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裁員大潮來襲,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裁員大潮來襲,CEO和員工誰更可憐?

今年入冬之後,經常出現超強的冷空氣,如果再加上陣陣寒風,簡直要把人類的骨頭給凍傷凍碎凍酥,但比之冰冷天氣,更讓人焦慮的是企業的寒冬,事實上,日前媒體最流行的辭彙,大都與「衰退」相關,離職、裁員、市值大跌、跑路、清算等負面辭彙頻繁見諸於報端,從實體企業到虛擬經濟,從新興科技到傳統行業,似乎都找不到規劃中的訂單,員工的飯碗變得日益脆弱,直至碎成一地。其中,最著名的裁員謠傳自然是代工巨頭富士康,他們被曝出要裁減34萬員工,顯然,如此謠傳有些誇張,但 iPhone銷售低迷,訂單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此外,中國互聯網一些有頭有臉的企業也相繼傳出裁員消息,涉及著名企業達到17家,比如某知名問答平台準備裁員20%,總數大約是300人,雖然比之代工大王的人數,真是九牛一毛,但同樣也會加深普通職員的焦慮。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裁員大潮洶洶來襲,最慘的總會是普通員工,特別是職場小白風險最高,但與此同時,企業的高管和CEO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比之員工更慘,畢竟,他們要面對更複雜的人事關係,要思考維持客戶信心,琢磨著如何東山再起。

職場員工:精進技能坦然面對裁員潮

裁員大潮來勢洶洶,摧枯拉朽,一些企業的職工早上還在給主管做Presentation,下午就不得不抱著自己的紙箱,離開僅僅使用半年的辦公桌,這真是年度最悲慘情景。總得來說,職場小白是整個裁員過程中,最容易被企業拋棄的一部分,一來他們的技能尚不純熟,給公司創造的價值工非常小,同時,職場小白同企業、高管幾乎不曾經歷重大事件,「革命友誼」相當有限,如此背景使得CEO更容易對其做出「艱難的決定」,更何況,按照《勞動法》規定,企業裁員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需要遵循N 1的原則,具體演算法應該是賠償金總額等於員工單月收入(含獎金、加班費、補貼等等)乘以服務年限,再補上一個月的工資,舉個例子,如果員工在企業內任職5年,單月收入為6000元,當遭遇裁員時,企業需要向員工支付賠償金額為6000*(5 1)=36000元,平心而論,《勞動法》挺有人情味兒的。

從支付賠償角度講,企業裁掉新員工的成本最低,特別是裁掉那些仍在試用期的職場小白,壓根不用考慮賠償金的問題。有鑒於此,職場小白總是裁員大潮中最危險的群體之一,換句話說,小白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儘快熬過「新兵蛋子期」。

相比之下,老員工受惠於專業技能、人事關係以及法律的保護傘,會更安全一些,但他們同樣會遭到企業大量的嫌棄,畢竟,在思維活躍度、精神體力以及可塑性方面,他們都不如年輕人,又常常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分身照顧家庭,巨大的壓力往往會帶來更深層次的焦慮。健康、清醒的企業制度對於一些「冥頑不靈、思維僵化、痴迷辦公室政治」的老油條,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總而言之,身在職場第一要務就是具備「創造價值」的能力,需要時時保有「向上流動」的熱情,讓自己變成一條流水線,永不停歇地轉動著。

裁員、失業、人生低谷、重新找工作幾乎每個職員都要經歷一些這樣的輪迴,實在沒必要太過恐慌,而消除恐慌,除了調整心態之外,更重要的則是努力精進技能以及花時間理解社會狀態,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的技能同社會的發展捆綁起來,享受新一輪的改革紅利,比如關注時下最熱門的行業,包括區塊鏈開發員、機器學習工程師、App銷售專家、專業醫療代表等等,這些行業不僅現在求賢若渴,未來前途更是一片光明,只是對天賦和專業要求太高,當然,薪水自然也會非常誘人的,而一些常規技能,如語言交流、人員管理、銷售代表等技能,則更多地取決於職員的自我修養:修養越髙,職位越穩,缺乏修養,職位如浮萍,此外,大量低端崗位如行政助理、建築師傅、流水線工人等等,也經常處於缺工狀態,只是這些崗位缺乏真正的前景,更適合作為一種「過渡性」工作。

高管CEO:絕不能僅對自己負責

職場小白也好,老員工老油條也罷,他們都需要面對裁員潮,有被動離開的無奈,但稍感安慰的是,他們僅僅需要「為自己」負責而已,轉型換行都比較容易,相比之下,企業高管和CEO就沒有這麼簡單了,一來他們在行業中積累下太多的經驗,完全「放棄過去」非常困難,此外,他們不能只對自己負責,更要考慮企業品牌、政府和客戶的要求,需要在最艱難的時刻保持鬥志,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高管和CEO可以說是社會中的精英,他們大都是企業百里挑一的扛把子,而一些巨型企業如富士康、阿里巴巴、宜家等等,早已扛起一定的社會責任。拿裁員34萬人的謠傳來講,這可不僅僅是供人消遣的小道消息,如果真地發生,勢必要引起一段時間、一塊區域的社會動蕩,要知道34萬人失業以及由其衍生出來的吃喝拉撒、娛樂、理髮等產業都會消失,而從業者基本上都是社會最底層人士,長時間流浪在社會中,勢必會搞出治安事件。

所以,擺在郭台銘、馬雲、董明珠面前的問題,不止於維護自己的企業運營,更要承擔起一定的「維護好社會秩序」的責任,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千方百計地搞工業互聯網、搞新零售,盡最大努力創造工作崗位。

當裁員潮來臨時,高管和CEO面對的壓力,大到難以想像,他們需要殫精竭慮地平衡好企業成本、客戶要求以及社會關係,任何一方有偏頗,都不免引發惡性事件,在某種意義上,時代和社會常常不允許企業家舒服地退休,更何況,他們在完成財務自由,準備進入「自我實現」階段時的候,更希望自己能找到辦法,帶領企業熬過寒冬,讓基層員工們安居樂業,於是,一些不懂事兒的媒體,大可不必因自我虛偽的愛國情操,而叫好蘋果禁售,華為崛起之類的,這實在是有些幼稚,但話說回來,寒冬之下,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並不畏懼,難過的是那些經不住時代考驗、環境稍有變動就跟不上節奏的企業,希望我們的企業能勇於面對全球經濟的震蕩周期,在危險中尋找機遇,完成蛻變,重新走入發展的正軌。(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斯坦丁 的精彩文章:

如何成為一個標準的中產階級?
從高通出重拳,iPhone遭禁售看巨頭們的熱專利大戰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