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產量最大的戰鬥機,平均月產750架,可以像拖拉機一樣組裝

二戰產量最大的戰鬥機,平均月產750架,可以像拖拉機一樣組裝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世界的工業生產迎來了爆髮式的增長,各種武器裝備被大量製造出來,又在戰火中損毀,然後再重新製造投入戰場。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飛機生產數量的大幅增長。

B-24「解放者」轟炸機

有資料顯示,從1939年開始直到二戰結束,全球飛機總產量達到了驚人的786553架,其中美國產量最大,貢獻了300557架。美國產量最大的機型為B-24「解放者」遠程轟炸機,數量為18482架,其次是P-47「雷電」和P-51「野馬」產量都超過了15000架。

P-51「野馬」戰鬥機

不過如果論單機型的產量,上面這幾款飛機均排不進前五。要知道,產量超過2萬架的飛機就有數種。分別是德國的FW-190產量為20050架,德國的噴火(包括海軍型)共生產了20351架,蘇聯的波-2雙翼聯絡機產量在2-3萬之間,德國的BF-109製造了34852架。而第一名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它是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共生產了36183架。

伊爾-2攻擊機

伊爾-2攻擊機是一種對地攻擊機,或者叫強擊機。它的主要用途是為步兵提供近地火力支援,通俗地講就是幫助步兵消滅敵人的坦克、裝甲車輛以及工事和火力點等。當然,它也可以大量殺傷敵方的有生力量。

伊爾-2研製的較晚,直到1939年底才完成首飛,到了1941年才開始在蘇聯空軍服役。在蘇德戰爭爆發時這種飛機只有249架。所以,幾乎所有的伊爾-2都是蘇聯在戰時生產的。考慮到蘇德戰爭初期,蘇聯在德軍的突然襲擊下丟失大量領土,本就薄弱的工業生產能力,更顯捉襟見肘,這一數字是相當驚人的。

伊爾-2飛機全長11.6米,翼展14.6米,機高4.2米,最大起飛重量6.4噸,最大平飛速度每小時414千米,最大航程720千米,固定武器包括機翼上的2門23毫米航炮(後期換為37毫米炮),2挺7.62毫米機槍,以及一挺12.7毫米迴轉式後射機槍,還能攜帶多種航空炸彈、子母彈、燃燒彈等。

由於它的發動機功率強勁,早期型1275千瓦,後期型更是達到了1750千瓦。伊爾-2可以安裝厚重的鎳鉬合金鋼裝甲板,普遍厚度在4毫米至12毫米之間,防禦力驚人(相對於飛機來說),在戰鬥機中顯得很另類,被德軍飛行員稱為「飛行坦克」。

伊爾-2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大規模生產的問題,因此一切都顯得「簡單粗暴」。這一點可以從它的「鐵桶結構」就可以看出來。所謂鐵桶結構,就是把從發動機到座艙的所有部件都裝入一個可兼作承重結構的裝甲鐵桶中,這一結構使組裝和生產變得非常方便。當然了,能夠快速生產就不可能更多的考慮到飛行員的駕駛感受了。後射機槍手連個座椅都沒有(只有帆布吊椅)也是沒誰了。

正是這種「簡單粗暴」的設計,使得沒有多少文化的普通工人都可以擔任組裝工作。像組裝拖拉機一樣生產方式,使蘇聯在四年的衛國戰爭中,平均每個月可以生產750架伊爾-2。質量雖然很重要,但是在數量達到一定級別後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蘇聯正是通過大量生產T-34和伊爾-2這樣的簡單實用的武器,最終奪取了衛國戰爭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史正說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裝甲王朝的開山之作,兩軍火巨頭合作製造「農用拖拉機」
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值得一提」的三種武器,最後一種曾被虎欺豹虐

TAG:歪史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