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個月向外轉移170億美元!中國超級富豪都是如何處理萬億資產

兩個月向外轉移170億美元!中國超級富豪都是如何處理萬億資產

智谷趨勢(ID:zgtrend)|Jay Huang

據彭博社報道,在過去的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有四名中國富豪將合計約170億美元的財富轉入離岸家族信託。

這四名中國富豪分別是融創的孫宏斌,龍湖的吳亞軍,達利食品的許世輝和周黑鴨的唐建芳。

(圖片來源於大貓財經)

離岸家族信託這個概念一下子吸引了大眾,特別是高凈值人士的眼球。

提起家族信託,一般人腦海里出現的都是諸如洛克菲勒家族,肯尼迪家族,默多克家族,李嘉誠家族等設立的家族信託基金。

即使在中國,著名的家族信託大眾想到的也是像龍湖地產的吳亞軍家族信託,SOHO的潘石屹家族信託等等,似乎這個概念只是和超級大富豪有關,離普通人,即使是積累了一定財產的小富豪距離很遠。

但是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家族信託雖然在中國還屬於一個新概念,但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很多富裕家庭,甚至是一些中產階級家庭,但凡手裡有些資產的,或早或晚都會設立一個家族信託基金。

這就像十多年前的保險,在當時的國人心目中,保險就是一騙錢的,保險經紀人也就像過街老鼠一樣被人躲避和鄙視。

後來中國發展了很多年,保險才慢慢的開始為大眾所理解和接受。而其時保險在西方國家家庭中早已被普遍接受,是家族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環節。

那麼未來家族信託會不會像十多年前的保險一樣,在中國迎來一個大發展期,逐漸成為中國家庭,特別是高凈值人士家庭的一個標配呢?

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家族信託具備其他產品無法帶來的一系列優勢和好處。

具體來說,家族信託具有私密性好,財富代際轉移,債務隔離,稅務籌劃和慈善公益等功能,能較好的滿足高凈值人士的各方面需求。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具體看一下家族信託的這些功能。

高凈值人士小錦是某著名上市公司的員工兼股東,由於入職早,他在公司上市前就已經持有了大量的期權,公司上市後,他通過變現一部分股權實現了財務自由,但目前他還持有一部分公司股權。

實現財務自由之後,為了追求個人價值,小錦從原公司離職,自己創業,從事自己擅長的P2P業務。由於進入時機恰當,創業非常成功,在短短一年內規模已經比創業時擴大了好幾倍。

小錦的主要資產包括2套精品公寓,一套度假別墅,一套公寓和別墅目前出租,市值大概在1000萬左右;原公司的股權,市值大約2000萬。

小錦有一個談了2年左右的女朋友,近期打算結婚。

小錦還是某非盈利組織的成員,幫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他之前每年會捐出自己年收入的2%

今年以來,P2P行業外部環境風雲突變,不斷發生企業倒閉和老闆跑路,國家政策對P2P也開始收緊,消費者對P2P的信任度陷入低谷。小錦的生意也從年初開始一落千丈,資金鏈時常處於緊繃快斷裂的狀態,不斷有投資者向小錦索要退款,已經有投資者考慮聘請律師申請查封小錦的物業和股權。

因為生意受影響,女朋友對小錦的態度也轉冷,小錦家人擔心翟欣欣事件會發生在小錦頭上。

由於資金鏈緊張,今年的捐款可能要被迫終止,未來堪憂。

這一年小錦過的可謂是雞毛鴨血。

其實如果當初出來創業前,小錦就設立好家族信託基金的話,那麼現在的被動局面就會好很多。

小錦可以將他的物業和原公司股權統統放到這個家族信託基金里,然後委託他信任的人,比如其母親,作為該信託的受託人,來管理該信託的資產。

由於是家族信託,他把他的家庭成員列為該信託的受益人,享受該信託資產的收益權,此外,由於要做公益,他還把該非盈利組織列為該信託的受益人。每年底由他母親,也就是信託的受託人,來確定該年信託所產生收益的分配權和分配比例。

