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舌尖上的魏晉南北朝:能夠烹飪出美食的秘密是什麼?

舌尖上的魏晉南北朝:能夠烹飪出美食的秘密是什麼?

善用器具。

漢代以來,鐵器普及,從此為刀具安裝上騰飛的翅膀。烹飪過程中,處理動植物原料的刀具更為鋒利,加工起來更為方便,從而在烹飪技法中呈現出更多的形態。刀工成形越發豐富多樣,有片、條,還有臠、方。加工方法有斷、解、切等。

據《齊民要術》記載,將魚肉切割為臠,尺寸為「長二寸,廣一寸,厚五分」。加工為臠的魚肉,適合製作魚鮓。製作乾魚鮓時,方法又有所不同。需先將魚放入冷水中浸泡多日,撈起後加工為四寸見方的塊。

倘若製作牛羊等的獸肉五味脯,需切割為條或片,將其骨頭砸碎。製作豬肉鮓,需先將骨頭剔除後,將肉切割為「廣五寸的條」。製作雞羹,需將肉與骨分開。「斷,大如棗」,是製作兔臛時的切割要求。

如此看,這一時期的刀工成形,雖沒有現代烹飪的絲、條、片、丁、塊、茸、泥、段豐富,卻也具有相當的烹飪技法水平。

鐵器的使用,還帶來我國古代烹飪菜肴的一大進步——炒菜。有炊具,才可能有炒菜,鐵器的普及是基礎。

「炒菜」的烹飪方式,明確的記載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中國飲食史上的驚雷。因為炒菜,是中國菜與其他國家菜肴的基本區別。

《齊民要術》中記載有「炒雞子法」,即炒雞蛋。「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軍蔥白,下鹽米、渾鼓、麻油炒之。甚香美」。一看便知,這一時期的炒雞蛋方法與現今一致,甚至當時還加入豆豉提味。

掌握火候。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已認識到火候對菜肴的影響。據史載,魏晉人在烹飪中注意到火力強弱、時間長短,將直接影響菜肴顏色、味道深淺和菜品生熟等。簡而言之,關乎菜肴成敗。

儘管這一時期尚無「火候」之說,可是人們在烹飪菜肴時,做到了以「火候」掌握食物情況,可謂難能可貴。《齊民要術》一書中對火候的記載頗多。蒸豬頭法、羊節解法、白淪豚法、制胡炮肉法等均涉及火候的掌握。對火候的描述,有描述時間狀態的,有記載色澤狀態的,還有說明成熟程度的。單單一本書,對火候的記載就如此多,可見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掌握火候已具備不少經驗。

「更煮,得兩沸便熟。」說明需將菜肴原料煮半熟後,再作加熱處理,這便是《齊民要術》中記載的「羊節解法」。

挖一個燒火坑,讓坑中空,將坑燒燙後,去掉灰與火放入羊肚。羊肚入坑後,蓋上灰與火,再在掩蓋好的羊肚上燒火。待到「炊一石米頃」的時刻,胡炮肉這道菜肴便製作成功了。

到西晉富豪石崇家作客,是一種享受。客人到後沒多久,很快便能享用到豆粥。王愷家做不到這點,讓他十分疑惑惋惜。後來,王愷暗中賄賂石崇家的下人,終於知道了這個秘密。原來,在石崇家能快速喝到豆粥,是掌握了豆子火候之故。「豆至難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先將豆子煮爛熟後做成豆末,待客人到時,將豆末加入煮好的白粥即可。這個小小的烹飪技巧,在現今煮粥時已廣泛運用,可在當時卻是了不起的烹飪秘密。

圖1:西晉富豪石崇

注意撇沫。

「撇沫」技術的運用,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菜肴湯汁越發鮮美。所謂撇沫,即將燒沸後鍋面的浮沫舀出撇掉。如此,可以除去湯汁的雜質,使湯汁清亮。這種技術,在現代烹飪中已廣泛運用,可在當時也是烹飪技法的一大進步。此類記載在《齊民要術》中多次出現。「上有浮沫,數接去」,告訴人們在製作菜品白淪豚法時,要撇浮沫。「以杓接取浮脂,別著瓮中;稍稍添水,數數接脂」,告訴人們在製作菜品缹豬肉法中,要撇去浮在湯汁面上的浮油。

此時已出現「清汁」的記載。「清汁」類似於現今的「清湯」。清湯在現代烹飪中處於關鍵地位,它的調味作用可促使菜肴高檔化、精細化,經清湯調味後,菜肴味道會更加鮮美。

「各自別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取香美豉,別以冷水淘去塵穢。用骨汁煮豉,色足味調,漉去滓。待冷,下:鹽;適口而已,勿使過咸。」當時出現的「清汁」,加工、加熱、調味、撇沫,與現在的清湯相似度極高,可看為調製清湯的鼻祖。

盛裝菜肴。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不只是注重菜肴味道,還開始注重菜肴的美觀,盛裝技術在人們的巧思中登台亮相了。

圖2:魏晉時期的盛器

盛裝,即將菜品裝入盛器的過程。菜品裝入盛器後,一道菜肴便製作完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菜肴盛裝,已注意到菜肴與盛器的和諧融合。使之看上去,藝術美與自然美兼具,給人以美的感受。據《齊民要術》記載,當時的菜肴十分注重形態完整,或分割的美感。

一言:《歷史的風尚·魏晉南北朝》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的熱河避暑山莊,沒了皇帝迅速衰敗
底蘊傳承+與時俱進:「活著的」清朝「老字號」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