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爻斷辭分別清 爻辭斷句有依據
我們在閱讀《易經》經文的過程中,首先會遇到經文如何斷句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不重要,關係卻極重大。因為不正確的斷句會造成經文翻譯和理解的障礙。我國古代並未使用標點符號,書籍閱讀時需要讀者依據自己的理解來為文章斷句。所以這個斷句自然難有統一的標準。翻看不同作者對於經文的解讀,爻辭斷句的分歧最多。
怎樣的斷句最能接近經文原作者的本意呢?這個似乎更難擬定出一個標準來。但是這個目標卻是每一位經文註譯者都應當努力追求的。在譯解經文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只說自己的話,因為經文及其思想是一個客觀的東西。但是這似乎又是一個極矛盾的說法,因為哪怕是被認為最客觀的解讀也都是由譯作者主觀做出的。經文與對經文的解讀總歸是兩回事,所以所有對經文所做出的解讀總要或多或少包含的有譯註者主觀的意見在裡面。
需要將爻辭區別為釋爻和斷辭兩部分內容,是我自己在研究經文過程中形成的觀點。為什麼要這樣做?主要的目標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爻辭所表述的內容。將爻辭區別為釋爻和斷辭兩個部分,能夠更清晰的呈現經文內容,從而更方便我們讀懂經文的含義。區別釋爻和斷辭也是我們對爻辭進行斷句的一個重要依據。
一段爻辭常常是由作用與意義彼此獨立的兩個部分組成,這就意味著一段爻辭往往是由兩個完整的句子組成。《易經》三百八十四爻雖然不是每段爻辭都包含釋爻和斷辭兩個部分,也有隻有釋爻或只有斷辭的,但這個分析對大部分爻辭都還是適用的。
那麼,什麼是釋爻和斷辭呢? 它們的作用與意義究竟有什麼不同?舉例說明,乾卦初九爻爻辭共四個字,潛龍勿用。別看這四個字少,但卻是兩個部分,所以正確的斷句應當是:「潛龍。勿用。」 而不是:「潛龍,勿用。」 這其中只有句號與逗號的區別,意義卻大不相同。前一種斷句法意味著這段爻辭是兩個部分,兩個句子。而後一種斷句法則意味著這段爻辭是一個部分一句話。這樣,不同的斷句將有截然不同的解讀結論。
我們為什麼要將爻辭的內容區別為作用與意義彼此不同的兩個部分呢? 我們的根據是《易經》作為卜筮工具書的這一性質。試想,我是一位周代的占卜師,我要使用《易經》這本書為人們筮算,也就是為人們提供服務。當一位求占者筮到某一爻,我就應當依據該爻的爻辭為他論斷占問結果。此時,我應當通過爻辭獲取哪些信息呢?
