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句話教你做回自己,最頂級的智慧
老子《道德經》67章中提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慈愛所以能勇武;節儉所以能寬廣;不敢處在眾人之前頭,所以能成為萬物的愛戴。
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囊括了老子的最高智慧,可以讓我們獲得人生方方面面的終極圓滿,
下面一段話值得深思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刻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仍然是湛藍色的大海。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
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
「慈」是寬容別人,謙卑自己,大肚量加重份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高質量。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碰到不順眼的人,如果你不學會寬容,就會活得很痛苦,活得很寂寞。懷有一顆慈愛、寬容之心,才能夠化敵為友,對事洒脫,恣意人生!
社會浮躁,容易被太多的名利所誘惑,我們要抵制住心中的慾望,不被左右,成為自己的主人!
包拯在端州任知州時,積極整頓吏治,打擊貪污,做了不少利民的好事。待到離任之時,就連當地百姓共同相送的一方好硯,他都婉言謝絕,堅持「不持一硯歸」。
所以說,只有能夠剋制住自己慾望的官員,才能夠得民心、名揚青史,成就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終極目標。
發洩慾望和屈從於慾望皆非君子所為,在這麼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或許克制才是我們所缺少的美德,助我們成就自我,馳騁人生。
「儉」是明白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前提下克制住自己。剋制,比擁有更重要!
人生中有很多東西都不屬於我們,如同鮮花盛開的暖春,我們只需聞那絲絲花香,那聲聲鳥鳴。剋制是一種習慣,剋制是一種品德,剋制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不敢為天下先」是少爭一點,看淡一些,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淡然地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就會一下子變寬,世界就會一下子變大。
曾有個富翁去世了,按照富翁遺願,他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最小的夫人。這個富翁生前曾經娶過好幾房太太,他的這些太太們,以及他的眾多子女們,在小夫人面前,吵吵嚷嚷,哭哭啼啼,都想因此而分的一部分遺產。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小夫人說:她什麼都不要。問及原因,她說:沒有什麼好爭的了,這個世界最珍貴的,就是我深愛的人,他已經離開。
所有的太太及子女們都傻了眼,他們羞愧得無地自容。
因了這少爭,笑臉多了,握手多了,禮讓多了,真誠多了,熱情多了,友誼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話,情濃了,意厚了,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