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刑場砍頭時,圍觀群眾為何歡呼雀躍?魯迅一言戳中痛點
點擊標題下方
「歷史拾遺」
洞察、見解、犀利、看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鬼故事日記 | 言情小說 | 祖傳 偏方 |
「戊戌變法」
雖然結局著實令人傷感,但不得不說,其初衷的確是為了希望中國走向現代化道路。
以改變政體的方式,扭轉大清的命運。
變法失敗的原因自然不是一句兩句話能夠說得清楚的,這一切的一切主要還得「歸功於」康有為。
慈禧太后作為清朝後期的實際掌權者,在國家經歷過甲午戰爭的洗禮後,其內心也是一片茫然。
經過公車上書的催化,內心其實還是支持變法的,因為她深知,不作出改變,大清必然亡國。
可是,改良這種事豈是說做就做的?
正如同榮祿所言:「百年舊制,說改就改談何容易?」
經康有為等變法者所述,
對慈禧太后而言,變法帶來的好處著實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但康的草率冒進卻將變法之事推向了深淵,從最初提出本就欠考慮的廢除科舉。
演變成「中日合邦」請伊藤博文主導變法,後來又鼓吹「中英美日合邦」。
這已經從根本上嚴重傷害了封建統治者的利益。
這種經過演變後的「改良」方式已經帶有明顯的出賣主權的性質,如果說這種模式觸動了慈禧集團的根本利益。
那麼後來「圍園除後」則觸犯了慈禧的最後底線,以至於帶來對變法頭目的絞殺。
中國幾千年的朝代更迭,早已形成一套完善的道德規則來輔助統治者額的權威。
以這種道德上的養成體系對人們進行道德訓練與灌輸,最終在人們心底形成一道紅線。
這條紅線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絕不敢跨過的規範標準。
封建王朝對輿論的完美把持,讓民眾根本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意識,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
淳樸的勞動人民深信「忠君」即「愛國」,順應統治者思想者既是良民,否則視為反賊。
其實當時圍觀斬殺「戊戌六君子」的群眾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變法」。
更不知道最初的「變法」早已演變成了上層階級權力鬥爭的產物。
對普通民眾而言,「變法」離他們太過遙遠,變與不變與他們並沒有太大關係。
或許正是在這個思想基礎下,他們深信,
對抗朝廷的人都該死,我如果不恨他,豈不是同他們一樣造反作亂?
以至於刑場附近時不時地傳來:
「我等深惡六賊,恨不能食氣肉,飲其血,以表忠君愛國之赤城......!」
當這種扭曲的思想戰勝人性後,所有的愛恨情仇實際上已經淪為清王朝統治者的玩物。
幾乎被完全控制的靈魂根本無法分清是非善惡,道德的界限變得模糊不堪。
以至於圍觀「砍殺反賊」的時候就如同觀看屠夫「殺豬」一樣平淡無奇,甚至內心還有些許亢奮存在。
基於此事,魯迅先生也曾感嘆道:「先覺的人,歷來都被陰險的小人,昏庸的群眾排擠、壓迫、放逐、殺戮,中國人格外凶」。
令人心寒的是「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的時候。
始作俑者已經借逃亡之名逍遙國外,以「變革者」的身份不停地娶妻納妾、周遊列國,好不快活。
驚心動魄的103天,所有的一切似乎成了康氏走向人生巔峰的墊腳石。
總而言之,作為首次撼動封建統治的變法者,康梁等人的功勞是看得見的,雖然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喚醒了沉睡的民族。
也正是因為如此譚詞同入獄後才能喊出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經世名言。
在目睹五位同袍被殺後依然高呼: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文章來源於網路,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後台,立即刪除
2019年,你的運勢將會如何?
財運 | 事業運
|
桃花運|
健康運點擊下方圖標
▼
敬請關注全年運勢變化
每周更新最新相關運勢動態
※東周前期為什麼叫「春秋」? 為什麼不用「冬夏」這樣的名字
※曹丕下手太狠了,下令殺了自己的妻子,為何還給她嘴裡塞滿米糠?
TAG:歷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