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歷史上,出自少年之手的「天才」詩詞,誰最出名?

歷史上,出自少年之手的「天才」詩詞,誰最出名?

縱觀歷史上那些有才能的人,尤其是大才,很多人在小時候就嶄露頭角。比如項羽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看見秦始皇的車隊,浩浩蕩蕩,就說了一句話「彼當取而代之」,他的叔父聽到後,趕緊給他拉走了。後來項羽能有一番建樹,其實小時候志向就很高遠。

還有歷史上的曹沖,6歲的時候就有奇謀「稱象」,解決了很多大謀事都達不到的高度;還有秦國宰相甘羅,12歲就做了宰相,不能不稱之為「奇才」「天才」!

其實在詩詞界,也有很多牛逼的人,他們才華橫溢,很小的時候就嶄露頭角了,大家最熟知的兩個人可能就是駱賓王和白居易了。

唐·駱賓王·《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據傳這首詩,是駱賓王7歲時的一首詠物詩。據記載,有一天,駱賓王的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問了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大門口的池塘邊時,正好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才華橫溢的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唐·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對於這首詩,大家也非常熟悉,這是白居易16歲時的詩作。入選了小學課本。尤其是前四句,基本上家喻戶曉。其實整首詩作,完整的是8句。

據記載,《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公元788年(唐德宗貞元三年),,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能在考場上寫出這樣的詩作,還能流傳千年,不等不說是一等一的好作品。

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首詞,在金朝時期,是絕對的經典之作。尤其是開篇的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不知陶醉了多少紅男綠女。

據記載,這首詞是元好問16歲時,去太原(當時稱為并州)考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隻被捕殺後,另一隻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元好問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並寫《雁丘》辭一闋,其後又加以修改,遂成這首著名的《摸魚兒· 雁丘詞》。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說到詩詞界的少年天才,必不可少王勃。相傳這首詩是王勃16歲左右,送一位去四川做官的朋友的一首送別詩。尤其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氣概和胸襟,無不彰顯出少年才子的意氣風發。

除此之外,王勃還有一篇超級出名的序文《滕王閣序》,也是閃耀文壇千百年。據傳,王勃寫《滕王閣序》奇文的時候,也不過24歲。所以他的才華之高,世所罕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今,我們在讀這些先賢詩作的時候,也不免對其充滿敬意。尤其是這些「天才」級的大咖,更是值得點贊。

讀者們,關於這些「少年天才」和他們的詩作,大家有怎樣的見解和感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乾隆為何 「寵信」和珅?2首詩,揭開「和珅」身世之謎!
狄仁傑,「鳳閣鸞台平章事」,是什麼官?為何人人忌憚!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