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抗戰初期,我軍也有大炮,為什麼不能對日軍形成有效殺傷?

抗戰時期,我軍傷亡慘重,在與日軍交戰過程中,我軍受到了日軍火炮的全面壓制。1937年底的一次戰役中,當時的戰役指揮官這一樣說道。

「敵炮每以數十門向我發射,彈如雨下,我之損害大矣,統計我軍傷亡,被炮擊者佔十分之七。」

由此可知,在整個抗戰時期,我軍有多少戰士慘死在日軍的火炮之下。

但是反觀一下,日軍死在中國戰場上的士兵本身就比中國少,而在抗戰初期死在我軍炮擊之下的戰士就更少了。要知道,當時我軍也不是一點火炮都沒有。

以當時最精銳的87、88師為例,師一級的單位就配備了火炮作戰單位。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滬戰經過及教訓》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一個很詳細的解答。

「蓋我一般指揮官均不知攻擊應如何準備,如何實施,鐵絲網如何破壞,步炮兵如何協同,重點如何形成與選定,敵陣地內如何掃蕩,上下左右如何聯繫。」

而我軍將士當時唯一能夠用來抵抗日軍炮彈的可能只有那血肉之軀,所以犧牲相當重大,攻擊往往也是到一半就停滯不前,只能放棄進攻。

各部隊之間及陣地之間的結合部位,聯繫不夠緊密,空隙漏洞太多,這些在戰場上都是非常致命的弱點,而這些情況日軍了如指掌,往往成為了日軍消減我軍炮兵火力,攻擊我軍陣地的切入點。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軍的炮兵自然難以對日軍形成有效的攻擊和火力覆蓋,這也就不難理解抗戰初期我軍為何會傷亡如此慘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始說史話 的精彩文章:

他憑一己之力守衛天京,卻淪為屠刀:結局有點凄慘
抗戰中,日軍對我方造成傷亡最大的武器:不是步槍

TAG:始說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