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年關將近,溫州最瘋狂的喝酒時節即將到來。

分歲酒上打通關,好友扎堆回鄉聚會拼酒,溫州人的年,是在酒里度過的。

如果說山東人在酒桌上失望透頂時,會來一句「行吧那你喝啤的吧」。

那麼溫州人表達失望的方式,不是「行吧這圈通關你就打到這兒算了吧」,就是「行吧你別喝酒了喝椰汁打蛋去吧」。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不會喝酒的溫州人,往往和椰汁打蛋相依為命

對做生意起家的溫州人來說,喝酒早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那麼,細數過往幾十年,到底是哪些酒主宰了溫州人的酒桌呢?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在甌江的水還沒有這麼渾的時候,小黃魚還是窮人飯桌上的常客。

我的爺爺打漁一天回來,喝的都是自家釀的黃酒——窮嘛,總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種溫州話叫做「生頭」的黃酒,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用紅曲釀的,一種則是用黃曲。它們的區別也正如字面意思,紅曲「生頭」酒顏色偏紅,黃曲釀出來的偏黃。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標準的紅曲黃酒

老一輩愛喝自釀酒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票證時代的酒票稀缺。

從1955年第一張糧票發行開始,布票、油票、肉票、煙票、棉花票、肥皂票、手錶票、自行車票、縫紉機票…

「計劃經濟」下種類繁多的票證人山人海地擠爆了歷史舞台,主宰了幾代中國人的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

酒票,當然也包括在內。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82年的溫州酒票,居然連一份幾斤都沒標

溫州最著名的黃酒,自然是1956年就成立的溫州釀造總廠生產的西山老酒。

當年的西山老酒,憑票購買,3角一斤。然而,每個人月配給的酒票是有限的,三兩下喝完了酒醒了怎麼辦?

於是,酒鬼們紛紛尋找這個大問題的解決辦法。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溫州廚房兩大護法:西山老酒,花椒米醋

老毛子在禁酒令期間被逼急了,干出了吸飛機防凍液、 喝古龍水之類拿生命喝「酒」的壯舉。溫州人畢竟不是戰鬥民族,同樣是酗酒,他們的解決方式要「健康」許多。

其一,就是上面提到的自釀酒。其二,就是買點「甜酒」過把癮。

所謂甜酒,就是釀酒剩下的酒糟做出來的東西。購買它不需要票證,因此代價就是它的價格稍貴。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雖然賣相不怎麼樣,但這可是當年酒鬼們的一大救星

一斤老酒3角錢,一斤甜酒的價格是4角。酒頭人們咬咬牙買個半斤甜酒,能美滋滋地配上好幾餐。

至於古越龍山、紹興老酒這類聽得著喝不到的好東西,對那時候的溫州人來說,大概只能在夢裡喊上三五好友豪飲一通了。

資源匱乏的年代,做菜是沒有「料酒」這個概念的。畢竟,只要能和酒沾上關係的,有多少溫州酒頭人們能當場喝掉多少。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要是幾十年前的酒鬼們知道,這寶貝現在被當做料酒

怕是要氣得穿越時空過來打人

嘗過狗糧貓糧的人大概都明白,要是真的餓急了,拿這玩意充饑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畢竟,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而對於「酒頭人」們來說,喝酒大過天。反正料酒也要隨著菜下肚,直接當酒喝難道有任何區別嗎?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早年的溫州飯桌上,除了黃酒,白酒也頗受歡迎。

用白酒當水,加上糯米紅曲釀出的「米醴瓊」,溫州人喝了百來年,還是一樣的香醇。甜,香,入口柔和,說它是糖水裡摻點酒,或許還真有人會信。

有詩云「琥珀銀紅未是醇,私酤官賣各是春;只消一盞能和氣,切莫多盅自傷身」,吹的就是米醴瓊。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人靠衣裝,酒靠包裝

靚裝打扮的米醴瓊,頗有溫州威士忌的風采

就像詩中提到的「切莫多盅自傷身」那樣,好喝歸好喝,這玩意的後勁也是出了名的大。雖然喝著又甜又香像是在喝飲料,一旦貪杯,斷片也就是分分鐘的事。

另一位熟面孔則是用老酒的酒糟釀出的烈酒——老酒汗。敢喝老酒汗的,那都是真猛男,畢竟64 度的白酒,不是一般人能一邊喝一邊談笑風生的。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2.5升裝超高度白酒,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

