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中有各種別樣的精彩,但《真探》一定是其中非常另類的一部
給我講個故事。將它說成一首銀河耿耿,星漢迢迢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時光。但你千萬別說出來。
雖然美劇中有各種別樣的精彩,但《真探》一定是其中非常另類的一部。喜歡的人會贊它高級冷峻、有哥特氣質,不喜歡的人會嫌它沉悶拖沓故作深沉。《真探》沉悶嗎?我覺得某種意義上說固然是沉悶的,但這種沉悶卻是刻意製造出的,與刻意深沉和故意假嗨相比,製造一種沉悶感實際更難,就像一個辭藻華麗文學技巧高超的作家要刻意製造出一種稚拙的文字風格一樣,這種經過細節精研製造出的沉悶感,反而投射出別具風格的高級質感。
比起懸疑、冷峻這樣的詞,我更願意用「深淵感」來形容這部劇,劇中隨時顯現出一種如臨深淵的幽暗墜入感,彷彿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洶湧,有深不見底的深淵正在腳邊,也許下一步就會踏入其中。別的劇是在用一切元素的加入來豐富和提升整體節奏,但這部劇正相反,一切元素都反向向下。畫面運動幾乎慢到觀眾能忍受的極限,畫面影調抽色到雖不是黑白片但最無色彩的程度。
最突出的是演員說台詞的方式,幾乎是用一種催人入眠的夢囈似的語調。第一季中影帝馬修.麥康納扮演的警探拉斯特在接受調查時,洋溢著宗教式迷幻感的自白,從台詞內容到演繹方式都充滿了另類的神秘感,也成為這部劇最具標誌性的表達方式。第三季在某些處理上與第一季非常相似,主人公黑人警探韋恩被傳喚的場景與第一季的開頭如出一轍,韋恩回憶案情時迷離的語氣,以及他後來的妻子、當時的英文教師在課堂上讀詩的語調,都能直接喚起觀眾對一季的印象。
《真探》三季之間獨立成章,沒有連續性,從任何一季看起都不影響劇情理解,但第一季明顯優於第二季,也正因為第二季的第二季的評價下挫,時隔兩年HBO才批准第三季開拍。第三季的故事分為三條時間線,1980年,黑人警探韋恩和搭檔接手一起年幼兄妹的失蹤案,哥哥的屍體被找到,看似被一種類似宗教儀式的形式處死,妹妹的去向卻始終成謎。1990年,有線索顯示妹妹實際並沒有死,而十年前被判的兇手也試圖翻案,韋恩被當局重新調查。而到了2015年,韋恩已經是一個記憶力出現缺失的老人,他不顧兒子的阻止接受了「真實犯罪」的節目採訪,他這麼做似乎又別有用意。因為人物年齡段的不同,三條故事線非常清晰,觀眾亦不會產生混淆。
第一季的海報上寫著一句話:「touch darkness,anddarkness touches you back。」這也是第一季所瀰漫出的精神內核,觸摸幽暗,幽暗也會回望你。第三季的海報上寫著:「time takes everything but the truth。」時間帶不走的,只有真相。第三季的故事強調「時光」的意象,是一個關於回憶和人生回溯的故事,劇中女老師(韋恩後來的妻子)在第一集中讀過一首詩:「給我講個故事。將它說成一首銀河耿耿,星漢迢迢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時光。但你千萬別說出來。給我講一個深深喜悅的故事。」
這首詩有著對全劇的暗示作用,關於時間的元素成為劇中的細節隱線。首先,主角韋恩有過越戰經歷,其實第一季也與越戰有關,第一季主人公拉斯特的爸爸就是一名越戰老兵,他被媽媽拋棄,由爸爸獨自撫養長大,他覺得自己永遠無法令爸爸滿意。看過《生於7月4日》、《獵鹿人》之類電影的觀眾都會知道,越戰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精神傷疤,越戰前後美國陷入信仰缺失的時代,經濟政策趨於保守、嬉皮士運動退潮、艾滋病被發現、各種邪教開始盛行。其次,韋恩的記憶有問題,這也許與經歷戰爭創傷相關,不僅在老年時間線中已經有明顯的老年痴呆癥狀,早在1990年時間線中就出現過對一些場景的記憶偏差。記憶並不是絕對可信的,那麼時間的真相是否真的能由記憶來揭示,也許只是讓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此外,第三季的故事發生地時阿肯色州,十幾個印第安居留地之一,也就是少數族裔的聚居區。1980年時,阿肯色州的州長是柯林頓,政治上的左派代表,在1981年里根總統上台後,政治上嚴重傾「右」,那一時期南部黑人的生存狀況將更加嚴重。劇中男主角是黑人,影調呈現整體的暗淡感,有些畫面中若不是主角清亮的眼睛,我簡直覺得他要跟背景融為一體。主角指揮幾個白人警察時,他們明顯不願配合。因此,少數族裔面對的孤立和歧視也將是這部劇的表現元素之一。之前提到的女教師念的詩,作者詩沃倫,他曾寫過很多位少數族裔發生的文章和詩歌。
因為《真探》始終在以一種極其冷靜克制的方式敘事,因此僅憑兩集劇情是看不出故事的真正走向的,但第三季開始時呈現出的質感和氛圍營造有重回第一季水準的趨勢。主角韋恩的扮演著時憑藉《月光男孩》獲封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馬赫沙拉●阿里,與第一季的「雙雄」模式略感不同,這一季更強調主角的存在感,關於宗教的隱喻和神秘主義氛圍則再次凸顯。
給你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時光,但你千萬別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