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海良

陳海良,文化和旅遊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創作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文學博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199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首屆書法本科專業,2009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首屆書法實踐與理論方向博士專業,並獲博士學位。2010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青年書家」。2010年被《中國書畫報》、《書法報》、《美術報》等評為書法「十大年度人物」,被評為「中國書法當代三十家優秀範本」,多次擔任中國書協「國展」評委。

《草書精神解讀》

概述

中國書法有五體,即五種不同的漢字表現形式,其中草書的表現力最強。從它成熟起,就幾乎脫離了實用,也因此備受責難。東漢趙壹《非草書》就以「鄉邑不以此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講試;四科(儒學、文吏、孝悌、能從政者)不以此求備;正聘不問此意;考績不課此字。」

趙壹(本名懿,因後漢書作於晉朝,避司馬懿名諱,故作「壹」),
約生於漢順帝永建年間,卒於漢靈帝中平年間。
東漢辭賦家。
不過奇怪的是,從古到今,幾乎所有的書家都想在草書中有所表露,或者說想要留下點什麼,這是才情與功力的集中顯現,當然也有草書本身就是一種便於記錄的「藁書」。不過,隨著草書藝術性能的不斷發掘,草書家往往藉助情性的發揮,成為自然流露自我心性的載體。應該說,魏晉以來,草書已成為最為寓情的一種文字書寫表達樣式。
精神意趣就是草書的核心
不過,我們對什麼是草書,怎樣的書寫才算是好的草書,如何欣賞草書等等,卻是一籌莫展,眾說紛紜。但所有的問題都指向的是,既然草書是表達自我心性的載體,那麼,自我心性的隱晦指向,即它的精神意趣就是草書的核心,而表達手段又將是如何呈現這種精神的,成為人們一再探秘並試想駕馭的玄奧。
在常人眼裡,好的草書叫龍飛鳳舞,象「天書」,寫的不好的叫「鬼畫符」。無論是「鬼畫符」還是「天書」,草書的特徵是就充滿了天性與自由,這種自由特性一旦表現,便是奔放的,洶湧的,有勢不可擋之勇,有波詭雲譎之神,有內柔外剛之德,有通性達理之禮。
應該說草書的書寫過程是情性的,但如此書寫不一定就對應著某種情感。儘管孫過庭有「達其性情,形其哀樂」之說,羅丹也有「藝術就是激情」之說,但書法不能直接表達情感。

唐 孫過庭 《書譜》(小草)
「……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無論是悲傷、高興,或者是鬱悶等複雜的情緒,這些情感表徵只能隱晦地在書寫中得到一種傳達,寓情而動,各種情感的揮發只是傳導書寫易變的資源,至今的心理學實驗還不能證實或無法對應哪種書法是痛苦的,或高興的。如痛哭流涕,書法怎麼也表達不出此等表象來。再如,古人金榜題名時寫的字,事後,人們是體會不出這種喜悅情景的。書法不是詩歌、舞蹈等其它藝術樣式,可歌以詠之,或足之、蹈之……所以,今天我們賞讀古帖是看不出哪件作品是痛苦的、抑鬱的。也就是說,草書的自由發揮,通過情感的傳達、反常的書寫,會流露出字形的奇趣來,往往通過快速的書寫、沉重的筆調,來表達出某一個點畫的厚重、輕盈,或流美,或枯澀等,抑或一波三折的,或者萬歲枯藤……可虛幻,可實象,只是把當時的一些奇妙意趣,在稍縱即逝間,觸機而動,順勢而來(自我就是個神靈,似乎有神靈在主宰似的)。這種創作動機不是每天都有,有時一年都沒這個感覺,即便有,也會因這樣那樣的原因,錯失良機,稍有不慎便功虧一簣。因此,古人為了獲得這種奇變的書寫感覺會藉助酒精的作用,「酒神」的力量往往也像衝動的情緒一樣激發人心內在的原動力,從而發揮著狂野書寫的功能,唐「顛張醉素」的狂草現象不是說說而已。

