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遺音,曲境深長:唐宋古琴與道教
古人談「四藝」,琴棋書畫,琴為首。
「琴棋書畫」在文獻中最早出現於張彥遠的《法書要錄》:「辯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孫。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曾舉辦過「太古遺音——龍美術館藏唐宋古琴與文人清趣特展」。
本文通過考察此次展覽的部分展品來看唐宋時期古琴與道教音樂的發展,品味「太古遺音」中的曲境深長。
1
絲桐合為琴
龍升雨降琴 上海龍美術館藏(資料圖)
此次展出的古琴,主要以唐宋兩代為主。流傳至今的古琴,最早為唐代。
展出的三張古琴,其中「太古遺音琴」為晚唐北宋琴,「龍升雨降琴」與「朱晦翁藏仲尼式琴」是宋琴。雖然三張琴都是仲尼式,但「龍升雨降」頗有道家的況味。
前兩張琴,曾為近代琴家吳景略所藏。關於漁夫與樵夫的對話,《杏庄太音續譜》中寫到:「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一話而已。」
漁夫、樵夫,在文學、繪畫、琴樂等藝術作品中,常常寄託著古人的隱逸思想。
《琴學初津》中寫道:「《漁樵問答》曲意深長,神情洒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櫓歌之矣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朱晦翁藏仲尼式琴(資料圖)
唐代的古琴因受胡樂的影響而逐漸落寞,白居易的《廢琴》講道:「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憐汾。」
唐代是民族大融合的時期,所謂的胡樂包括西域傳播過來的音樂。「古聲無味,不稱人情」這樣的千年感慨,放在今日,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之中也是存在的。
樂本於琴(資料圖)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獨具魅力的時代,古琴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琴箋》記載道:「萬物本於天地,天地本於太極,太極之外以至於萬物;聖人本於道,道本於自然,自然之外以至於無為;樂本於琴,琴本於中徽,中徽之外以至於無聲。」
古琴之所以能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在於其本於道。古琴最符合「大音希聲」的審美。
2
但識其中趣
司馬承禎撫琴(資料圖)
唐代也是道樂發展的繁榮時期,很多道教人士都擅古琴。
司馬承禎擅譜道樂,且古琴彈奏水平也相當高。他與李會元所作的《玄真道曲》和《大羅天曲》,以及時任工部侍郎賀知章所作的《紫清道曲》和《上聖道曲》等都是道教音樂史上的佳作。
司馬承禎為其《坐忘論》譜有《坐忘引》,更有琴曲《蓬萊操》、《白雲引》等。
聽琴圖(資料圖)
宋代時期,古琴成為文人雅士的愛好。道君皇帝宋徽宗趙佶在其宣和內府設「萬琴堂」,廣羅天下古琴。
此外,崇道的范仲淹也寫道:「得琴之道,志於斯,樂於斯,垂五十年。清靜平和,性與琴會」。
3
天人合一
真子飛霜鏡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資料圖)
筆者在《大唐風華:到國家博物館看唐朝時期的道教發展》一文中曾跟大家介紹過一種銅鏡——真子飛霜鏡,其內容是唐鏡最為普遍的題材。
鏡上描繪有閑雲、野鶴、竹林,和一人撫琴。「真子」當指「玄真子」,是古代傳說中的神仙,「飛霜」取自「夢入仙樓戛殘曲,飛霜稜稜上秋玉」。
鏡子刻畫了一個世外仙境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仙境的嚮往,和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的追求。
天人合一(資料圖)
天人合一的思想還表現在古琴的琴制上:「琴制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歲之三百六十五日也。」
一把琴上,天、地、人,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都涵蓋其中。明代《琴論》中有:「琴之顱曰龍額,長二寸四分,象二十四氣。中間所含,取象於鳳舌;兩旁所垂,取象於雁掌,又曰護軫。岳廣三分,以象三才......
長三尺六寸六分,象日三百六十有六。七弦以象七星。上下之音相合,七十有二,象七十二候......上為天統,下為地統,中為人統。」
古琴與道教的關係十分緊密,尤其是古琴的養生之效。嵇康在《養生論》中曾提及古琴的「無為自得,體妙心玄」的作用。
琴學深奧,不能窮舉,大家可以先聽,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接觸、學習。
通過聆聽,感受琴聲中的起承轉合,調節自己的情志,再通過學習,達到動靜結合的境界。
(編輯:見石)
聲明
※道教的一切修鍊與法術,莫不基於此!
※張懋丞:明英宗賜宴 北孔南張同赴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