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陶瓷《痕迹鑒定學》之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賞析

古陶瓷《痕迹鑒定學》之清康熙豇豆紅太白尊賞析

康熙豇豆紅太白尊。太白尊,又稱太白壇、雞罩尊。屬於文房用具,主要用途為貯存研墨用的水。清康熙官窯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詩人、酒仙李太白的酒罈,故名。又因形似圈雞用的罩,還有"雞罩尊"之稱。造型為小口微侈,短頸,溜肩,腹部漸闊呈半球形,淺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齊。造型端莊優美,胎質細潤緻密,外壁滿施豇豆紅,釉色紅艷濃重,屬於銅紅釉裡面最難燒成的品種。

清 康熙豇豆紅太白尊

提起豇豆紅,要先科普一下銅紅釉。目前實物可以考證的銅紅釉最早出現在唐代的邛窯,唐代的邛窯無論在製作工藝上和施釉工藝都領先當時各大窯口。而後長沙窯燒制的銅紅釉晚於邛窯,宋代鈞紅和元釉里紅等都是更晚的時期了。明代宣德年間燒成的霽紅釉也曾冠絕一時,宣德後再難燒成霽紅,一直到清代康熙時期官窯郎廷極督窯時候燒成了銅紅釉,後世稱為郎紅,豇豆紅屬於清康熙晚期出現的品種,也是康熙銅紅釉里最為出名,同時也是色釉中最難燒成的品種。

清 康熙豇豆紅太白尊

豇豆紅釉有很多別稱,如桃花片釉、美人醉釉、孩兒臉等等。由於豇豆紅釉是最難燒成的品種,呈色千變萬化,難於掌握,所以它的別名也很多,其中淡者稱為粉紅,粉紅之中略帶灰色的叫豇豆紅;灰而又暗的叫做乳鼠皮,在粉紅之中出現綠點的稱為苔點綠;綠點成片的又叫蘋果綠;色淡點的叫做蘋果青;粉紅色稍有積紅色的叫孩兒臉;色調最艷麗的稱為美人醉。

先來看看本件器物的釉下微觀吧

釉下高清100倍微觀圖:

清 康熙豇豆紅太白尊釉下微觀

豇豆紅的色調與鈞紅、霽紅、郎紅及其它銅紅相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它不是深紅色而是一種淺紅色。由於燒成上特別困難,傳世的豇豆紅多為小件器皿,如文房花瓶等。

清 康熙豇豆紅太白尊底款青花釉下微觀

豇豆紅的色調極不一致,有的在朦朧的粉紅色當中有深紅色的斑點密集;有的一部分在深紅色的周圍逐漸暈散為淺紅色調;有的在深紅之外的較淺部分又微泛淺黃或淺綠色;有的在深淺綠色當中泛現著不同的紅暈,出現「滿身苔點泛於桃花春浪間」的奇趣。還有許多色調就是無法形容,清人洪北江詠蘋果綠的「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詩句,也未必能形象描述出這種富有詩意的美麗釉色。

釉面老化痕迹為大家呈上

折射光釉面高清100倍老化痕迹圖:

折射光釉面老化痕迹圖

豇豆紅的色調為什麼有如此的變化呢?主要是受銅的著色特徵及工藝燒成條件不同影響所致。銅既可以作為分子著色,也可以作為膠體著色。當以分子著色時受濃度的影響較大,與顆粒大小關係較小;可是當以膠體著色時,其呈色情況與著色劑濃度的關係較小,而與顆粒大小有密切關係。在燒成過程中,由於溫度、氣氛、釉料組成特徵及釉料粘度變化情況不同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便使銅在釉料中所獲得的顆粒大小有所不同,因而色調也就不一致。如此才有了景德鎮燒銅紅釉瓷器的俗話:「要想窮就燒紅」;「千窯難得一寶,十窯九不成」。

底胎100倍高清微觀圖

德視寶攜帶型折射光顯微鏡

我們尊重原創!

德視寶所推送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服務與合作

購買古董、參加拍賣、鑒定、廣告合作等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視寶 的精彩文章:

古陶瓷《痕迹鑒定學》之唐 越窯秘色瓷枕微觀痕迹賞析

TAG:德視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