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片就容易拍?是時候破除迷思了
《來電狂響》、《「大」人物》、《22年後的自白》,這幾個片子除了均是正在熱映中的影片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均是翻拍電影。
翻拍,說起來是一個老話題。影視劇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伴隨著翻拍一路走來的演進史。
(《一個明星的誕生》)
今年好萊塢頒獎季大熱影片《一個明星的誕生》,是同名電影自1937年以來的第五次翻拍。四次美國版,外加印度版《愛曲2》,這個IP幾乎伴隨著彩色電影發展歷程而來。落魄音樂人與新星的愛情故事,優美音樂的加持以及大眾一如既往對好萊塢秘辛的熱衷,使得這個故事在每個時代都能煥發新生。
而相對於國產電視劇每年大體量、不間斷的翻拍,國產電影中的翻拍之作其實並不算多。引發熱議的原因無外乎影片的票房和評價均差強人意;或許依賴同屬東亞文化圈,國產翻拍對韓國電影尤為熱衷,日本次之,隨後才是好萊塢、其他歐洲國家。
「翻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似乎成了一種原罪。翻拍成為了撲街的代名詞,可是從去年國慶檔的《找到你》(豆瓣評分7.4,票房2.85億)開始,歲末《來電狂響》目前近6億的表現,《「大」人物》翻拍後在本土化和類型節奏把握上收到的好評,似乎一轉翻拍片等同於爛片的風向。
不妨從觀察這幾部影片著手,看看成功的翻拍片需要具備哪幾個要素。
戲劇性與現實性兼具的電影
最易本土化
翻拍片面臨最大的難題,便是本土化。
本土化意味著語境上的融合。不少電影製作方選擇翻拍,一方面基於原作劇作紮實、故事本身有極好的戲劇張力,故事層面本身是好看或有趣的;另一方面則基於成本考慮,細數下近幾年的國產翻拍片,多為家庭喜劇、愛情喜劇等體量中等偏小型的題材。
當然,也有因為成功片例誤導的因素在。比如2015年,翻拍自韓國電影《奇怪的她》的《重返20歲》(豆瓣評分7.1,票房3.65億)的成功,給電影從業者一個假象,似乎翻拍家庭輕喜劇是一條成功之路。
(2018劇版《重返20歲》)
比如《外公芳齡38》(翻拍自韓國《超速緋聞》)、《麻煩家族》(翻拍自日本《家族之苦》)、《美好的意外》(翻拍自韓國《妻子小姐》)等一系列翻拍片的出現。結果可想而知,口碑均在及格線以下,票房也在千萬級別遊走。
總體來說,做喜劇翻拍是很難的。一方面即便同屬東亞國家,笑點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另一方面不接地氣地翻拍,很容易像是罩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罩。台詞、表演乃至整個故事的漢化不倫不類,讓人食之無味。
在這方面,對好萊塢愛情電影和輕喜劇的翻拍,更是糟糕。比如《假如王子睡著了》(翻拍自《二見鍾情》),《我最好朋友的婚禮》、《新娘大作戰》均翻拍自同名電影,這些作品是哥倫比亞、迪士尼等公司進軍中國市場的試金石,脫離本土也能理解。
有了這麼多不成功的經驗後,《找到你》、《來電狂響》、《「大」人物》不管是在票房上、還是在口碑上的成功,才深覺來之不易。以《來電狂響》為例,影片翻拍自2016年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
(義大利原版《完美陌生人》)
包括中國版在內,《完美陌生人》已經被五個國家翻拍,2020美國版也即將上映。七個人在室內玩的一場手機「坦白」局,整個過程高潮迭起、懸念不斷,劇作上的戲劇張力足夠;另外小空間低成本,翻拍的條件都具備了。但最重要的在於,《完美陌生人》兼具戲劇性與現實性。
作品的切口是非常小的,因手機里的秘密牽出每個人紛擾複雜的內心,甚至陰暗面。手機和人性是具有普世性的話題,各個國家都可以從這個局入手,一窺現代都市人的生存境遇。這個現實意義對觀眾是具有誘惑力的。
《手機狂響》的改編更多偏向鬧劇,把手機造成人際疏離的點打透,加入旁枝人物,比如外賣小哥、前男友、閨蜜等人物與小空間內的七個人形成關係,成為暴露秘密的導火索。在歡笑中暴露現實問題,比如養老、離婚買房、職場性騷擾、打賞女主播等等。
結尾中,每一組人物困境都拿到了解決方案。雖然這種處理過於理想化致使影片在好評度上打折,但是作為類型片,意義的明確與共情給了觀眾一次性問題解決的快感。
什麼樣的影片更易翻拍成功?