懷素 《自敘帖》(狂草)局部
有「醉素」之稱的懷素曾雲
「 貧道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
夏雲因風變化,乃無常勢,又無壁拆之路,一一自然。」
應該說,草書與情緒有關,這種情緒只有在表達草書時,才會使得點畫跌宕起伏,縱橫萬里。只有這種符合書法審美要求的筆墨,在情緒的宣洩中,一瞬之間,幻影迭出,營造出符合草書的意境來,這才是好作品,而大部分作品總會因筆墨不當,縱橫失控,意境慌亂,或技術欠佳、錯字連篇等而失去欣賞性,從而也顛覆了草書應有的神性。
寓情、借景,來表達自我胸襟
在其它書體中,書家往往都可以控制得較好。比如說楷書,要表現法度,表現安靜,就主動會想到歐字或其它晉唐小楷,這種筆調就會很自覺地浮現並較為穩妥地書寫出來,一種理性的規範和制約會不自覺地規劃著該書體應有的特徵或風格。

宋拓《還示表》(小楷)
傳為王羲之臨鍾繇書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草書則不同,就不那麼容易捕捉這種筆調或一時的感覺了。草書所憑藉的某一個感覺往往轉瞬即逝,優秀的草書家必定巧妙利用其所掌握的高超技能,在特定的語境中,假情而書。它需要寓情、借境,以此來表達自我的胸襟,而不是實在的那個情、那個境,而且,這種寓情或借景往往也並不是完全由情感的激發所控制,還會牽涉到文字的上下文銜接或文字本身的書寫規則,不僅這樣,還會應整體的場景渲染或情性、字法、書寫的工具材料等共同激發出的一種莫名的衝動,似有神助,有一種神性的存在並激發出草書擁有的玄妙來。所以從古到今的草書家很少。
張芝是草聖,也唯獨在草書中,書家可以稱為「聖」的。隨後是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宋有黃庭堅,明清時有祝允明、徐渭、王鐸、傅山,近代就林散之一人而已。但是楷書家有很多,唐朝就有很多,隸書就更多了。行書大家也有很多,因為從古到今所有的文人都會寫行書(手札),有的風格強一點,有的是沒有風格的,有的水平高一點,有的水平低一點。總之,草書家很少。
草書在東漢末年就開始成熟起來,這主要是指章草,魏晉時期發展成熟為今草。因此,草書分成章草、今草,今草又別為小草和大草。

《秋涼平善帖》(章草) 傳為張芝之作
選自《大觀帖》(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章草的表現功能相對要弱一點,因為章草字字獨立,在表情達意上總不是那麼自由,筆法的連貫性、上下文的銜接等技術和與風格相關的書體特徵上,有著相對獨立的系統和明確的規範,還不能在任情恣性中與個人的心性全面暗合。為全面解決這一現象,讓它更具抒情功能,尤其是上下文之間的連貫上,通過「二王」的加工、整理,小草成熟了。小草及後來中唐時期的張旭、懷素所展現的大草,其表現功能都是非常明顯的。小草書可以表現比較婉約的、流美的、輕快的感覺,像小夜曲,那種緩慢而流淌的那種音響與節奏,很休閑,很坦然,藝術的本真和文字的神性在不自覺中若隱若現,似有作者的影子,似有神靈的閃現。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小草)摹本,紙本

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張旭、懷素般的大草,則如山洪暴發般奔涌與激蕩,其勢態和境況妙不可測,玄之又玄。所以,劉熙載講:「書家無篆聖、隸聖,而有草聖。蓋草之道千變萬化,執持尋逐,失之愈遠,非神明自得者,孰能止於至善耶?」顯然,草書家謂之「聖」,是草書之意象與神、道相通,是技術、情感、想像及各種書寫材料等的風雲際會,神妙莫測,似有一種「巫」性的存在,不可觸摸,猶人神相通,神性偶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 《張籍詩》(大草)2017年

一去瀟湘頭欲白 今朝始見杏花村

從來遷客應無教 從到花前有幾人

世間漸覺無多事 雖有空名未著身

合取葯成相待吃 不須先作上天人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陳海良,草書精神解讀:草書為什麼這麼難出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