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什麼體溫計的上限是42°C?

為什麼體溫計的上限是42°C?



自以為發燒不過一天的壹讀君 | 彤 子


發燒是人類的常見「疾病」,最近微博上有位媽媽很著急,因為她9個月大的孩子「超高燒」

42°C

,但領導不給她批假照顧孩子。



這位媽媽孤立無援甚至四處救助,希望單位給假......




向左滑圖看事件全過程


此處壹讀君不想討論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只想和這位媽媽說一句:孩子都燒到

42°C

了!

別到處發微信請假了,趕緊叫救護車吧!


因為......


42°

體溫計上限

體溫計家家都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咱們常用的體溫計上限就是42°C。


因為一般的發燒很難達到42°C。



物證圖


發燒在醫學上稱為「發熱」,在醫生眼中

「發熱」

不是病,而是人體對疾病的反應。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各不相同,醫學上把

36.5~37.5

°C視作正常體溫

。但隨年齡、性別、生殖狀態以及「時間點

不同,人體的正常體溫也各有不同。



某健康人一天中不同「時間點

的體溫變化


女性在排卵後體溫會比平時高,所以有些女性會用測量體溫的方式避孕......由於人隨著年紀增長體溫會逐漸下降,所以

老年人發燒時溫度稍高也值得警惕


隨著技術發展,醫學界發現人體不同部位溫度不同,所以

正常體溫範圍由

原來的

36.5~37.5°C拓展到

33.2~38.2°C。

測量部位也增加了肛門、口腔、耳內等。



肛門正常

溫度

範圍:

34.4~37.8°C


口腔正常

溫度

範圍:

33.2

~

38.2°C


腋窩正常

溫度

範圍:

35.5

~

37.0°C


耳內正常

溫度

範圍:

35.4

~

37.8°C


由於腋下溫度可能因脂肪厚度不同、測量操作不當(沒夾住)導致溫度測量不準確。口腔溫度可能由於剛食用的食物溫度影響,所以,

肛門溫度是目前最精準的



雖然大家都特別排斥......


那麼人最高能燒到多少度呢?據說人類可以在高達46.5°C的溫度條件下存活,但人類能承受的「自發熱

最高限度是44

°C,

達到這個度數的人基本都不在了(

其實撐過43°C的人也不多

)。


發燒超過

40°C屬於

緊急醫療情況

,患者可能出現

頭暈、嘔吐、劇烈頭痛、精神錯亂、抽搐、昏厥、心悸和呼吸困難等癥狀。


高燒至41~42°C時,患者可能已經出現

顱內出血

、敗血症、川崎綜合征等病狀。發燒超過42°C時

極有可能導致永久性腦損傷

、發生心肺功能衰竭

,並有死亡風險


所以,在

家人高燒至40

°C

時,就應當送醫治療

超過42

°C就

趕緊叫救護車吧

同時要對患者進行物理冷卻,

體溫在降低至38.9°C時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發燒能造成這麼可怕的後果,那怪家長們這麼怕孩子發燒,但是,各位家長也要小心一種病......



發燒恐懼症


「發燒恐懼症」是

特怕孩子發燒的父母們專屬病症

。這些父母認為發燒本身是種病,即使是程度較輕的發燒也要第一時間送醫。


發燒在醫生眼裡屬於「醫學信號」,是

人體為對抗

疾病或病菌感染,而專門進化出來的機體

免疫防禦機制。

體溫的升高是為了抑制病菌在人體內的活性,並增進免疫細胞的「戰鬥力」。


所以發燒的人表面看起來是這樣:



楚楚可憐?


其實身體裡面是這樣:




不少家長總是

把輕微發熱的孩子往兒科醫院送

這屬於「發燒恐懼症」的特有

病理特徵

,所以偶爾會出現這種事......




很多家長表示,我們才不會把發燒38

°C的孩子送去醫院呢!孩子病了我們給他吃點退燒藥就好了,

「發燒恐懼症」病理特徵

退燒比什麼都重要!



傳說不少家長擔心高溫對孩子大腦有不良影響,所以喜歡給孩子吃退燒藥,因為發燒是疾病導致的現象,所以單純退燒並不等於治癒疾病。國外有數據研究表明,不服用退燒藥物(

此處只針對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燒

),孩子康復更快。


「發燒恐懼症」病理特徵

把熟睡的孩子叫起來準時吃藥


其實,

比起藥物,睡眠更有助於免疫力的

恢復



當然,凡事不可一概而論,因為發燒的誘發機制很多,目前包括5大類:


1. 感染性疾病


2. 結締組織和炎性血管疾病


3. 惡性腫瘤疾病


4. 其它疾病


5. FUO

(

不明原因的發燒

)


其中

感染性疾病

佔比偏高:



本圖文獻中,有14.2%的病例在出院時

仍未確診


所以免疫力不好時還往醫院跑,實在不明智,除了感染性疾病多,還有不少未知疾病(

沒辦法,人類又不是醫生創造的

),所以專家們才呼籲:



由於導致發燒的疾病實在太多、太複雜了,壹讀君還是敢抖膽聊聊

發熱類型吧

,也許可以幫助大家「自診

」(

歡迎專家指正


發燒的各種style


體溫作為重要的醫學鑒定指標,其溫度變化的類型也各不相同。


持續發熱

 (

Fever continues



持續發熱又稱「稽留熱」,指24小時內,體溫最高值和最低值變化小於1°C,且始終高於正常體溫的情況。其體溫變化呈階梯狀,逐步上升再逐步下降。


傷寒是引發持續發熱的病因

之一

,依據個體差異發熱持續時間長達

數天甚至數周

之久,也有人只持續一天,比如壹讀君總是周日發燒,周一早上就痊癒......



