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開國上將,新中國「無冕」元帥,軍事才華諸多元帥自愧不如

他是開國上將,新中國「無冕」元帥,軍事才華諸多元帥自愧不如

文|歷史追不停

他是開國上將,新中國「無冕」元帥,軍事才華諸多元帥自愧不如。

1955年,在授銜儀式上粟裕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雖然他沒有被授予元帥軍銜,但是他的才能是令眾人佩服的。正因如此,元帥們時常自嘆不如。粟裕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又有怎樣的突出貢獻?下面請跟隨小編的步伐,和小編一起去一探究竟吧,請接著往下看。

1907年8月10日,粟裕出生於湖南懷化市。九歲時,他轉入叔父創辦的第八國民學校讀書。之後,他先後進入會同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湖南省立第二師範就讀。在校期間,他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思想,以致於他在畢業後就加入了我黨。

1927年,他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並出任起義軍總指揮部警衛隊班長。次年,他又參加了湘南起義,然後跟隨大部隊一起到了井岡山。因為在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及顯示出了出色的指揮戰鬥能力,於是他被相繼晉陞為營長、團長、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等要職。

抗戰爆發後,營長、團長、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等職。粟裕奉上級命令,組建起了新四軍的先遣隊並出任司令員。1939年,他在指揮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鬥、奇襲官陡門等戰鬥中,殲日偽軍400餘人,俘日偽軍57名,並炸毀了一列火車,使得我黨高層為之喝彩。

1941年,粟裕出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同年,他親自率部參加了反擊日偽軍報復性的「掃蕩」戰鬥,連續作戰42晝夜、130餘次,共殲日軍1300餘人,創造了我軍又一戰鬥記錄。之後,他又指揮了許多場戰役,都取了大捷。因此他的威名在軍中盛傳,成為我軍當中的名人。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刷領華東野戰軍先後在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等戰役中,共殲滅敵人7個滿編軍。打到後來,敵軍只要一聽到是粟裕的部隊,便「寒顫而立」十分害怕。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我軍總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常委、人大副委員長等職。1955年,在授予軍銜的時候,他被授予大將軍銜。軍中許多人都說他應該當元帥,但是粟裕本人卻說:「在哪裡都是奉獻,軍銜無所謂」。讓我們一起向他致敬!謝謝他對祖國和人民的付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追不停 的精彩文章:

他們是毛主席第三代子孫,一少將,一身價過億,而他最低調
世界最著名的五大謊言,沒有一個是真的,至今還有人深信不疑!

TAG:歷史追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