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小口徑步槍子彈變小了,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其中大有門道

小口徑步槍子彈變小了,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其中大有門道

二戰結束後,步槍可以籠統的劃分為戰鬥步槍和突擊步槍。其中,突擊步槍是一種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逐漸取代戰鬥步槍的新型步槍。它們雖然都是半自動步槍,但是在口徑方面卻有很大區別。而在大多數人看來,步槍的口徑越大,威力則越大。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卻是大錯特錯。

在弄明白現代步槍口徑為何要變小之前,首先需要清楚武器裝備體系對口徑的影響。以美軍為例,美軍是世界上第一支裝備小口徑步槍的軍隊。在M16裝備之前,美軍的對地打擊手段相比於二戰結束後要多很多。新的裝備體系不再需要單兵有很遠的交戰距離,而隨著新武器的不斷出現,戰鬥步槍的射程也變得越來越多餘。既然戰鬥步槍的遠距離優勢已經無用,美國的武器設計師們就想到了將步槍的口徑減小。而在小口徑彈藥的研發中,工程師們發現口徑雖然小了,但殺傷力反而有所上升。

要討論子彈的殺傷力,需要與現代裝備體系中對步兵要求的交戰距離結合起來討論,在現代戰爭中,這個距離通常只有200M甚至更短。看一種子彈的殺傷力,最直觀的方法是看這種彈藥的侵徹力和空腔效應,其中,侵徹力應當優先於空腔效應討論。侵徹力是指彈頭的穿甲能力,它與彈頭的材料、存能、存速息息相關。

小口徑步槍彈雖然在彈頭重量上有天生的劣勢,但可以增加彈頭的長徑比以此來增加彈頭的重量,同時使用鋼芯甚至鎢芯提高彈頭的硬度,彌補侵徹力的不足。而反觀中口徑彈藥,裝葯係數相比於小口徑彈藥低,很難有效通過這兩種方法提高侵徹力。而若以相同的技術和工藝製造彈頭,小口徑彈與中口徑彈在步槍的交戰距離內都只能穿透一層防彈插板。

穿透了防彈插板之後,彈頭就需要儘可能的在人體內產生更大的空腔效應。這種效應的形成原理是彈頭進入人體後,周圍的組織和肌肉受力開始向周邊運動,造成一個空腔。既然中、小口徑的彈藥都只能穿透單層防彈插板,那麼要提高殺傷力就需要彈頭能夠迅速的放能。而以技術水平相同為前提,中口徑彈頭重量更大,穿透插板後存能存速更高,剩餘的侵徹力更強,不利於形成在有效距離內形成更大的空腔,小口徑彈頭則與之相反。

若是目標沒有防護措施,則是另一種情況。一般來說,正常的人體厚度都在20CM左右,擊中人體後,彈頭在這個距離內形成的空腔才是有效的空腔。而在各國進行的大量明膠測試數據來看,中口徑步槍彈會在進入人體後10CM左右才開始形成更大的空腔,在剩下的後半段中,還未造成更大的創傷便已經離開人體。而小口徑步槍彈則是進入人體後迅速形成超過其口徑數十倍的空腔!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子彈從側面進入人體。這種情況下人體也沒有防護,此時的小口徑彈藥相對於中口徑彈藥不僅會造成更大的空腔,而且還會有更大的彈道偏移量,進一步產生更大的殺傷力。因此,無論是哪種情況,小口徑步槍彈的殺傷力都要比中口徑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之傢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美國連槍都不禁用,卻要封殺這款小槍托,三個月內要斬盡殺絕
俄烏戰爭一觸即發,北約火上澆油推波助瀾,這次烏克蘭算計錯了

TAG:軍人之傢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