連請病假的機會都沒有!


弛張熱

Remittent fever



弛張熱又稱敗血症熱型。體溫通常在

39℃以上

,24小時內波動幅度超過2℃,且

始終在標準體溫之上

,通常由

化膿性炎症

風濕熱

重症肺結核

敗血症

引發。



成人常見化膿性炎症——癤

C

 

間歇熱

( 

Intermittent fever



間歇熱全稱間歇性發熱,指

體溫驟升至高峰後持續數小時

後,又恢復到正常水平,

持續1天至數天後,再次體溫

驟升至高峰

,如此交替反覆。

瘧疾、急性腎盂腎炎會導致此種發燒模式。



瘧疾的傳播者

波狀熱

 (

Undulant fever



波狀熱

又叫

布魯氏菌病,

主要是

病菌

感染所致。可能是飲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或食用未煮熟患病動物的肉,

屬於

高傳染性

人畜共患病

癥狀為體溫逐漸上升達

39℃或以上

,數天後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續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覆多次,與「間歇熱」的區別是趨勢相對緩和。



布魯氏菌肖像



回歸熱

Relapsing fever



回歸熱是指

體溫急劇上升至

39°C或以上

,持續數天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有規律的周而復始。

主要是由於

虱子

軟體蜱

叮咬所導致的細菌感染造成。



壹讀君家的狗子剛到家時,就被虱子咬發燒過


所以,發燒不是病,是

人體對

眾多

疾病的反應,

大家要注意衛生、保障睡眠、增強免疫力、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以及小心各種小蟲子帶來的意外傷害。


又到流感爆發的時節了,此處

壹讀君想給

那位不準假的領導「

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如果員工因自己或家人發燒請假,就准了吧,鬧得滿城風雨是小,萬一是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把

其他的員工傳染了,

耽誤工作才是大啊......




參考文獻:



李靜波, 張靜萍, 陳佰義. 541例不明原因發熱病因回顧性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 2011, 21(8):1587-1589.


孟慶義, 馬錦玲. 497例經典型不明原因發熱患者病因分析[J]. 解放軍醫學院學報, 2006, 27(6):418-419.


侯昕珩, 江蓮, 謝偉國, et al. 血清降鈣素原PCT檢測在發熱待查病因初篩的臨床應用[J]. 臨床肺科雜誌, 2011, 16(12).


尹有寬, 徐彬彬. 原因不明長期發熱的病因診斷[J]. 上海醫學, 2000, 23(2):112-113.


趕走「發燒恐懼症」[J]. 家庭醫藥.就醫選葯, 2011(5):7-7.


Ogoina D (August 2011). "Fever, fever patterns and diseases called "fever"--a review".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4 (3): 108–24. doi:10.1016/j.jiph.2011.05.002. PMID 21843857.


Haider Z, Tsigrelis C, Baddour LM (November 2009). "65-year-old man with persistent fever".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84 (11): 1017–20. 


Inayatullah, Muhammad; Nasir, Shabbir Ahmed (2016). Bedside Techniques: Methods of Clinical Examination (4th ed.). ISBN 978-969-494-920-8.[page needed]


Vidal, E; Liozon, E; Loustaud-Ratti, V (2002). "Prise en charge d"une fièvre intermittente chez l"adulte: Fièvres intermittentes" [Management of intermittent fever in the adult]. La Revue du praticien (in French). 52 (2): 167–71. PMID 11915561.


Hachulla, E (2002). "Fièvre intermittente symptomatique des maladies inflammatoires: Fièvres intermittentes" [Symptomatic intermittent fever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La Revue du praticien (in French). 52 (2): 160–6.


"The Medical News and Library". Lea & Blanchard. 5 February 2018 – via Google Books.


Ogoina D (August 2011). "Fever, fever patterns and diseases called "fever"--a review".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 4 (3): 108–24. doi:10.1016/j.jiph.2011.05.002. PMID 21843857 – via www.sciencedirect.com.


Dall, Lawrence; Stanford, James F. (5 February 1990). "Fever, Chills, and Night Sweats". In Walker, H. Kenneth; Hall, W. Dallas; Hurst, J. Willis. Clinical Methods: The History, Phys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Butterworths. ISBN 978-0-409-90077-4. PMID 21250166 – via PubMed.


Del Bene, Victor E. (5 February 1990). "Temperature". In Walker, H. Kenneth; Hall, W. Dallas; Hurst, J. Willis. Clinical Methods: The History, Physica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Butterworths.


"Brucellosis".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on 2011-06-06.


"Maltese Fever". wrongdiagnosis.com. February 25, 2009.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Brucellosis in Primary Care" (PDF). Brucella Subgroup of the Northern Ireland Regional Zoonoses Group. August 200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007-10-13.


Di Pierdomenico A, Borgia SM, Richardson D, Baqi M (2011). "Brucellosis in a returned traveller". CMAJ. 183: E690–2.


Schwan T (1996). "Ticks and Borrelia: model systems for investigating pathogen-arthropod interactions". Infect Agents Dis. 5 (3): 167–81. PMID 8805079.


Schwan T, Piesman J; Piesman (2002). "Vector interactions and molecular adaptations of Lyme disease and relapsing fever spirochetes associated with transmission by ticks". Emerg Infect Dis. 8 (2): 115–21.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 為什麼男性都愛岔腿坐,他們是真的並不攏嗎?



點擊圖片閱讀 | 

我們分析了67萬個村名,找到了中國地名的秘密



點擊圖片閱讀 |

 

被嫌棄的香菜的一生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

給壹讀君

點個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男生幽默有對象,女生幽默只能當兄弟?????
瘦不下來?五個減肥誤區必須了解一下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