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學佛第一步要學什麼?

南懷瑾老師:學佛第一步要學什麼?

南懷瑾老師:學佛第一步要學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學佛第一步要學什麼?

真講學佛,學佛是學空的,而且絕對謙虛。第一個條件就要先學會謙虛。謙虛,就去掉了「我慢」,也就是所謂的「人我見」。

所以我一輩子不為人師、不做人家的老師。你們都叫我老師,是你們應該的,那是你們的道德,跟我不相干。我也沒有收過徒弟,也沒有承認哪一個人是我的學生。他的道德立場叫我老師、自請學生,是他的道德,我自己不認為這樣。

我若是真的把自己當做人師的話,完了,那不談修行,我這個人已經完了。所以你們要注意,特別是出家人更要留心——人家對你恭敬,是他在培養他的福田;我們是爛泥巴,做了他的福田了。若是自己受了人家恭敬,就認為「我真是天人師,了不起」,那就完了。

有位歐陽竟無(一八七一 ~ 一九四三)先生,很多和尚不敢去見他。因為有些和尚擺架子,見了他只給他合個掌,他就說話了:「為什麼不頂禮啊?你們看不起居士?和尚不應該拜白衣(指在家的居士),拜了就犯戒對不對?你們懂什麼戒?所有戒律、經義論告訴你,見了善知識就要拜。我是善知識啊!善知識不分出家在家的,為什麼你不拜?出去!」就趕人了。他是這麼一個人,罵起人來,額頭一條青筋(一笑)。

可是不管你在家出家,你只要真向他下拜,哎,他先跪下來了。看到這個榜樣,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說他真是了不起,他去掉人家的傲慢、我慢,可是自己絕不傲慢。你不講禮,他罵你;你一講禮,他比你還要講禮。他跪得很快,你還沒有拜倒,他已經在地下了。

學佛第一個要學謙虛,特別是僧眾更要注意這點。

摘錄自《南懷瑾先生問答集》

什麼叫慢?任何一個最笨、最沒有學問、最沒有出息的人,還是自覺我是第一。有時候功課比不上人家,過後一想,格老子我運動還是比他好一點。或說世界上哪一個人長得最漂亮?每個人不管怎麼丑,鏡子里看看自己,越看越漂亮,仍覺得蠻可愛的,這是我慢。人人天生有個「我」,如果有了學問,就更傲慢了,叫增上慢。譬如年紀大的人說:你們年輕人懂什麼?我活了幾十歲還不及你啊?這就是老年人的增上慢。有聲望,有地位,有兩個錢,我慢就越厲害。慢比驕傲還討厭,驕傲的心理是痴慢的結合(貪愛一分),是人生命的病態。

摘錄自《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我們曉得學聲聞,要學八關齋戒,其中一條戒云:沙彌不準坐高廣大床。為什麼?高廣大床就是上座、上位。為什麼沙彌不能坐?是先要養成謙虛的德性,叫你不要處處自我傲慢,動輒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個樣子,就是要我們學謙虛。我們看了這條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沒有謙虛,做到了謙虛沒有?據我了解,凡是學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為別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認是聖人。我們學佛同樣也犯這種毛病,不過換一個名詞而已,覺得他呀很可憐,地獄種子啊!一樣的道理,不肯謙虛。

尤其是有點功夫的人,只要學佛打坐三天,然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起來了,別人的工夫都不行。專拿一個聖人的尺碼,去量人家,而且這個尺碼還是自己定的,眼光說有多短就有多短。人們在他的尺碼下,當然都不是聖人,可是他卻從來沒有量量自己有多長、多大,決不反照自己,這是最要命的。這個心行怎麼辦呢?所以為什麼不能證果?為什麼不能得定?就是這個心行,貪瞋痴慢疑一點都沒有轉化,非常可怕,反省起來非常嚴重。.....

