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幼兒園砍殺兒童事件:人類為什麼會無端作惡?| 研究:人的破壞性淺析

幼兒園砍殺兒童事件:人類為什麼會無端作惡?| 研究:人的破壞性淺析



KY作者/ 夏超


編輯/ KY主創們 


前段時間,幼兒園傷人事件再度爆出,死傷嚴重卻沒有見到後續太多的新聞報道。但仍然有很多人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了這件事的發生。也有很多朋友來後台問我們:「為什麼人會做這麼可怕的事?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地傷害這些孩子。「



最近編輯部正好讀了一本書,是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希·弗洛姆的《人類的破壞性剖析》。這本書主要就是分析了人類的破壞欲。



人為什麼會有破壞欲?人為什麼會有無端的破壞欲?


甚至,人為什麼有時甚至會傷害自己?


來看今天的文章。




社會新聞上從來不缺乏暴力犯罪事件。有些事會動搖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理解,我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惡行。



弗洛姆總結了兩大類常見的理解:一部分人會覺得,惡是人的本性,類似於動物的本能,所以在某些特殊時刻,人就變成了某種充滿破壞性的野獸,犯下泯滅人性的罪行;另一部分人覺得,人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他們之所以變成了惡人,充滿攻擊性,是因為生長環境造成的,惡劣的環境讓他們滑入罪惡的深淵。



不知道你更認同哪一種?而在弗洛姆看來,這兩種解釋都過於簡單,更像是為了暫時消除我們的慌張與恐懼,而對了解人類破壞性的真正原因沒多少實質幫助。



或許,你會想到一個重要原因:人之所以會攻擊別人,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弗洛姆將出於這種動機的侵犯行為定義為

「良性侵犯」:合乎生存適應的、有益於生命的侵犯,主要是指自身的生存利益受到了威脅。



比如,在遭受威脅和傷害時,我們會展現防衛性。我們奮起反抗,並不是為了攻擊對方,而是為了保全自身;比如,有些人用言語侮辱了我們,雖然我們身體上的生存沒受到威脅,但我們在心理上也必須生存,所以也會回擊。


這種良性侵犯是生物身上必然存在的一種應對機制。讓我們困擾和無法接受的,是那些無法用「良性侵犯」進行解釋的惡行。







惡性侵犯,是指那些不合乎生存適應的侵犯行為

,它們不是對威脅的抵禦,是在沒有明顯利益衝突的情況下進行兇殺或殘忍地破壞。


在弗洛姆看來,惡性侵犯並非動物性本能,在生物學上很少有這種惡性侵犯。



弗洛姆覺得,這種惡是人的一種潛能,會在某些情況下被激發出來,背後有著更加深層次的心理動機,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作惡是對「無能」的反抗



我們在某些時候會意識到,自己身處的世界是陌生的、強大的,會察覺到自身的無能,害怕被這種無能感淹沒。



人是承受不了無能為力感的:當我們感到命運的強大,自身沒有對自己生命的掌控力,我們會陷入巨大的痛苦深淵。



為了彌補自身的無能,為了抵抗這種無能感,人們會希望能夠做點什麼,讓自己的意志產生一定的影響,讓自己的生命「生效」(to effect)。



弗洛姆是這樣說的,人們有需要去「讓它發生,讓它變化,讓它實現」,這樣就能說明自己有能力,是主動的、積極的,能證明自身的存在。

弗洛姆將這樣的思維簡述為:

「我有效,故我在

(I am,because I effect)」。



大部分人會選擇正面的方式達到這種效能感,比如逗小孩子開心,為所愛的人買禮物,用心地工作等,而

有些人採用了負面的方式,比如用權威來壓制別人,讓對方害怕自己,比如破壞別人的東西,甚至傷害別人。有時候,某些被形容為「報復社會」的人,就是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消除自己的無能感。

2.對「無聊」的逃避


對現代人來說,「無聊」、「無趣」同樣是非常難熬的體驗,我們需要有新的刺激來喚醒自己的生活。



有些刺激是創造性的,更持久,比如閱讀與旅行;而有些刺激是機械的、單純的,比如電視廣告、新聞熱點,在短暫的喚起之後我們就感到疲乏。



習慣創造性刺激的人通常不會長時間感覺無趣;


