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雕工分辨傢具的優劣

從雕工分辨傢具的優劣

傢具是經過加工、雕琢後的作品,買傢具並非買木材,即使珍稀如黃花梨、紫檀這樣的木材,如果製作粗劣,其成品傢具也並不具有審美和收藏價值。

喜歡傳統傢具的通常有兩類人,一種人只「看」不「買」,還一種人在買買買中不斷提升「看」的本領。顯然,後者的眼力勁更為老辣與獨到。

但是,對於一些「初來乍到」的藏家,想要避免在收藏中的彎路,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困惑:什麼樣的傢具才值得購買?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陸續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刊載了一些文章,而在今天的分享中,我們主要研習一點,如何通過雕工來明辨傢具的優劣。

在傢具圈內,有一個詞,叫做「工」,經常聽人說得到工大,工好,乾隆工這些個名詞,其實這裡的工指的就是傢具上的雕工。

好的傢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除非不假雕飾,否則其雕工一定非常精美。如今市場上形形色色的紅木傢具迷亂人眼,無論去哪家選購,銷售人員基本都會強調兩點,第一是木材的珍貴,第二就是雕工如何如何的好。

木材的珍貴與真偽是另外一個話題,我們今天說的是工。如果您是老行家,追問一句:好在哪裡?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自己比較下就知道了。

當然,也有對業務很熟悉的銷售人員,會粗略介紹一下「好在哪裡」,但作為消費者,對傢具的優劣標準應該在心中有一桿秤,秤的一端稱稱銷售人員的話,另一頭稱稱傢具,看看中間能否持平。

而雕工就是衡量傢具的秤砣之一,在選傢具時要重點考量。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雕工算是好工?

在此,我們總結了幾個判別標準,可做為考量的參考,便可大體明辨傢具之優劣。

看構圖

構圖的概念大家並不陌生,這是繪畫術語,指的是一幅作品中,物體的擺放方位以及相互之間的節奏和關係。同理,在傢具上,雕飾的構圖也是衡量一件傢具藝術價值的重要標準。

就像書畫家創作一幅作品,傢具的設計師也要處理好構圖。構圖包括雕飾的比例尺度和節奏兩個方面。好的比例應該協調,觀感舒服,而好的節奏應該疏密有致,不雜亂無章。

傳統傢具上的雕飾整體構圖多為中軸對稱構圖,符合傳統的允執厥中、不偏不倚的思想觀念。這是從大局來把握。

從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係來看,大至頂箱櫃門,小到椅背透雕,圖案的大小比例、位置關係都很重要。位置關係最好符合「黃金分割」的美學定律。

所謂「黃金分割」便是一個整體的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需等於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比值是1∶0.618或1.618∶1,這樣的黃金比例最易體現美感。

以一塊門板上的雕飾為例,構圖的比例過大或者過小都有失美感,太大、太飽滿會給人不透氣的感覺,而太小則易因留白太多顯得空曠,對於滿雕紋飾也不例外,如滿雕雲紋、龍紋、如意紋等,這些紋飾的大小都應該根據傢具的尺寸來決定。

然而,隨著時代審美的變化,黃金比例也並非全然適用,以清式傢具為例,就有一些傢具為追求富麗堂皇的藝術效果,而使用滿雕的手法。

構圖好壞,除比例外,畫面節奏也十分重要,舒緊遲緩,一刻不容錯亂。這一點有賴於個人的審美修養,需要長期觀摩優秀的藝術作品,看好的傢具樣品,方可揣摩其中的奧妙。

細看「點、線、面」

如果說判別雕工優劣第一步是從整體著眼,那麼第二步便是深入觀察細節,從點、線、面三方面分析雕工。

觀察雕飾的點

在合理構圖的基礎上,比較各個點上的雕工差異。比如雕龍傢具的龍鱗。好的龍鱗雕工應該整齊自然,刀痕如行雲流水,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則不能算是好的雕工。再如雕人物,人物的五官是否清晰、精緻,表情是否富有生韻等。

這裡順帶提及的是,傳統老傢具的雕工更追求神韻與氣味,與現在流行的機工的工整度及精細度均沒有比較的餘地,應分別對待。

這裡有一個小竅門,就是越細小處越難雕刻,因此,可以從最為細微處進行觀察。尤其的雕刻精細的小件,看圖片遠遠要比實物大很多,產生一種錯覺,其實這就是雕刻工藝精湛的一種體現。

