,嚴肅認真地告訴孩子,你這樣做不可以,別人不喜歡這樣,對他人是一種傷害。千萬不要哈哈一笑而過,「他還是孩子,不懂事沒事,大了就好了」。放任不管不行。
對於已經能完全聽懂話的孩子,出現打人的現象,父母要第一時間問清楚,孩子的目的是什麼,並根據他們的訴求進行引導,讓他們學會表達情緒,懂得用何種方式表達才是被認可的。
2、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為
比如孩子今天打人了,制止和適當批評很重要。如果孩子連續幾天沒有出現打人的問題,跟周邊的人相處也非常和諧,那麼父母在他們情緒良好的時候,一定要給與表揚,強化「不打人是好孩子」的思想,讓他們從潛意識裡認識到正確表達情緒的重要性。
3、父母樹立良好的榜樣
有的孩子打人,家人一看,立即原地爆炸。那麼小就打人,那還了得!於是不管不問上來就是一頓胖揍。其結果,恰好做出最壞的示範——孩子認為:打人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那麼,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很容易會模仿家長的舉動——用「打人」來解決問題,甚至表達喜歡的情緒也會這樣。
但父母能夠剋制情緒,好好講道理,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認為,任何事都需要用「語言」來解決,那麼暴力的行為就會被很好的剋制。
孩子愛打人,在某些時候是對交流的需求,但打人卻並不是一個值得讚揚的行為,所以當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時,父母一定要科學合理的去糾正,千萬不可放任不管活直接揍一頓了事,而是要從心理出發,這樣才能真正的教育處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