那些需要經常更換單純刺激的人,則是慢性的無趣者;

還有一些人甚至對什麼刺激都無動於衷。



因現代社會對人自身創造性的削弱,更多人深陷於「慢性無趣」狀態,很多行為都可能只是為了補償和逃避無聊,比如喝酒、看電視、聚會、約炮等。而獨自一人時,我們可能又發現內心的空洞。



當無趣無法得到充分的彌補,人可能陷入危險的境地——暴力與破壞。無聊深入骨髓,人的正常情感幾乎失效,無法感到開心,也無法感到憂愁,沒有生命感。

這些人可能去用傷害別人來應對這種狀態。心理學家埃斯勒在研究少年管教所時發現,有些年輕人在描述自己的罪行時非常平靜,輕描淡寫,在講述自己的動機是他們可能會說:「只是為了好玩」「我只是想知道那是什麼滋味。」



3.暴力是對「融合」的渴望

一旦誕生下來,我們的存在就是「孤獨的」、「分裂的」,所以我們想重建一種「合一」的狀態,尤其是心理上的融合狀態,無論是與某個人融合,還是與自然界或人類世界融合。



人們的常識會以為,融合的形式就是發生親密關係。但一般我們想不到,破壞是另一種佔有的方式。



因為在破壞的過程中,破壞者能夠感受到自己對另一事物、尤其是另一個生命的絕對權力。在極端的謀殺場景中,人們某種程度上也是通過極端的控制——即徹底剝奪生命權,另一種形式地佔有了對方——對方再也無法有意志離開或拒絕自己了。

所以,在某些病態的關係中,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愛,反而是不斷地傷害對方,這讓他覺得自己依然和對方保持著緊密的連接。




4.在成長過程中形成施受虐性格



有些人的攻擊性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後果,而是更多展現在人際關係中,比如會陷入糾纏複雜的虐戀之中,那可能是因為他們形成了施受虐性格。比如,一個人從小面對的就是具有施虐性格的父母。



在弗洛姆看來,

施受虐性格可以分為施虐症與受虐症,這看似不同的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共同核心都是「絕對的、無限制的控制另一個生命的一種激情。」

施虐者想將這個生命變成自己的物品或財產,自己則成為這個物品的主人或「神」。



施虐性性格的人常常對自己不同的人、對新鮮的事物有排斥態度,因為他們害怕不確定的、無法預測的事物,他們想要時時保持自己的控制感,在人際關係中總是想要展現自己的權威,顯示出一定的攻擊性和破壞性。



「只有無助的人才會有虐待欲」。沒有力量的、無法反擊的人,他們想要控制;而同時,在面對有力量的、比他強大的人或物,他們很可能也就轉變為了受虐者,向對方屈服,將自己交出去。

我們不夠了解社會性的施暴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生命故事,分析破壞欲背後的原因,

絕不是對這樣的暴行有任何意義的理解和寬容

。更不如說,我們希望通過理解「破壞的暴行」從何而來,來在未來預防暴力的發生。

可以看到,愛、創造,始終是對抗破壞欲發生的核心元素。而這兩個元素一旦缺失,人甚至對自身都會產生強烈的破壞欲。






弗洛姆對人的破壞性的剖析是深層次的。一個人傷害自己也可能是以下原因:




1.在內心非常混亂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有些人會通過製造身體上的疼痛,來重獲對自己的思緒和想法的控制。



2.自己做出了某些錯事,感到無比愧疚,選擇自我懲罰的方式緩解焦慮和悔恨(也可以用「對無能的反抗」來解釋)。



3.用自我傷害的行為去表達某些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想法或感受,在青春期的孩子遇到某些成長困難的時候時常出現。



4.有些人遭遇嚴重的創傷事件時會出現解離狀態,感覺自己或世界是不真實的,此時的自我傷害是為了從這種麻木、虛幻的狀態中脫離出來。



5.有些人是為了追求快感,他們通常會在疼痛發生後的瞬間感受到強烈的快樂



6. 有些人在情緒特別高漲的時候(無論是高興或者憤怒)會通過自我傷害來令自己平靜下來,比如割手指



7. 有些人是用自殘的痛苦逃避面對其他痛苦



8.更重要的是,自殘也是找到控制感的簡單通道。因為我能傷害自己,所以會覺得我某種程度上還是「有效」的,所以「我有效,我存在」,不會陷入完全消極被動的感受中;同時我只能被我自己傷害,我不怕被傷害,自殘還會帶來虛假的防禦感,似乎可以藉由此逃避那些真正被他人傷害的可能。



