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今年起在長江流域保護區以外水域實施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工作

中國今年起在長江流域保護區以外水域實施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工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喆炯):為更好地保護長江流域的水資源和生物資源,從今年開始,中國分階段在長江流域實施常年禁捕工作。21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北京表示,長江現有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今後將永久性全面禁止在保護區內實施生產性捕撈;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保護區以外的水域,暫定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長江是中國第一長河,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24種,177種為長江特有的魚類。長江一直被譽為中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寶庫和經濟魚類的原種基地,對維護水域生態系統穩定,保障生態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表示,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物種資源,中國先後在長江流域建立了332處水生生物保護區,成為長江水生生物賴以生存和穩定繁衍的根據地和大本營。于康震說:「2019年完成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的漁民退捕工作,今後全面禁止在保護區內實施生產性捕撈。此次,國家通過補償制度引導漁民退補後,保護區可以達到應有的保護狀態,而且今後將永久全面禁捕。」

長江的漁業資源曾經極為豐富。20世紀50年代長江漁業年捕撈量是45萬噸,佔到全國淡水捕撈總產量的60%。近年來,受水利水電、航道運輸、挖砂採石、過渡捕撈、水域污染等這些高強度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長江水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經濟魚類資源量接近枯竭,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降到最差的無魚等級。目前在沿江各地每年大規模開展增殖放流,補充苗種數量。在這個情況下,長江每年的捕撈量還是不足10萬噸,部分漁民為了生計開始竭澤而漁,進一步破壞了長江的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表示:「在保護區以外的水域要實行保護恢復與可持續利用相統一的管理制度,漁業資源是典型的可再生資源,根據專家的測算,長江魚類繁殖周期大約是3年左右,如果實施10年禁捕,多數的魚類可以完成三個世代的繁殖周期,從而實現水生生物資源數量可以多倍增加,可從根本上遏制長江流域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趨勢。因此,國家決定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保護區以外的水域,暫定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禁捕期結束,漁業資源有效恢復後,再另行制定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管理的政策。」

農業農村部已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制定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落實了退捕資金,保障長江流域分階段實行常年禁捕政策。于康震表示,將採取資金補助、就業服務、技能培訓、創業支持、社會保障等多種措施,確保退捕漁民轉崗就業創業,有效保障就業困難漁民的基本生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奮鬥,跑出「中國加速度」
中外媒體:「基因編輯」存在巨大風險 科學探索需合乎倫理法規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