前文中也提到了,最難翻拍的是喜劇。而且鑒於文化不同,歷史題材的電影幾乎也難有翻拍片。
從類型來看,懸疑、犯罪、警匪、動作電影似乎成為翻拍片的主類型。為什麼會這樣?大概是因為這些片子的類型元素是相對固定的,故事框架、視覺圖譜、人物關係只要確定,遵循類型片的節奏,做好細節和適度合理的本土化,完成一部品質過關的類型電影不是件難事。
早在2015年《我是證人》(翻拍自2011年韓國電影《盲證》)當時拿到了破2億的票房成績,評分也是及格的水準(豆瓣6.1分)。這部影片由韓國原版電影導演安相勛操刀,似乎是在為懸疑/犯罪風格的類型電影打樣。
(《英雄本色2018》)
中間時隔很久,有《捉迷藏》對同名韓國電影的翻拍,也有吳宇森對日本經典電影《追捕》的翻拍,乃至丁晟用《英雄本色2018》對吳宇森原版電影致敬。這些作品幾乎都是失敗的。
要不就是對韓版原作本就平平的劇作和漏洞沒有進行梳理和修復,亦步亦趨的翻拍難免不讓人滿意;要麼就是原作太為經典,特別是這種經典性與時代語境、與時代審美有很大關聯時,很難在前作的基礎上,做出什麼有超越性或與眾不同的翻拍。
《找到你》、《「大」人物》這兩部作品做對了以下幾點。首先,原作的知名度並沒有到人盡皆知的地步,不管是《迷失:消失的女人》還是《老手》,在韓國電影迷範圍內的知名度遠高於普通影院消費者們。所以翻拍過程中,甚少有綁手綁腳的難題出現。
(原版VS 翻拍)
知名度不高的作品或者說品相不是特別優異的作品,反而特別利於翻拍。翻拍者可以結合自身風格為原始故事增添不同的風味。
比如法國導演雅克·歐迪亞的代表作《我心遺忘的節奏》(2005年)翻拍自名不見經傳的1978年美國電影《手指》。法國文藝片名導為何選擇一部美國電影,無人能知。重要的是,雅克·歐迪亞發掘了人物的心理動機,為一部犯罪電影增添了獨特的文藝腔調。
再者,這兩部作品對類型元素的使用和拿捏非常到位。《「大」人物》里一場接一場的打鬥場面設計讓人眼花繚亂,起輔助作用的文戲也沒掉鏈子,孫大聖與趙泰的性格塑造也算成功,人物的性格與行為動機是一致的。《找到你》則彌補了國產片中女性視角的缺乏,女性生存的現代困境和懸疑元素的並置,煽動了不少觀眾的內心。
結語
創作類型片彷彿是在做一道大型填空題。類型片的要素是十分具體的,難的是在這種具體中填入恰當的內容。
而好的電影也似一個類型模子,是一個IP。翻拍是看似最便捷的方式,照葫蘆畫瓢。但其實,其中的難度在於,要透過一個模子做另一種成熟表達的嘗試,甚至要讓旁人忘記那個模子的存在。
同時,對於好電影的翻拍並不僅限於中國。到目前為止,《奇怪的她》已集齊「中日韓泰越」五個版本,《十二怒漢》不僅在美國翻拍不斷,也有日本、俄羅斯、中國版的嘗試。1957年版《十二怒漢》在豆瓣20多萬人打出9.4的評分,是一座不好跨越的高峰。
所以,翻拍並不是一件易事。新人導演用來修鍊技藝,成熟導演會想要實現某種超越,而大師導演所做或許才是一種致敬與對話。
-END-
※2018年度電影營銷觀察:長線出爆款,情緒總稱王
※好萊塢鐵血英雄的江湖地位,正在被哪些國產電影取代?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