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讓子彈飛》是華語電影史上最佳的商業片作品之一,在2010年的賀歲檔,票房大爆6.61億,居當時華語片影史第二名,更製造了空前的話題熱度,令當時無數影迷津津樂道,一時間街頭巷尾,人人爭談。如果是華語電影市場票房爆炸性發展的當下,必然能取得20億以上的票房成績,絕不會有任何意外。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姜文導演在《讓子彈飛》此前的三部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取得5000萬票房,是1995年的內地票房冠軍,該片還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在金馬獎獲得了八項提名六項獲獎,讓17歲的夏雨獲得了威尼斯影帝和金馬影帝,也讓姜文手捧金馬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三座獎盃。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鬼子來了》在戛納電影節獲得了評委會大獎,也是華語電影在這座國際藝術電影最高聖殿取得的第二佳績,僅次於《霸王別姬》獲得的金棕櫚大獎。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太陽照常升起》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並在金馬獎、金像獎和亞洲電影大獎獲得了九項提名和三次獲獎,姜文個人獲得五項提名,並拿到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從1995年到2007年,12年里姜文僅僅拍攝三部電影,全部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捧出了威尼斯電影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影帝,自己也獲得金馬獎的四座獎盃。

這樣輝煌的成績,也讓《讓子彈飛》在籌拍期間,就引發了兩岸三地電影界的廣泛關注,最終組建的演員陣容極為豪華,雲集了七大影帝和一位影后的全明星陣容:百花影帝姜文、金像/金馬影帝周潤發、戛納/金雞/百花影帝葛優、柏林影帝廖凡、華表/百花影帝陳坤、華表影帝邵兵,還有片頭客串的金馬影帝馮小剛,以及金像/金雞影后劉嘉玲。(當然,廖凡、馮小剛是在那之後才獲獎,但他們的演技早已是有口皆碑。)

所以,以陳坤這樣電影圈一線男星的咖位,居然還要主動向姜文申請,才得到了一個戲份不多的反派角色「胡萬」。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因此,參演的影帝們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從對白台詞到每個動作表情,都在令人目不暇接地相互飈戲;並沒有誰因為自己是配角,就草率地敷衍鏡頭,劇情巧具匠心的設計,幾乎每句台詞的各種明喻隱喻,更讓廣大影迷回味無窮。

如影片中的最精華片段,「黃四郎」(周潤發)在府上擺下「鴻門宴」,宴請「張麻子」(姜文)和「湯師爺」(葛優)這場戲,三位主角暗含機鋒的唇槍舌戰、三大影帝你來我往的不斷飈戲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彼此的鬥智斗勇,更讓每個看過的影迷都連呼過癮,每個汗毛孔都透著難以言喻的舒暢,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這段場景人員簡單,沒有任何華麗特效,完全是靠演員每個細微動作和豐富面部表情而撐起來的精彩片段,也足以載入華語電影史冊,成為永恆的經典。

2018年初,湖南衛視《聲臨其境》欄目,邀請了金爵獎影帝郭濤、白玉蘭獎/飛天獎視帝黃志忠、話劇白玉蘭獎/金獅獎得主郭京飛等三位中生代實力派演員,來重現這段經典場景。然而,雖然他們同樣有影帝、視帝頭銜加身, 過往的演技口碑也一直頗受好評,臨場表現也足夠出色和賣力,然而網友觀眾們卻並不買賬,反而紛紛在點評中表達了善意勸告:不要輕易挑戰前輩的經典。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讓子彈飛》和所有的姜文作品一樣,每句台詞其實都極具深意,包含隱喻,可以讓不同立場和觀點的各類觀眾去做多重解讀,更夾雜了各種別具匠心向影史大師經典作品致敬的橋段,足以令讓喜歡姜文作品的影迷得以反覆回味,也讓姜文更因此吸引了眾多的死忠擁躉,心甘情願自發為他去當免費水軍,四處推薦給親朋好友。

《讓子彈飛》有別於此前此後的其他姜文作品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其劇情完整流暢,人物角色質地豐滿,故事線完整流暢,是一部好人就有好報、壞人惡貫滿盈,結局大快人心的大眾向爽片,讓那些並不想過分「燒腦」、沒心思去解讀其中各種隱喻劇情的那部分觀眾,也同樣能看得津津有味。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也就是說,這部作品同時兼顧了商業性和藝術性,讓各個年齡段、不同知識層面的觀眾,都能老少咸宜、雅俗共賞,「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各有各的觀影樂趣。

因此,即使近幾年的電影市場的票房記錄日新月異,《泰囧》《捉妖記》《美人魚》《戰狼2》《紅海行動》連創新高,依然有無數人堅信,《讓子彈飛》才是內地電影史上最佳的商業片傑作。

當然,另一方面,從客觀角度,也不得不指出,如今的華語電影市場,觀眾結構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完全是以二、三、四線「小鎮青年」為主體撐起了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伴隨著我國國力飛速發展,切實反應人民大眾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才是最受各個年齡段觀眾喜愛和認可的影片類型。

當下的華語票房前五名,《戰狼2》(56.31億)《紅海行動》(36.17億)《唐人街探案2》(33.98億)《美人魚》 (33.86億)《我不是葯神》(31億),雖然分別為軍事動作片、戰爭片、喜劇懸疑片、喜劇科幻片、劇情片五個不同類型,卻無一不是當代現實題材的作品。即使是曾經在華語影人眼中恐怖至不可戰勝的巨無霸:好萊塢各系列商業大片,在華語市場也不得不向這些現實題材佳作低下了頭顱。

而在數年前曾經受到不少人追捧的「民國熱」「古裝熱」,早已成為時代的眼淚。

因此,像《讓子彈飛》這樣的民國題材的動作片,如果是今天才上映,同樣有著必然的票房天花板上限。即使在絕大多數人,也包括豆瓣評分看來,《讓子彈飛》的質量肯定超過《唐探2》和《美人魚》,但卻很難達到它們一樣的票房成績,即33億以上。

姜文導演「北洋三部曲」的後兩部作品,《一步之遙》《邪不壓正》票房皆不盡人意,遠遠未達到預期。(《一步之遙》在2014年,票房5.1億,《邪不壓正》在2018年,票房只有5.8億),一方面固然是這兩部影片本身質量和口碑,公認遠不及《讓子彈飛》,同時亦因為其題材的時代選擇本身,已經並非時下電影市場的首選。

轟動中國影壇的《讓子彈飛》,那是屬於姜文的最好時代

這兩部影片同樣也證明了,讓姜文"站著把錢掙了"的《讓子彈飛》, 對他而言,更多只是個華麗的意外。在影片商業性上和藝術性上,姜文更多的選擇永遠會是後者。當一部影片沒有了完整流暢的劇情,以及質地豐滿的人物角色,那麼再如何巧妙構思的隱喻,也變成了故作高姿態、自以為是,絕不可能取得票房成功。

我們今天再回頭看《讓子彈飛》,心悅誠服地驚艷之餘,亦不得不為姜文導演的剛愎自負和我行我素而深感惋惜。8年之前,他其實已經通過《讓子彈飛》,讓華語影片的商業化和藝術化緊密結合之路初見曙光。如果他肯沿著這條路往下走,或許就輪不到徐崢和吳京來開創屬於他們的票房輝煌時代了。惜哉,憾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狸晨曦 的精彩文章:

大明崇禎皇帝祭:死為神祇,鼓舞萬千反清義士,重開華夏之天
《延禧攻略》抄襲了《如懿傳》同人文?這是一場無稽之談!

TAG:狐狸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