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寶寶,吃飯啦!」

「我跟你說吃飯了,你聽到沒有?」

「再不吃飯,就把你的玩具給沒收了!!!」

「吃!飯!!啦!!!」

我是喉嚨喊破,氣急敗壞,血壓升高......

他卻左耳進右耳出,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吃飯要吼,寫作業要吼,穿衣服要吼,睡覺也要吼……我也不想吼,但是家裡有個「十喊九不應」的孩子,真是讓我頭疼的不行啊!

家有一個「十喊九不應」的孩子,我該怎麼辦?

不少家長和功夫媽咪探討這個話題的時候都表示:我都吼成這樣了,孩子都能聽不見,除了故意真的想不到其他原因了。

別說,還就真的有。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不要在孩子專註某件事的時候跟他說話

設想一下,如果你正在看一直在追的電視劇,這個時候老公突然叫你去做飯,你是不是會回一句:「你自己不會做呀!」

同樣的,當孩子被一件事情或者一個非常好玩的東西吸引住的時候,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會在這上面,從而忽略掉了周圍的一切,包括大人跟他說的話以及吩咐做的事情。

如果你家裡有這樣一個因為專註於某些事而沒有及時回應你的孩子,那麼你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是生氣,因為這說明孩子有著很好的專註力。

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不要在這個時候隨便打擾孩子。

「喝一口水吧」「要不要上廁所啊」等這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能免就免。

而「該上床睡覺了」「睡前刷牙」等這些原則性的事情,則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時間限制,定個鬧鐘,然後面對面提醒他:「寶寶,10分鐘之後我們就要去刷洗,準備睡覺嘍。」

這樣的事前準備,約定時限,並且不「立即執行」,可以讓事情進展的更加順利,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指令明確具體,並讓孩子重複一遍

很多時候,孩子其實不是聽不見,而是他們聽不懂,不知道要做什麼。這個時候,看到依然一動不動的孩子,我們自然而然的就認為孩子假裝聽不見,就開始怒火攻心了。

想要孩子「聽得見」,首先就要讓孩子「聽得懂」,這就要求我們,再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指令一定要是明確的、具體的。比如叫孩子做家務的時候,不說「把你的房間收拾乾淨」,而是說「把玩具收拾好,順便把被子也跌一下」,這樣孩子就知道要怎麼做了。

為了確定孩子已經清楚了自己要做什麼,在我們提出指令之後,可以讓孩子重複一遍。這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明確自己的職責,而且我們也可以通過孩子重複的內容,來判斷孩子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如果有偏差,也好更進一步跟孩子解釋清楚。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耐心等待,給孩子一點反應的時間

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


叫孩子吃飯:「寶寶,吃飯啦!」

一見孩子沒有反應,就立馬催促:「叫你吃飯,聽見沒有?」

還是沒有反應,就立馬過去搶下他手中的玩具,提高分貝:「給我過去吃飯!!!」

很多時候,我們在給孩子下達指令之後,就想要孩子立馬給出回應,而一旦他沒有如我們期望的給出回應的時候,我們的第二道指令脫口而出,而第三道指令也已經在腦海當中醞釀好了。

其實孩子在接受指令之後,他還需要一個反應時間,所以在下達第一道指令之後,我們耐心等待,在心裡默念10秒鐘,如果孩子還是沒有反應,再去看看他在做什麼。

如果他正專註於某件事,而事情又不緊急的話,就不要打擾他。如果他就是故意聽不見,那麼我們可以蹲下來面對面認真的再把事情說一遍,這個時候孩子意識到你是認真的,他也就會重視你所說的話了。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讓孩子承擔「聽不見」的後果

有一些孩子「聽不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他往往就是故意裝作聽不見的。尤其是4歲左右的孩子,這個時候他們開始進入逆反期,有了自我意識,想要更多的自由,但是又不敢公然跟父母做對,於是他們就用這種「聽不見」來做無聲的反抗。

面對這樣的孩子,就應該讓他承擔「聽不見」的後果:「聽不見」大人叫他吃飯,那就讓他餓著;「聽不見」大人叫他上床睡覺,那就準時把家裡的燈都關了,讓他自己摸黑上床;「聽不見」大人叫他收拾玩具,那就把玩具全藏起來,讓他三天不能玩玩具......

當孩子經歷過「聽不見」的後果之後,下一次他們會為了避免這樣糟糕的後果而挺高自己的行動力。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卻還假裝聽不見?這樣治准沒錯!

找耳朵遊戲

相比於一個生氣的媽媽,孩子更喜歡一個能夠跟他玩得來的媽媽。當孩子對你的話充耳不聞的時候,不妨跟他玩一個著耳朵遊戲。

「寶寶,我在找一件很重要的東西,你能幫我找找嗎?」

「是什麼東西啊?」

「我在找你的小耳朵!」

「媽媽,我的耳朵就在這裡呀!」

「啊,真的呀,我以為不見了呢,剛才媽媽一直在叫你,你都沒有反應,我還以為你的耳朵不見了呢!」

用這種遊戲的方式跟孩子溝通,會比你嘮叨800遍更有效。這樣的遊戲提醒方式,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我們也避免了動怒,可謂是皆大歡喜,畢竟氣大容易傷身嘛。

功夫媽咪說:

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所以,當孩子出現「聽不見」的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問題的原因。如果他就是假裝聽不見,那麼就要讓他學會承擔後果。如果不是孩子的問題,那麼我們就需要反思一下,我們是否打擾了孩子,是否講得清楚,是否有足夠的耐心......

此外,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也要給他更多的自主權,讓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不要害怕或者嫌棄他做得不夠好,適時放手,孩子才能真正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