觀察雕飾的線

觀察傢具的線條是否勻稱。例如傢具上的陽線、皮條線,從側面看,彎曲的陽線弧度應該是飽滿、均勻、一致的,若線條呆板生硬,則是失敗之作;有的傢具的陽線順著看呈現波浪狀,粗細不均,即為雕工不精;好的陽線的每一個橫截面的形狀應該大小一致,富有美感。

同時,如人物服飾、植物枝幹等也屬於線的範圍。當然,線條的雕飾在傢具上也不是越多越好,多則繁亂,這裡面又涉及到審美與氣韻的問題,這已經是脫離「工」的技法而上升到形而上的層面了。

觀察雕飾的面

傢具雕飾的面,無論是鏟地還是起底,底面都應該是平整的。在選購時,可以通過側視觀察面上的光影是否有變化,也可以用手觸摸,感受底面是否平整。

另外,觀察底面與雕刻的交線即雕飾的根腳是否乾淨利落,打磨到位。有些傢具的根腳含混不清,沒有起落,也沒有精磨,分不清底面與浮雕的交線。

現在市場上還有一種減地雕刻法,非常流行,因為從製作上來說非常地節省工時。

具體來說,就是在起陽線的時候並不是留出陽線其他地方剷平,而是地與線同高,只在靠近陽線的邊緣鏟掉一些,造成起陽線的假象。

以上海博物館王世襄先生舊藏麒麟紋圈椅為例——

原款上的透雕麒麟紋開光邊起陽線,背板鏟地平整。

市面上新仿麒麟紋圈椅開光,邊起陽線,背板並沒有鏟地,只在周圍一圈減地襯托。

這種工法雖節省工時,但是在傳統傢具中,和老傢具比起來卻相差甚遠了。

看神韻

點、線、面分析完後,可進入下一階段:即看雕工是否有神韻。

滿足前兩個標準的傢具基本可以達到中檔水平,滿足實用器的標準,但是還停留在「技」的層面,而第三步則是判斷一件傢具是否擁有藝術和收藏價值的依據。

如果一件傢具同時具備了以上三點,方可稱為精品。

雕工的極致便在神韻,唯有活靈活現,才能使一件傢具富有生命力。仍然以龍紋為例:龍紋當以神威活現為佳。如今,一些傢具上雕刻的龍紋只有龍形而沒有龍神,十分呆板,毫無龍的氣韻。氣韻生動的盤龍和雲朵應該有升騰之感,鮮活有力,栩栩如生。

同樣,以雕人物的傢具為例,有些傢具雖單看一個人物的表情、服飾等並無不妥,但整體看來,卻發現許多人物的表情、神采十分相似,就如一部文學作品,寫了百十位人物,卻個個如同一模子刻出來一般,缺少鮮活的個性和神韻。據此類推,諸如花卉、山水、動物紋飾也是如此。

馬蹄腿內側貫通而下的陽線

景物要雕的活,要有味道,這不僅僅停留在「工」的技術層面,更要看製作者的文化藝術修養與內涵,就像您去選購傢具一樣,您選擇什麼樣的傢具,就代表您的審美層次在哪一個級別。

掌握了以上三步,就可大體通過雕工來分辨傢具的優劣。倘若您仍然心存顧慮,在這裡再為您提供兩點細節以供參考:

用手觸摸傢具的不可視部位,感受是否有毛刺刺手,是否觸感光滑如絲,這是說明磨工精細的直觀觸覺體驗;觀察傢具非明面上的用料及工藝,背部都做到位了,面子上是不會有大問題的。

傢具是經過加工、雕琢後的作品,買傢具並非買木材,即使珍稀如黃花梨、紫檀這樣的木材,如果製作粗劣,其成品傢具也並不具有審美和收藏價值。

而好的工藝可以提升一件傢具的附加值,如是體現在黃花梨紫檀這樣的良材上,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若您碰到這樣的精品傢具,不妨就「收了吧」!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南京正大2018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官方發布!
他自己把他的心供得高高的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