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永遠不要把婆婆當親人,無論她對你有多好

永遠不要把婆婆當親人,無論她對你有多好

自古婆媳多不和,不見得婆婆有多惡,無非是想讓過門的兒媳多照顧自己的兒子,而作為女人,身上有多重身份,不僅需要成為賢妻良母,還要是婆婆口中的乖兒媳,所以女人費盡心力的討好丈夫,婆家,把婆婆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般,按照婆婆的標準,按部就班的生活。

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像想像中的簡單和完美。面對婆媳關係,女人如果把婆婆看的過於親近,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現實生活中總有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困難羈絆著你,努力維持的和睦家庭可能會因為一件小事徹底崩塌,所以女人永遠不要把婆婆當親人,無論她對你有多好,下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告訴你3個理由,希望看完文章的您能夠有所收穫。

一、婆媳之間永遠隔著男人

如果說婆媳二人有所共同點,那麼一定基於她們都深愛著一個男人。婆婆把兒子養大成人,歷經千辛萬苦,卻被另一個女人「搶」走,自然心生怨念。

每一個婆婆都希望兒媳可以成為賢內助,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全心全意照顧好家庭。然而女人就算付出所有也無法達到婆婆所設想的高度,而這就是差異性產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無論婆媳關係再好,兩個人如同親生母女般親密,都不要把婆婆當作親人,女人一旦和男人發生爭吵,婆婆定是維護自己兒子,絕不會袒護她口中的「女兒」,這種差別對待在現實生活中極為正常,所以女人要看清現實。

二、需要保持距離,保證尊重

婆媳再好也不是親生母女,關係好時,兩個人可以一起逛街吃飯打麻將,兒媳也可以對著婆婆撒撒嬌耍耍孩子氣。關係不好時,兩個人就是針鋒對麥芒,曾經的可愛都變成了無理取鬧,不懂事理。

關係再好,女人都要明白時刻保持距離,不要仗著關係好,就可以在婆婆面前打丈夫的小報告,埋怨和傾訴。婆婆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媽媽,她不會站在你這邊,她只會要求你多忍讓和包容。

所以女人要明白,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注意說話的分寸和場合。儘管婆婆主動數落自家孩子,你也不能順桿而上,要保證絕對的尊重,只有這樣,婆媳關係才能和睦長久。

三、思想理念上存在差異性

俗話說「三歲如鴻溝」,婆媳二人宛如兩個時代的人,產生的各方差異可想而知。就算婆婆再開明,兩個人依舊會因為家庭生活,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爭吵。

最常見的台詞就是,婆婆說:「孩他爸就是這樣的,照樣健康長大,怎麼到了孫子這裡就不對了?」媽媽說:「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講究科學育兒,不能按照錯誤的傳統,這樣會把孩子教壞的」。

婆婆派的「溺愛」與媽媽派的「獨立」產生矛盾時,兩個人就算關係再親密,都會爭面紅耳赤。所以女人要明白,不要把婆婆當親人,兩個人的觀念在根本上就存在巨大差異,又怎麼能真正做到契合和親密無間呢?

女人想要家庭和睦,婆媳關係融洽,就需要成為潤滑劑般的存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抓住兩個男人。

抓住丈夫,讓他可以尊重你的選擇和決定,達成共識,兩個人的事情兩個人解決,婆婆禁入。這樣就能防止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有利於夫妻關係更利於婆媳關係。

抓住公公,可以讓公婆關係變得親密無間,婆婆有自己的生活,晚年生活幸福美滿,自然不會侵擾你的婚姻生活。

所以聰明的女人不會把婆婆當作親人,而是親密的「外人」,絕對的孝順與尊重,又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互相理解和包容,這樣才能保證小家與大家的和睦相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人 的精彩文章:

一個44歲的已婚女人說,在婚姻的下半場,值得富養的人只有自己
女人到了中年,就應該懂得婚姻的下半場,能拼的絕不是外貌和收入

TAG:知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