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戊戌大寒 開啟己亥

戊戌大寒 開啟己亥

2019年1月20日(農曆臘月十五)16點59分,我們居住的北半球進入戊戌年二十四節氣的大寒。《三禮義宗》講:「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依據中醫聖典《黃帝內經》所述的「五運六氣」規律,大寒是戊戌年的終結,己亥年的開始。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政紀大論》講: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若中運為土運不及,便是己巳年和己亥年。

由於是不及的土運主歲,所以五運的情況如下:

初運(始於大寒),客運為少宮,主運為少角;

二運(始於春分後13天),客運為太商,主運為太徵;

三運(始於芒種後10天),客運為少羽,主運為少宮;

四運(始於處暑後7天),客運為太角,主運為太商;

終運(始於立冬後4天),客運為少徵,主運為少羽。

《黃帝內經》又列述了巳亥之年六步氣的情況:

初之氣(大寒—春分,客氣陽明燥金,主氣厥陰風木),寒氣勁切,肅殺之氣方來,人們易患右脅下寒冷的疾病。

二之氣(春分—小滿,客氣太陽寒水,主氣少陰君火),寒氣不散,雪花紛飛,水結為冰,肅殺之氣用事,嚴霜下降,草木上部焦枯,寒雨屢次下降。若陽氣來複,人們易患里熱證。

三之氣(小滿—大暑,客氣厥陰風木,主氣少陽相火),風氣時起,人們易患迎風流淚,耳鳴,頭眩暈等。

四之氣(大暑—秋分,客氣少陰君火,主氣太陰濕土),暑濕來臨,濕熱相迫,交爭於長夏,人們易患黃疸,浮腫等。

五之氣(秋分—小雪,客氣太陰濕土,主氣陽明燥金),燥氣與濕氣互為勝負,陰沉之氣布化,寒邪傷及人體,風雨流行。

終之氣(小雪—大寒,客氣少陽相火,主氣太陽寒水),陽氣施化,蟄蟲不潛藏,流水不結冰,地氣升發,草木萌生,人們感覺舒適。若病,則多患瘟病及疫癘等病。

己亥年的中運是土運不及,則風氣流行;木克土,金復之;金木相搏,殃及萬物。

司天之氣是厥陰風木。「木克土。」司天之氣克中運,又是克「不及之土」,會使得土更弱,木更盛。所以,己亥年風氣強盛,人的肝氣偏旺,尤其在大寒至大暑的上半年。

在泉之氣「少陽相火」主政下半年。在秋收冬藏的季節氣候反熱,會引起鬱熱諸證。

己亥年初之氣「陽明燥金」當令,而初之氣從立春經雨水到驚蟄,正是人的陽氣萌發之際,由於燥涼之金氣的影響,易導致人的右下(包括肝、膽和右腎等)產生寒病;同時,木氣與金氣相搏,肝氣春生易受阻礙而致肝鬱。人應適當飲食酸味疏泄肝氣,飲食苦味引陽入腎,飲食甜味補益中氣。

立春前的18天為土氣所主,涵蓋了小寒節氣的最後三天和大寒節氣。濕土之氣與金涼之氣共同導致了氣候的濕冷,使人的陽氣相對不足,易受六淫邪氣侵犯。天生虛寒者和老弱病者會現腰涼、酸、麻、疼、痛,乃至小便色深,便秘便稀;人乏累少力,情志抑鬱,畏寒怕冷,不思飲食等癥狀。其中,腰涼多為寒邪所致,酸多為風邪所致,麻多為濕邪所致,疼多為濕寒所致,痛多為寒熱相搏所致;小便色深,寒氣入腎;腸有寒氣,便秘便稀。

凡有風濕寒邪導致的種種不適,可用香料食材外敷。出現在脊柱的可用肉桂之類食材;位於皮肉的可用花椒等外敷。至熱而癢時,邪氣已被驅除,應取下香料,避免過度。

中國地域廣大,氣候差異明顯,與本地時令養生師及時交流十分重要。

大寒節氣奏響了己亥年的序曲,之後迎來立春,使地球北半球由南到北,拉開了生機勃勃的大幕。

———— / END / ————

文字原創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感謝關注道心語境

微信號:daoxinyuj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這五種人,不會老
豐子愷: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