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各個字的大小和奇正並不是隨意的,而是有一定的章法
書法的章法里,有兩大病,其一就是「狀如運算元」,其二就是寫得「太正了」。為避免此二病,平時,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要拉開字與字之間的大小變化,免得「狀如運算元」;要讓每一個字都有一定的傾斜度,不要寫得太正了。那麼是不是字的大小可以隨意安排,奇正也可以隨意傾斜,不用遵循什麼規律呢?
答案是否定的。書法既然是藝術,就一定要遵從藝術的規則,藝術也是一門實踐專業,前人積累了很多經驗,避免走入彎路,這些經驗其中有一部分得到了所有藝術實踐者的共識,這些經驗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藝術規則」。不僅是新手,就算是老手名家也得不斷地加深自己對於這些基本規則的熟練程度,比如剔除三偽藝術成分、得筆、中鋒、墨色的掌握等,這些都是基本功。在這些基本功里,楷書又有楷書的基本功,隸書有隸書的基本功,草書有草書的基本功。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大小安排和中軸線的傾斜。
先說大小安排,大小安排首先必須遵從不相撞原則。什麼叫不相撞?就是一個字必有收放,其放的部分和另一個字放的部分不能針鋒相對,不能形成針尖對麥芒的現象,這是嚴重相撞。因此一個字放的部分必定是對著另一個字收的部分,這樣才不至於出現針尖對麥芒的現象。所謂擔夫爭道之理,就是這樣,因為書法是一個動態藝術,相撞,就讓氣停了,斷了氣,自然是書法之大忌。氣都斷了,更不要說得什麼氣韻了。不僅不能出現相撞,還要大小合理,合什麼理?合自由之理。大字和大字一起不擠,所謂擠,就是有零件相撞,因為大字可以看作整個字有多個部分是「放」的,所以很容易形成擠的現象,而小字和小字之間又不能失去了聯繫,失去了聯繫,什麼聯繫,相互協助的聯繫,失去聯繫就會變成了「脫」,都是醜態。
大小安排一任自然
奇正相生
再說奇正安排。奇正安排,其實就是字的中軸線的處理。雖然書法有縱成列,橫不成行這種章法,但是中軸線過於筆直,總還是顯得呆板,書法是流動藝術,直瀉而下,缺乏含蓄,總還是不及曲曲有情來得精彩有韻味。所以書法不能寫得「太正了」。一幅字中有一個字寫得「太正了」,將會非常礙眼,妨礙整體布局,就像大家都在那裡跳舞,其中有一個人在立正一樣不協調。所以書法發對寫得「太正了」,就是要形成多彩的舞姿。那麼是不是書法的軸線隨意瞎傾斜呢?當然不是,要遵循「協助」和「自由」兩個原理,所謂「協助」原理,就是協助前面的或者周邊的字完成其力度、奔放、意蘊等等方面的美感,比如上面一個字是懸針,那麼就要為這個懸針留一個活動空間,前面說了,不能相撞,再比如,前面有一個字是枯筆,右邊一個字寫得有點飄了,那麼就要重一點潤一點,如果繼續枯下去,那麼必將乾燥,髒了畫面,同樣飄的地方如果再枯再飄就會有不入紙的嫌疑,讓前面的字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其次就是遵循「自由」原則,一個藝術家不懂自由甚至排斥自由,必定做不好藝術,因為藝術本身就是一件自由的事,不自由,囚牢一樣,便毫無美感。任何一門藝術為什麼要拚命剔除「三偽藝術」成分,其中一個暗藏的道理就是要自由。因此,一個字的安排要寬綽有餘,不能擠著,所謂自由,就是四面不撞,空間能讓該姿勢寬綽有餘,且順筆勢,不順筆勢便會彆扭。我們看祝允明的草書,有些字傾斜度近乎橫著寫,但是好看,為什麼?因為在那個空間里,這個字獲得了自由。
奇正皆自由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讓書法家不用宣紙寫字,會怎麼樣?
※草書不是「連筆字」,「一筆書」技法最難學!王鐸米芾善此技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