你害怕了嗎

四特、蓮花白、五加白三大性價比之王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溫州人酒桌上的常客。不過,如果不是那麼正式的場合,溫州人或許更偏愛自家釀出來的楊梅酒。

連酒帶梅,舀上一碗被梅汁染得通紅的楊梅酒,連吃帶喝,吐著楊梅核「都帶發」,可以說是人生極樂了。

大熱天喝楊梅酒,更是有「去暑」這種堂而皇之的借口可以多來幾顆。大部分溫州孩子估計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親爹指著碗里酒氣四溢的那顆楊梅,笑眯眯地說,來,吃一顆,去暑!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最有意思的是,楊梅酒的酒量,有時候不用能喝幾「斤」,而是用能吃幾「顆」來計算

隔著一個身位,你都能聞到楊梅酒那股衝天的酒氣往鼻子里鑽。你皺著眉頭給親媽一個求救的眼神,萬萬沒想到親媽還你一個更慈愛的眼神,不容拒絕地說:「吃了吧,這個吃好的」。

囫圇一口吞下肚,酒精像一顆炸彈在你胃裡爆開,一股無形的力量砰的一下狠狠頂向你的腦門。你揉著發脹的太陽穴,被酒味辣的直吐舌頭,一旁的爹媽笑嘻嘻地看著你的窘態,各自又來了一顆。

白雲蒼狗,曾經破落的小漁村,成了現在的現代化城市。溫州人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

如今的溫州酒桌上,茅台、五糧液兩大護法從未缺席,結婚酒上每桌擺著的是茅台還是五糧液,甚至側面反映了兩親家的經濟實力。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白酒之王來了,沒牌面的小老弟們都往後稍稍

在僅僅二三十年前,無論高檔的茅台和五糧液,還是稍微便宜一些的汾酒或竹葉青,這些玉露瓊漿,只能存在於某個喝高了的親戚吹的牛逼里。

而現在,稍微有點錢的溫州人,都愛在自家儲藏室里存上幾箱茅台,為自己兒女的婚禮做提前準備,溫州人和白酒的緣分變遷,竟也成了溫州經濟發展的縮影。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啤酒對上個世紀的中國來說,算是種相當新潮的酒類。

畢竟,這種被稱作「液體麵包」的飲料,早在6000前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被發明,卻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轟開清朝的大門時,才被順便帶進了這個國家。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古埃及人喝啤酒的壁畫。

老哥們金字塔造累了就愛來點麵包配啤酒

和黃酒和白酒不同,啤酒的平均酒精度,可以說是相對最低的。哪怕你酒量再差,總能喝上一瓶或是一杯。要是喝慣了高度數的酒頭人,沒事開瓶啤酒,那也就是潤潤喉解解渴罷了。

正因為啤酒度數低「平易近人」這個特點,它在傳入溫州後便迅速掀起了一股暢飲的風潮。

文革之前,溫州並沒有自己的啤酒廠。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商業先鋒們從上海啤酒廠取經歸來,1966年7月,第一瓶溫州人自己研製生產的「甌江」牌啤酒橫空出世之時,溫州人才認識這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酒類。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老鐵,甌江走一個

1972年,在用煙頭插滿了幾個煙灰缸之後,溫州啤酒廠的一眾領導終於敲定了它們新產品的名字:「白鹿城」啤酒。

78年,84年啤酒廠與時俱進的設備更新,讓白鹿城啤酒不僅在溫州穩定了地位,與盛極一時的錢江、強力、藍帶啤酒平起平坐,還有了走出溫州的實力。

住在株柏的大小夥子們,蹬上一小時的單車來到梧田,就為排隊買上當時論斤賣的啤酒,2角一斤,卻仍然日日供不應求。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從「甌江」到「白鹿」,從有形的意向到無形的,倒也體現了溫州人品牌設計理念的進步

1981年,白鹿城啤酒在全國普通啤酒評比中榮獲第二名;1987年,白鹿城啤酒榮獲浙江省優質產品稱號,並出口香港1000箱。

白鹿城的成功,激活了溫州人愛做生意的基因。這幾年裡,另幾個本土酒廠同樣大張旗鼓地建成了:1984年,樂清縣雁盪山啤酒廠成立,1987年,永嘉啤酒廠成立。

兩款分別叫做雁盪山和楠溪江的啤酒,同樣在此後開始出現在溫州人的酒桌上。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87啤酒,取自永嘉啤酒廠的建廠年份

而雁盪啤酒嘛,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白鹿城火爆溫州,連帶著啤酒廠的職工也成了城裡的大紅人。