首先,我通過爻辭就應當了解這個爻究竟象徵著什麼,也就是說爻辭要對該爻的性質和意義有所說明。而且這個說明,只需要我了解,求占者是不需要了解的,這其實是斷卦的理論基礎和內在邏輯,是我作為卦師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如果求占者也能明白這些道理,也就用不著找我來占問了。這個還可以與醫生為病人診治疾病作一類比。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就需要掌握大量的醫學專業知識,這些知識是醫生為病人診斷治療疾病的依據,是不需要病人掌握的。同理,卜師為人斷卦也需要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而且這些知識也不需要求占者掌握。
其次,通過爻辭我還需要了解該爻的吉凶屬性,也就是說該爻究竟象徵吉利呢,還是凶咎呢。這部分內容是要告知求占者的。它其實是求占者來我這兒筮算的主要目的。比如,他本計划出趟遠門,可是不知道此行是否吉利,所以前來占問。這個時候,求占者並不關心我論斷的結論是如何做出的,依據什麼做出的。他關心的只是我此次出行是吉是凶的最終論斷結果。這個同樣也可以與醫生與病人診病相類比,一個病人前來看病,他並不關心作為醫生是如何診斷與治療疾病的,他最關心的問題是,我的病情嚴重不嚴重,好不好治,死不死人這些有關疾病性質與預後的信息。
依據了上述區別,我們將爻辭內容區別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內容的作用是解釋爻的性質和意義,我們稱這部分內容為釋爻。例如,初九爻辭中潛龍,這兩個字是解釋初九爻的。另一部分內容的作用是論斷該爻的吉凶休咎的屬性,我們稱這部分內容為斷辭。例如,初九爻辭中勿用,這兩個字論斷初九爻的吉凶屬性。釋爻這部分是占卜需要掌握的內容,它相當於醫生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斷辭這部分內容是求占者去卜師那裡占問的目標,它相當於病人需要從醫生那裡獲取的有關疾病性質和預後的信息。因為作為一本占卜工具書,它需要提供有助於占卜師的信息,也需要提供有助於求占者的信息。就好比說,醫學教材需要提供診斷治療疾病的專業知識,也要提供有關疾病性質與預後的內容。作為病人他們並不關心診治疾病的專業知識,只關心病情性質與預後的信息。
我們還接著討論上面那個假設的例子,假如他前來求占,剛好筮得乾卦初九爻。我對照爻辭先看釋爻,潛龍,即初九爻是隱藏著的龍,象徵著陽氣潛伏不出。所以我要將斷辭勿用的結論告知他,意思是佔得了初九爻,象徵著不利於有所作為,有所行動。勿用就是不可有所作為的意思。對於此次出行而言意味著此時出門不吉利,所以就要告訴他卦象顯示此時尚不適宜出遠門。這是斷卦的整個過程,這個爻辭使用的過程。釋爻解釋爻象的意義,斷辭論斷爻象的吉凶屬性。我們了解了爻辭是由釋爻與斷辭兩部分組成的道理後,爻辭的斷句就方便多了。
乾卦九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正確的斷句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其中,見龍在田是釋爻,它解釋九二爻的意義。見龍在田就是龍出現在田野里,與潛龍相對,象徵著龍由隱藏的狀態變換到顯現的狀態。利見大人是斷辭,論斷九二爻的吉凶屬性,意思是說筮占遇到九二爻,有利於見到大人物,或者九二爻象徵著出門遇貴人。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其實是兩句話,中間要使用句號分隔,而不能使用逗號。不要試圖將它們理解為一句話,翻譯為當龍出現在田間時,就利於拜見大人。占卦的實際過程是,卜師先看卦辭見龍在田,意思是龍由潛藏變換到現身於田野,象徵著陽氣已經由里出外。然後將就將出門遇貴人或利見大人的斷辭告知求占者。
同理,九四爻爻辭,或躍在淵無咎。正確的斷句為:或躍在淵。無咎。其中,或躍在淵是釋爻,解釋九四爻的意義,意思是龍不時的從深潭水中向上躍出水面。無咎是斷辭,論斷九四爻的吉凶屬性,意思是筮遇到九四爻象徵著沒有災禍發生。這也是兩句話,不要試將它翻譯成一句,譯作龍時而潛水,時而躍出水面,這種情形沒有過錯。筮問的實際過程是,卜師看爻辭或躍在淵,然後將無咎的斷辭告知求占者。
