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個「殺手」不太冷 面紗後的人工智慧是這樣的

這個「殺手」不太冷 面紗後的人工智慧是這樣的

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看來,人工智慧是推進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是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全球各大科技巨頭看來,人工智慧是推動各領域技術升級與應用突破的關鍵,是佔據未來市場高地的先決條件。

不過,也有人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與發展,將會帶來安全隱患,威脅到人類的利益,甚至是生存。例如,霍金生前曾三番五次表態,「人工智慧可能會毀滅人類」;馬斯克也曾表明,人工智慧可能會成為人類文明的最大威脅。而人工智慧將逐步取代大量人類崗位,則幾乎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一方面,是歡迎、追捧,另一方面,是擔憂、恐懼。圍繞人工智慧所產生的爭議持續升溫,但誰也沒有說服誰。人工智慧的發展還在繼續,對人工智慧的憂慮也在升級。2019年,人工智慧領域又將出現怎樣的變化?潛在的危機會否迎來爆發?潛藏的契機會否浮出水面?讓我們一起梳理人工智慧的幾大主要「矛盾點」,一探究竟。

人工智慧軍事化

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從古至今,戰爭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關注的焦點,因為這關係著國家的存亡與人民的福祉。所以,著眼戰爭而強化國防建設,打造強大軍事實力,始終是大多數國家的主流選擇。進入到近現代時期,科技發展迅速,軍事與科技日益融合,推動了軍用裝備領域的持續突破。

目前,不少國家都開始大力發展自主化、無人化軍用裝備,如軍用無人機、軍用機器人等。近年來,主要軍事強國進一步將人工智慧技術納入到軍事科技範疇,意圖以此打造更大領先優勢。為此,世界和平人士以及一些專家學者紛紛質疑人工智慧軍事化發展的做法,並呼籲禁止研發智能、自主武器。

雖然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研發「戰爭工具」,的確不符合人類和平趨勢,也存在著很大的潛在隱患,例如被恐怖分子所利用,或是出現失控現象等。但是,軍事科技的發展往往會促進民用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軍事化應用並不完全只是用來發展「殺人武器」,其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生物識別等諸多領域的探索也具有積極意義。

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看起來,相對於人工智慧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其在汽車產業發展中的價值本不應該受到質疑,然而現實並非如此。自從自動駕駛汽車發展以來,人們就對這一「新物種」抱有巨大期待。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初衷是為了解決交通安全與擁堵等問題。可是如今,各國民眾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信賴感卻在持續下滑。

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活動的逐漸頻繁,出現交通事故的次數也在不斷增加。2018年3月,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擊穿越公路行人致命事故發生後,更是引發了全球一片嘩然。不僅是民眾的質疑聲陡然升高,而且一些企業也開始反思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部署問題。

很顯然,新的一年裡,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不會止步,還將一直前行。我們不知道自動駕駛汽車相關事故是否還會發生,但是我們希望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過程中,企業能夠將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是在「狂熱」中迷失自我。另外,法律、標準的完善也需要「快馬加鞭」,儘快推進。當然,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我們依然抱有期待,其對於交通領域變革以及出行服務體驗升級的價值是不可磨滅的,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必須把握。

生物識別技術普及

現如今,指紋識別已經不再是最受關注的「寵兒」,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正快速崛起,成為生物識別細分領域中的佼佼者。而步態識別、虹膜識別、指靜脈識別等其他潛在競爭者,也同樣虎視眈眈。說起來,生物識別技術似乎站上了行業風口,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在中國,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場景日趨豐富,已經逐步從安防領域向交通、金融、醫療、公共事業等各個領域延伸,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不過,在大好發展形勢下,生物識別技術加快普及而帶來的隱私侵犯、信息安全等問題也愈發受到關注。

由於生物識別技術以人類生物特徵識別為核心,需要收集大量個人關鍵生物信息,且這些信息幾乎是唯一、不可更改的。這也導致,一旦生物信息泄露,將會造成比數字密碼信息泄露更為嚴重的後果。而現實情況是,在網路安全形勢愈發嚴峻、信息泄漏事件不時發生的背景下,生物識別技術目前還難以保證100%安全,存在著被黑客惡意竊取或是被非法利用等可能。

作為人工智慧主要落地場景之一,以及公眾隱私保護的重要一環,生物識別的安全保障問題不容忽視。但是安全存疑,並不意味著沒有安全。實際上,業內主要公司都高度重視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各個國家也積極利用立法、政策、監管等手段來保護公眾生物信息安全。放眼未來,生物識別技術的價值還將持續釋放,而保障應用安全也會不斷取得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智能早新聞:美的格力打官司、榮耀五周年升級……
眾巨頭「圍獵」飛行汽車 巨大市場空間如何變現?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