一到年關,他們總會被親戚朋友追著要幫忙買酒過年,年底幹部職工分到的啤酒供應票,在市場上熱門到黃牛都躋身倒賣行列。

記得一個叔叔在廠里負責設備維護,平日運行良好時, 他的「工作」就是放開肚子享受職工福利,每天啤酒喝得心滿意足才打道回府。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曾經的楠溪江啤酒廠

1992年,錢江牌啤酒爆出過期酒貼新標再次出售的醜聞,這款曾經常駐溫州人酒桌的啤酒從此一蹶不振,再沒在溫州重振威風。

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並沒有讓白鹿城啤酒的處境好上多少。在老對頭強力啤酒不斷革新,五星、西湖、明珠等新巨頭挺進市場的情況下,顯得力不從心起來。

92 年,痛定思痛的溫州啤酒廠成立科技攻關小組,與浙農大對接的同時,聘請旅日歸來的教授,推出了革命性的新品——雙鹿干啤。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雙鹿干啤,溫州最屌酒精飲料,沒有之一

無論是口味還是包裝,都脫胎換骨的雙鹿干啤,複製了日本朝日啤酒「Super Dry」干啤的成功,以高發酵度,低殘糖量,和清爽的口味迅速收割了市場。

1994年,溫州啤酒廠產銷啤酒45256噸,噸酒利潤創造了425.6元的全國新紀錄。

千禧年前後,雙鹿和藍帶並列成了溫州人的最愛,直到一匹叫做百威的黑馬殺入市場。

百威用他的高價格和精緻的包裝,幾乎重新定義了啤酒。一時間,各大酒席總少不了它的身影。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偷偷告訴你,鋁罐百威配辣條賊帶勁

成立於1876年的百威英博公司,急切在中國市場鋪開著它的手腳。在百威啤酒進入溫州市場的同時,它思考著另一種主宰市場的方式。

2004年,它全資收購了金獅集團在中國的全部啤酒事業的股份。其中就包括1995年和前者一起創立金獅啤酒集團的溫州啤酒廠,隨後集團更名為英博雙鹿啤酒集團。

一年後,雁盪山啤酒也順勢踏上新的浪潮,更名為英博雁盪山啤酒有限公司。

溫州的本土啤酒品牌,自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中西合璧,天下無敵

早年聽得到喝不著的青島啤酒,也隨著運輸業的發展進入了溫州人的日常生活。價廉物美,5個瓶蓋可以再換一瓶的雪花啤酒,也一度成了窮學生們的最愛。

異軍突起的,還有隨著國際貿易起飛而帶到溫州的進口啤酒。喜力、波克、科羅娜,分別代表了溫州三個不同的「洋啤酒時代」。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進口啤酒三兄弟,老大喜力的假貨最多

常混夜場的老哥們,估計都在ktv里喝過假喜力

2015年1至4月,溫州地區進口啤酒558萬升。而整個2014年,溫州進口啤酒量才只有550萬升。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溫州人在2015年只花了4個月就喝了去年一整年的進口啤酒量。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又有錢又能喝,牛逼。

隨著洋啤酒的興盛,啤酒吧也在溫州展露風頭。部分硬核啤酒愛好者們開始拋下傳統工業啤酒,投向精釀啤酒的懷抱。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IPA(India Pale Ale),印度淡色艾爾。

精釀啤酒的一大類,酒精度高,苦味重。

精釀啤酒,是相對於大規模生產的青島、百威等工業啤酒的另一種高質量啤酒。工業啤酒就像是啤酒中的快消品,味道偏淡,酒精度低,包裝高度統一。

而精釀啤酒,則更像獨立設計師品牌,香味足,口味個性,產量低。

精釀啤酒用複雜的風味和更高的酒精度,將部分溫州人帶向了啤酒的新大陸。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葡萄酒,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介於啤酒和白酒的酒精度,芳香醇厚,又帶有一種神奇的酸味。

而溫州人定義的「洋酒」,可以是上世紀晚期才來到這個城市的外國酒。以這個角度來說,葡萄酒其實也算「洋酒」的一種。

只不過相比威士忌、伏特加、白蘭地等知名酒類,溫州人對葡萄酒的愛遠勝前者。況且中國的長城、王朝、張裕鐵三角早就深入人心,把葡萄酒單獨列出來當一種酒,也情有可原。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繁華落盡的王朝干紅,也曾是溫州酒界的一代天驕

在營養豐富的人設下,葡萄酒一度因為「養生」大紅大紫——畢竟,啤酒傷肝,白酒傷胃。葡萄酒又能幫助新陳代謝,又延緩衰老,還能美容,豈不美哉?

