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月食來了,嫦娥四號會看到什麼呢?

月食來了,嫦娥四號會看到什麼呢?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北京時間2019年1月21日中午,一場月全食即將在地球上演。來自中國的嫦娥三號也即將迎來第十次月食的考驗。經常在地球上圍觀月食的你,有沒有想過,月球探測器眼中的月食會是怎樣的情景?月食的到來又會給月面工作五年的嫦娥三號,以及剛抵達月背不久的嫦娥四號帶來什麼影響呢?


作為人類首顆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嫦娥四號眼中的月食會是什麼樣?圖片來源:航天科技集團

作為人類首顆成功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嫦娥四號眼中的月食會是什麼樣?圖片來源:航天科技集團


  月上一天,地上一月

  大家都知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而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和時刻,我們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臉」(月球一直朝向地球的一面),而不能看到月球的背面。


  這是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和月球自身自轉的周期相同(均為27.32天)導致的,在天文學當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潮汐鎖定」。


  但是這個周期是相對於背景恆星而言的,由於地球還在繞太陽公轉,在這27天中地球繞太陽又轉了約27度,繼續把這27度追回來,共需要29.53天,這就是月相變化的周期(朔望月)。


  著陸在月球的探測器,感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日變化規律,接近15天的白晝,然後是15天的黑夜。


  

你看到的月食

 


  地球的陰影有時會投射到月球表面,形成月食。整個月食過程要經歷半影食始——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原——半影食終。


2018年1月31日的月全食。圖片來源:@Steed的圍脖 拍攝

2018年1月31日的月全食。圖片來源:@Steed的圍脖 拍攝


  一次典型的月全食開始前,正是地球的黃昏滿月時分。月球會先進入地球的半影,這時月球亮度幾乎沒有變化,因為大部分陽光還能夠照到月面,天文學上將這個時刻稱為半影食始。

  然後,地球的本影開始吞噬月球,即初虧。接著,月亮被地球陰影吞沒,只有地球大氣的微光還照耀著黯淡的月面,這個時刻叫做食既。


  由於地球大氣吸收了其他顏色的光線,只有紅光到達月面,因此有時會出現血月現象。


  當太陽、地球、月亮近似在一條直線上,這個時刻被稱為食甚。不過這時地球上的觀察者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特別的變化,依舊是一輪血月掛天際。


  月球馬上要從地球的本影中逃出,正常月面開始顯現,此時被稱為生光。等到月球完全從本影中走出來,那時月亮重新把清輝灑向大地,這一時刻叫做復原。


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地球上看,似乎月食已經結束了,實際上等月亮完全離開地球的半影(半影食終),整個月食才真正結束。


  一次典型的月食,地球上看到月亮從開始有缺口到缺口完全消失的時間大約是四小時,而月面完全昏暗的時間大約兩小時。


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嫦娥三號眼中的「月食」


  上面說的這些,都是你在地球上觀看月食的感受,而五年前著陸在月面雨海西北部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經歷的月食不完全是這樣的。它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地球把太陽遮擋的過程,可以稱作是一次日食!


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初虧後,嫦娥三號感受到了陽光的減弱,太陽電池片輸出的電流有了些許的減小。接著電流進一步減小,月壤的溫度也開始降低,蒼涼的月面似乎感受到了一段短暫黑暗不可避免地即將到來。


  隨著日食食既到來,著陸點進入到地球巨大的本影中,電池片也完全停止了電流輸出。探測器感受到周圍一片黑暗,但遙望天空,卻別有一番「景緻」——巨大的黑盤(地球)遮擋了太陽,黑盤周圍紅光旖旎,霞氣升騰——那就是地球大氣折射來的紅光。


嫦娥眼中的月食。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嫦娥眼中的月食。北京藝能文化公司譚浩先生繪製。


  食既到食甚再到生光,持續三個小時後,陽光重新普照月面,探測器重獲光照。到了日食復原時刻,陽光完全恢復正常,一次持續五小時的日食結束,探測器逐漸「滿血復活」。


  嫦娥三號如何迎接「日食」?

  地球上的人們不會感覺到月食對自己的影響,但對月球上的探測器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為了應對「日食」期間失去日光和溫度驟降的問題,探測器必須要做些「準備工作」。


  由於「日食」期間太陽電池功率輸出不足,需要提前把蓄電池充滿,為了保證設備的溫度,還要提前對設備進行加熱,提高探測器的溫度水平。


嫦娥3號。圖片來源:CNSA

嫦娥3號。圖片來源:CNSA


  這還不夠,嫦娥三號發射之前,師傅們為它專門設計了特殊的工作模式,在日食之前半小時利用流體迴路(流動的工質是氨)把同位素釋放出的熱能引入艙內,為設備加熱,生光之後半小時,流體迴路截止,避免溫度過高。為了防止設備溫度過高或者過低,什麼時候啟動、關閉流體迴路是一個重要的決策點。


  這樣的方法已經幫助嫦娥三號著陸器度過了九次月食(對探測器而言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日食)。沒有陽光的短暫時間,師傅們還曾利用著陸器上的月基光學望遠鏡開展探測活動,觀測了無光照情況下的星空。2019年1月21日,嫦娥三號將要迎來第十次月食的考驗。


  嫦娥四號取消月食工作模式


  可是,同樣是月球探測器,不久前著陸月球馮·卡門撞擊坑的嫦娥四號,竟然取消了月食工作模式,這是師傅們的疏忽嗎?


  當然不是,由於嫦娥四號落在月球的背面,發生月食的時候,正是農曆十五左右,月球的正面陽光普照,背面卻是暗夜,探測器此時已經進入休眠,要持續睡上大約十六、七天,也就是說,嫦娥四號完全看不到月食。這期間發生的月食,對嫦娥四號也不會有任何影響,所以就不用考慮設計月食模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壓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你的星座有流星雨嗎?
物理學基礎研究正停滯不前:並不正常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