我經常告訴同學:易經六十四卦中,沒有一卦全好,也沒有一卦全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謙卦。所以佛家叫我們學空,戒律上第一個要做到謙虛。試問有幾個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誰做到了。

真正做到了謙,才真能做到菩薩的慈愛。道家老子云:「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謙」。佛家也是這樣,佛家謙到什麼程度呢?謙到「無我」,謙虛到了極點就是無我。

所以我們光想打坐達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為我們坐在那裡守空,是「我」去守空,沒有做到無我的空,假定無我,何必求空呢?無我就已經空了。

所以以行願來講,「行」才是真見地,行不到,見地沒有用,要做到這個才能談到真慈悲,因為慈悲就是無我。其實,我們普遍講慈悲都屬於「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無我,才能真慈悲。說我要慈悲你,就落於下乘了。比如父母愛兒女那個仁慈,尤其是母愛,決不要求代價的,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愛,但那還是「情」,這情是由「我」愛而發;菩薩的慈悲是「智」,只是「無我愛」而發,這可嚴重了。

所以講行願、行門之重要,我們隨時在靜定中,要檢點自己。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認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麼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後一天到晚神經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們看到多少學佛學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為什麼染污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正常呢?因為沒有嚴格地在修行。換句話說,沒有嚴格地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摘錄自《如何修證佛法》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敬事一切」的「敬」是名詞,是說我們的心理狀況和行為要隨時恭敬。恭敬不只是心理的,是對任何一件事認真去做,非常謹慎、慎重謂之敬。要敬重自己,把自己當人看,但普通人不把自己當人看。譬如讀書,總想把學問搞好,可是一讀書就東想西想,不專一、不努力了,不打起精神,也不限定時間把問題研究清楚,這就是不敬事,就是不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之外還要敬重別人,與人相處不尊重人,就是不敬。至於敬法敬佛,真做到了嗎?幾時心中有佛?學佛的人心中隨時隨地有佛就是念佛,也不用你著相,隨時把佛法的精神擺在心中就是敬。

「敬事一切」的事是動詞,一切的作為行為叫做事。「一切」包括了善法、惡法、不善不惡法,世法、出世法。學大乘道的人要敬事一切,「起除慢法」,除掉了我慢,沒有我,也可以說,一切人、一切事都變成我,我應該替大家服務的。

大家學佛那麼久,我慢的心理可能還檢查不出來。連一個白痴都有「我慢」,但是知識低的人「我慢」心還差一點,學識越高的人「我慢」就越大,因為又加上了「增上慢」,自以為了不起,自己就算錯了,也還是對的。所以學菩薩道的人要先去慢心。慢不是驕傲,慢在內心你看不出來,人的慢心擋住了自己不能成道。我幾十年經驗看人,有的人對我尊崇得不得了,但是他自己有沒有真的學法?沒有,都在「我慢」中,總找一個理由解釋自己的「我慢」,因「我慢」引起不精進、心行錯誤。

所以大乘佛法要我們「敬事一切,起除慢法」,像今天晚上吃飯時大家說笑,有一位醫生的老同學,昨天在醫院忙了整晚,救活了一個病人朋友,病人醒了第一件事就說:「感謝主啊」,根本不提醫生。我們就說這老同學應該用個方便手法對病人說:「對!感謝主把你救回來,不過主命令我代表主來救你。」我說,對的,當一個人信宗教信得發瘋時,他就得救了。但是這個不是得解脫,他只是心理上得安慰。一個人不論男女,晚年若能夠安排好自己的老病,不要人家來服侍你,是世界上第一等人。

再講回那個病人,他感謝主就是慢,是宗教的「增上慢」,完全不感謝醫生朋友幫了那麼大忙。這種慢,不論信哪種教、有沒有信教,都是有的。人的慢很難去除,因為自己這樣的心理狀況很難檢查出來,要是能檢查出來的話,這個人雖然沒有得道,也差不多了。......

身心能轉變,一切功德莊嚴就具備了。這要隨時修慚愧心,就是謙虛,就是隨時反省自己的過錯,這就是慚愧心。真正知道慚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慚愧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隨時懺悔反省,改進自己,修到功德圓滿時,身心自然會轉變。雖然沒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一定與眾不同。......

彌勒菩薩戒的第一條是「自贊毀他」,輕視人就犯了這條戒。我對同學們說過,真正的菩薩戒絕對禁傲慢,要絕對謙虛,因為謙虛到了極點,反而是無上的崇高。不輕視任何眾生,這是何等的謙虛啊!這也就是菩薩道。不要因為學了佛法,就看這個行為不對,那個行為不合佛法,都看不慣,這就犯了根本戒,是沒有資格學佛的。

摘錄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書畫欣賞:不做皇帝也風流——醉心書法的成親王
健康養生有七怕:胃怕寒,心怕累,腎怕熬夜,肺怕臟……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