然而,習慣大口喝酒的溫州人,並沒有很好地遵循好酒不貪杯才能養生這個道理。

酒不能摻著喝,這是爹媽會有意無意教給你的生活小知識。

而當年葡萄酒第一次在溫州人面前出現的時候,他們無師自通地創造了「紅的配可樂,白的配雪碧」的鬼才喝法——這大概是溫州朋克養生的先驅之作。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紅酒兌可樂,溫式雞尾酒扛鼎之作

科學的葡萄酒飲酒量,是每次不超過100-150毫升,一周不超過兩次。

而哪怕現在沒多少人再拿汽水兌葡萄酒喝,溫州人喝葡萄酒的計量單位,從一般人的一晚上喝了幾「盅」,到猛男們的一人幾「瓶」,依然在反向養生的道路上一意孤行。

對外貿易剛把洋酒帶進溫州時,人頭馬就是外國的茅台。那時候的酒桌上,十瓶茅台堆起來的「台型」,說不定會被一瓶人頭馬輕鬆擊垮防線。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其實小時候我一直覺得,這玩意長得真像個手榴彈

翻一翻自家長輩的酒櫃,總能看到幾個捨不得扔,裝著其他酒的人頭馬瓶子。遲到的軒尼詩和芝華士,都沒有給老溫州們留下如此深刻的記憶烙印。

同樣來到溫州的,還有外國「更加純正」的葡萄酒。畢竟「月亮是外國的圓」,在那些盲目的時期,也有過拿一升、三升裝的廉價外國葡萄酒當好酒瞎品的時候。

08年,是葡萄酒稱霸溫州的開始。08-11年,溫州紅酒進口量連續三年居省內首位。行業爆髮式的發展下,葡萄酒類商標的註冊速度也幾近井噴。

在08年之前,溫州總共只註冊了葡萄酒類商標605枚。到了11年第一季度,這個數字變成了1165枚。僅僅2010年,就有421個葡萄酒類商標在溫州註冊。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Franzia美產紅葡萄酒,外國價格也就是12刀3升

價廉物美,沒啥「細品」的必要

而提到最知名的外國葡萄酒,大概只有拉菲有這個發言權。

產量少意味著高價格,高價格意味著假貨流入市場——2012年,拉菲的產量是30 萬瓶,而中國這一年市場上足足流通了200萬瓶拉菲,在這200萬瓶里,溫州人默默幹了40萬瓶真假不明的拉菲。

吃了苦頭的溫州人決定不再貪這個面子,失去大金主的拉菲,價格也從當初的10萬一瓶一路跌到了16年的6萬一瓶。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82年的拉菲,還剩幾瓶真貨呢?

而風靡一時的各大洋酒,則作為酒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溫州安下了家。

從早期夜店裡傳承葡萄酒加汽水而創造的「洋酒+冰紅茶/綠茶」土味喝法,到現在日趨成熟的雞尾酒酒吧,洋酒們也擁有了一批忠實擁躉。

每個細雨迷離的夜晚,總有避雨的人忍不住走進路邊酒吧來上一杯。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武俠小說里那樣痛飲烈酒,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細細品出葡萄酒那獨特的風味。低酒精度的啤酒,自然毫無疑問成了最流行的酒類。

而啤酒在溫州,由於白鹿城曾經的回憶,讓溫州人對這種酒類的愛,更為強烈。

2015上半年,浙江除寧波外的口岸啤酒進口8623噸,溫州口岸獨佔了8502噸。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一個集裝箱約能裝18噸啤酒,換算一下

2015上半年,溫州進口了快500車的啤酒

而剛剛過去的2018上半年度,溫州口岸進口的啤酒共計21674.6噸,足足是15年的2.5倍。1到4月,溫州口岸啤酒進口量依然統治性地佔據了同期杭州關區進口總量的98.47%。

這麼一大堆數據,總結了就一句話:溫州進口啤酒量,獨佔浙江省鰲頭——溫州人把自己對酒的熱愛與做生意的本能,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少不了生意人。從愛喝啤酒到做起啤酒生意,這種「溫州式愛酒」,或許正是溫州人的重商性格,獨特而又真實的寫照吧。

溫州酒桌簡史,誰主沉浮?

文:囧大

沉迷手游,窮得喝不起酒

本文圖片資料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作者寫於2019-01-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非洲人不信外國人,為啥選擇中國修鐵路?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