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室內盆栽植物的幾個誤區,照顧植物可比想像中簡單
大部分人都有將植物養死的經歷,就算是我們最擅長養護的植物,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將它們養死,讓植物保持活力,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照顧的,還要形成自己的經驗,適當總結經驗比花費時間學習更有價值。
下面是一些我們養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誤區,你總結過你的養花經驗嗎?
誤區一:想要把植物養得更大,所以放在一個更大的花盆裡
在室內養護植物的時候,一般都是養成小盆栽,有的朋友就想要植物快速生長,而且長得特別大,這時候它們就會直接選擇一些比較大的花盆來栽種,養幾年都不用換盆,這樣想想還是挺美好的。
但其實一些植株特別小巧的植物是不能養在一個太大的花盆裡面,否則很容易造成積水爛根,因為在室內土壤裡面的水分散失會很慢,過量的水分沉積在土壤中,很容易滋生世間和害蟲。在這樣的環境中,植物的根系就沒有辦法長好。
在養護盆栽植物的時候,只需要選擇一個比它大一點點的花盆就足夠了,之後養護要注意兩三年換一次盆,根系生長特別旺盛的,則需要每年換盆,每次換盆都選擇更大一個規格的容器即可。
誤區二:耐寒植物,真的很耐寒嗎?
有些朋友買了一些特別耐寒的植物,比如常見的礬根、鐵線蓮和月季花等,然後將它們種在花盆裡,冬天外面溫度比較低的時候也沒有及時搬到室內,做這些植物都可以在零下十多度的環境中維持生存,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現實養花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植物的耐寒能力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受到限制。
植物養在盆裡面,它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的抵抗能力就會降低了,盆栽養護的植物到了冬天溫度降到十度以下,就需要搬到室內養護,冬天一定要避免受凍。
到了春天溫度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就不要急著將它們搬到室外養護,否則來一場霜凍就可以把它們凍死了。
誤區三:一周給植物澆水一次就足夠了
有很多新手養護植物的時候,都會相信別人總結的經驗,比如某一種植物,每一周澆透水一次就足夠了,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每個人養護植物的環境不同,氣候條件也不一樣,那麼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也會不同。在陽光比較充足,通風透光溫度比較高的環境下,就是要增加澆水的頻率。在溫度比較低,環境不通風或沒有光照的環境條件下,就要控制澆水。
其實判斷植物是否需要澆水,只需要定期檢查土壤就可以檢測出來,比較喜歡水分的植物一般是土面下三厘米左右的土壤幹了再補充水分,而一些比較耐旱的植物,則要等土壤完全乾透之後再補充水分,掌握這個技巧你的植物就很難養死了。
誤區四:植物的葉子發黃乾枯,就要給它補充水分,即便土壤還是濕的
有個朋友養花的時候,就不會分辨植物出現葉子發黃是什麼原因,植物的葉子發黃乾枯,並不都是因為缺乏水分,有可能水多了也會造成葉子發黃。如果土壤還是非常潮濕的,那一定要控制澆水,等土壤完全乾了,再補充水分。
植物出現黃葉的狀況,還要檢查葉子上是否有斑點,葉子的背面是否有蟲害,及時進行處理。
發現病葉要及時剪掉,發現蟲害,怎樣及時將感染蟲害的枝葉剪掉之後再噴洒殺蟲藥。
※蘭花要養好,用對這兩個「法寶」
※盆栽富貴竹要有「數」,選對了數量天天好運來,有錢人是這樣選的
TAG:小文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