按照信託法,一旦小錦把他的房子和股權轉到家族信託,那麼從法律上講,房子和股權的所有權就不再屬於小錦,而是屬於該家族信託了。

這樣的話,小錦出來創業就輕輕鬆鬆。

贏了,都是自己的,虧了,小錦名下啥資產都沒有,窮光蛋一個,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債主拿他也沒辦法。

小錦的家人也不用再擔心翟欣欣事件會發生在小錦身上,因為不管未來兩人婚姻發生什麼情況,分財產的時候,小錦的老婆是沒有權力分走房子和股權的,因為那根本就不屬於小錦,而是屬於家族信託。

當然作為小錦的配偶,結婚後把她加入到受益人名單上還是必須的,否則小錦就太不地道了。我之前就有遇到過年輕女孩馬上要嫁人了,新郎在結婚前突擊建家族信託的案例,女孩還傻乎乎的以為是對她好呢。

除此之外,按照稅法規定,一般來說,家族信託產生的收益不會在信託本身納稅,而是分到每個受益人頭上,由受益人各自申報納稅。

這是什麼意思呢?假設小錦的房子出租租金每年10萬,股票分紅每年10萬,在建家族信託前,這20萬都歸於小錦,年底小錦就這20萬和其取得的其他收入一起納稅。

在建完家族信託之後,這20萬會按照受託人,也就是小錦母親的意思,分到每個受益人頭上,這樣的結果是每個人的收入都得到了平均,比如小錦做生意收入很高,那麼信託產生的收益他就少分點,他爺爺奶奶除了退休金沒有其他收入,那麼就給多分點,反正都是一家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節稅的目的,特別是離岸家族信託。

一般來說,房租收入和股票分紅比較穩定且可持續,那麼作為受益人之一的慈善機構也能每年穩定的拿到一筆捐款,滿足小錦的公益心。

總結一下,家族信託用一句話表達就是:控制但不擁有。房子和股權的所有權雖然歸了家族信託,但是控制權和分配權卻依然牢牢的掌握在小錦或其代理人,比如小錦媽媽的手裡。

打個比方,這就好像大英帝國和美國控制世界的兩種不同模式。

大英帝國是通過直接佔領對方領土,直接派出官員和士兵管理的模式,無論在名義上,還是實質上,都完全徹底地佔有對方來取得對方領土上的利益。

而美國的模式是不直接佔領對方領土,只通過代理人的方式控制住對方就好,最後同樣可以實質上取得對方領土上的利益。

大英帝國的模式就是徹底擁有,美國的模式就是控制但不擁有。

徹底擁有成本大,風險高,除了有面子,沒啥其他好處。

同樣是為了那點利益,控制但不擁有就聰明的多了。

當然家族信託有好的一面,肯定也有壞的一面。壞的一面就是房子和股權的所有權就不再屬於小錦了,小錦不能再獨享這些資產帶來的收益權。

不過和它所帶來的上述好處相比,家族信託一定是利大於弊的,不然怎麼那麼多富豪會趨之若鶩呢?

本文作者擁有多年豐富的全球稅務諮詢經驗,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律所和稅務機關從事高凈值人士的稅務諮詢和稅務稽查工作,如果讀者有類似稅務籌劃需求歡迎加微信詳聊。

作者介紹:Jay Huang為智谷趨勢全球資產配置研究總監,擁有超過16年豐富全球稅務工作經驗(其中海外10年),曾在中國國家稅務局和澳洲聯邦稅務局從事高凈值人士稅務檢查和國際反避稅調查,擁有畢馬威(上海)、德勤(香港和加拿大)、安永(北京)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6年稅務諮詢經驗,曾在律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從事稅務籌劃,併購交易,稅務審計和稅務政策研究等工作。精通多國稅務法律法規以及涉及多項稅務工作內容,包括國際稅(大型集團國際稅務架構籌劃,轉移定價,併購交易稅務籌劃,高凈值人士稅務安排等),澳洲稅,加拿大稅,美國稅,英國稅,香港稅以及中國稅。澳洲和紐西蘭特許公認會計師(CA ANZ),澳洲註冊會計師(CPA Australia), 加拿大註冊會計師(CPA Canada),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 中國註冊稅務師和會計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iPhone 降價潮席捲中國,最高降1200欲挽回中國消費者
中國假貨真相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