即便有時候,攻擊自己、傷害自身能幫助我們面對壓力,調整情緒,但這種方法最好還是盡量避免,因為這可能會導致一種自我傷害的惡性循環。



如下圖,就是一個從 自我傷害 - 暫時性的解脫 - 羞恥/內疚感 - 情緒的煎熬 - 情緒過載(難以承受) - 恐慌 - 自我傷害再次發生的情緒循環。





如此循環,自我傷害可能越來越嚴重,我們的身心狀態會越來越差。




「惡性侵犯是人性的一種潛能」。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潛能呢?因為這種惡並非是天生的、本能的,所以並非不可消除。



1.創造性是對一切激情,包括不良激情的最安全、有效的釋放方式。



在精神分析領域,有一種心智功能經常被強調:它被稱為「升華」。我們的審美能力,無論是對藝術、文學還是我們自身的悲劇經歷,都是這種功能的展現之一。



升華是一種高級的心智功能。它能夠有效的消化和釋放不良的情緒情感,就如同水晶淬鍊結晶的過程。



始終不斷注重對創造性的追求,開展一些藝術和創造性相關的工作,無論是畫畫、聆聽音樂、寫作等。一個人的生活倘若能夠與美為伴,就不至於陷落到無法承受的絕境中去。



此外,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創造性的工作。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勤奮工作;用心去建立可以讓我們真誠溝通的關係;過好生活的每個細節。



創造性也能讓人從無聊和空虛中解脫。創造讓我們的生命有存在感。



把破壞性釋放到創造性的工程和過程里,無疑是安全且對於個體自身發展有益的。因此,在全社會普及審美教育,鼓勵和推廣創作,都是有效減少社會中破壞性因素的手段。美國一些機構內就為吸毒人群提供寫作課程。



2.接受孤獨,走向更健康的關係



而對於那些,內心有著破壞欲,但因為道德感等種種原因,把破壞指向了自己的那些人,我們想說,你值得更幸福的人生。



害怕孤獨和分裂的人,越是渴望融合。而融合狀態帶來的,可能是對自我主動性的放棄,也可能是一段施受虐關係或施受虐行為。所以,嘗試接受自身本質上的孤獨,這也有利於我們走向獨立,而尊重自身與對方的獨立性,彼此之間進行有限度的連接,則是走向一段健康關係的起點。



如果你有自我傷害的傾向或經歷,你可以從傾訴開始改變,將自我傷害的想法與你能夠信任的人分享,讓它不再成為不可告人的秘密,這會增加你的勇氣和力量。在你有自我傷害的想法時,可以嘗試向朋友求助,去儘可能地表達自己當時的感受,換一種釋放情緒的方式,減少對自我傷害的依賴。



說起「人類的善與惡」,我們常常會覺得這話題太大太空泛,與自己無關,容易變得漠不關心。而對於那些在意的人來說,他們常常是悲觀的(「社會將變得越來越混亂」)。弗洛姆認為這都不是好的態度。他說:

「人類歷史所製造的環境之網,現在看來雖然極為危險,但是人仍有能力從其中掙脫。(但這需要信念)有信念意味著有勇氣,去思議不可思議的事物,但同時仍舊要在事實上可能的範圍內行動。」

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變成一個有更多藝術、創造、美、和愛存在的社會,相信一切類型的惡性都會變少很多。

我在此祈願。



相關閱讀:


你們之間是真正的愛,還是只是一段施受虐關係?|導讀:《逃避自由》章節


他英俊聰敏、受過良好教育,為何屠殺女性?| 連環殺手與心理側寫



References

:


埃里希·弗洛姆(2014).《人類的破壞性剖析》(李穆 等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N.D.).Thetruth about self-harm.mentalhealth.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nowYourself 的精彩文章:

「我理想主義,男友務實,這樣的愛情能長久嗎?」丨KY諮詢師信箱Vol.19
「心理諮詢中的沉默,恰如中國畫里的留白」 | 知我心理諮詢師分享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