如果大家不能明白釋爻與斷辭之間的區別,那麼閱讀和理解經文時就會有很大的障礙。比如乾卦九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正確的斷句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其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這是完整的一個句子,它的作用是解釋九三爻。勤奮的君子整個白天都在刻苦攻讀,到了晚上還警覺而不能安眠。這就用一位刻苦的學習,到了晚上還不願意休息的學子來比喻九三爻的行健不息。白天勞作用功,正是時令,或是夜晚是休息的時令,那勤奮上進的學子還要犧牲了睡眠的時間用於用功。這就是行健不息。厲,無咎,則是另外一個語意完整的句子,它是斷辭,論斷九三爻的吉凶屬性,意思是說佔得九三爻象徵著有一定的危險,但不會有災禍發生。占卜的過程是,卦師看釋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然後將斷辭厲,無咎的意義解釋給求占者。
但是對於九三爻辭,卻也存在著如下斷句: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在這個斷句中沒有區別釋爻和斷辭,而且還試圖將它解讀為一個句子。就有作者將這段爻辭翻譯為,君子整天勤勉健進,直到夜深人靜時還像遇到危險一樣保持警惕,這樣就會免於災禍。這個解讀法初看起來好像也能說得過去,但是仔細推敲起來還是有問題的。
其中,終日要理解為終其一日或整日,乾乾用來形容刻苦攻讀或辛勤勞作而不知疲倦的樣子。夕指夜晚,與日相對,日即白天。惕若是用來形容因警覺而難以入眠的樣子。勤奮的君子一個白天都在刻苦攻讀,到了晚上由於心裡記掛著白天的工作而警惕難眠。這是我們的解讀,但是斷句為夕惕若厲時就要翻譯為晚上警覺象遇到了危險。但是這個若字能夠理解為象的意義嗎?還有,為什麼君子用功直到深夜還要警覺,就能免於災禍呢?能夠免除哪類災禍呢?難道那些只在白天用功學習,到了晚上按時休息的學子就要遭遇災禍了么?要知道長期熬夜可是要傷害健康的。這個翻譯後的意思明顯與經驗不符,沒有可以講通的道理在。
反過來,犧牲休息時間去用功,短時期內可以增進知識與才幹,但長此以往好像就要損傷健康,厲,無咎的斷辭倒更合理些。厲,說明有一定的危險。夕惕若,晚上不休息,表明這個人勤奮,但是這個做法卻隱藏了損害健康的危險。所以說有一定的危險合理。無咎,說明沒有災禍。一個青年,多吃些苦頭是總是好事,哪個成功人士不是以勤奮與刻苦換取成績的。所以這個做法總體是好的,只要注意以不過分傷害健康為度即。所以,無災咎也合理。所以,我認為區別釋爻與斷辭的斷句更要合理些,即符合《周易》古經文占卜工具書的性質,而且更好的理解經文含義。這個分析法適用所有爻辭內容的分析,能明晰這個道理,在解讀經文時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舉一個例子,屯卦六二爻的爻辭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正確的斷句是: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其中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這是釋爻。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是另外一個句子,這是斷辭。屯如,形容一伙人簇擁在一起或聚集在一起,邅如,形容這夥人走三步倒兩步,行進艱難。班如,形容馬欲進不進,徘徊,就地打轉。這段爻辭描寫了一伙人簇擁著,聚集在一起,乘馬徘徊,躊躇不進。這不是強盜偷偷去打劫,而是一支前往求親的隊伍。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是斷辭,語意並不與上文連貫。字即許嫁,男子來求親,女方家長答應其求親就是許嫁,也即字。待字閨中就說女人等待男子求親,沒有上門來求的就只能老在閨房中。所以這句爻辭的意思是說,六二爻不利於占問未婚的女子,如果女子貞問親事遇到此爻意味著將長時間嫁不出去,甚至於十年之內都不能嫁出去。前文寫男方求親的隊伍遲遲不到,那麼女方也遲遲不嫁也是合理的。
有的作者,將這段爻辭譯為一句,有許多人聚集在一起,乘馬徘徊,紛紛前來,這是求婚的隊伍。女子如在此時不許嫁,則十年之後才能結成姻緣。我認為這個釋譯出來的結論是沒有道理可以講的,從沒有此類經驗發生。男方只要來求婚我就得許,不許還要嫁不出去。哪有這種道理呢?爻辭本就不是語意連貫的一句話,非要將它譯作一句,矛盾的出現是必然的。所以,我要告訴大家,閱讀經文一定要注意釋爻與斷辭的區別。
TAG:國學新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