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經濟學家稱 2018年中國GDP增長6.6%符合預期

中國經濟學家稱 2018年中國GDP增長6.6%符合預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雯婷):對於中國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的中國2018年經濟數據,中國多位經濟學家在參加「國是論壇」時都表示,數據與預期相符,在持續變化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經濟能夠取得這樣的增長實屬不易。他們認為,這也表明,中國經濟有較強的韌性來應對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中國公布的2018年經濟數據是符合預期的,全年6.6%的增長速度和大家的預期基本一致,沒有太多的偏差。他同時強調,中國經濟能夠取得這樣的增長實屬不易。趙錫軍說:「這些(數據)如果我們放在越來越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來看,能夠實現這些(增長)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在年初的時候我們說我們經濟的總體走勢是穩中向好,到了年中的時候,我們面臨的環境是突然之間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叫穩中有變,然後呢,這種變化越來越趨於不確定。在這種持續變化的外部環境中間,我們能夠取得這些跟預期相一致的增長以及結構方面的改善,誠屬是不容易。」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強調,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中國經濟取得這樣的成績,說明中國經濟的韌性還是比較強的。萬喆說:「我們看到GDP增長的全年目標是達成的;另外,實際上2018年我們是第一次使用城鎮調查失業率(來反映就業狀況),這個目標我們達成了;另外,我們能看到我們三產——農業、工業、服務業,在整體的數據上表現的都比較的良好,而且在結構的調整優化趨勢上,實際上表現的也很不錯。從整體的數據來看,全年(數據),包括外貿數據,都是穩中有進。」

細數這份中國經濟成績單的方方面面,「結構改善」是多位中國經濟學家都給予強調的亮點。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就對此特別給予了肯定,他說:「我們也會看到,在增長的結構里,有些領域增長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達到了11.7%,比平均的增長速度要快了不少。這說明,結構方面是在持續的改善。」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趙晉平則是強調,中國總體的貿易平衡有了進一步的改善,進口增速在去年超過了出口增速;而且在吸引外資方面也表現不錯。趙晉平說:「之前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我們在2018年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按照人民幣計算同比增長0.9%,按美元計算增長3%,雖然看起來增長速度不高,我們要知道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度下降背景下形成的,也表明了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投資還是有信心的。」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認為,數據也說明,中國政府在應對經濟整體形勢發生較大波動、全球經濟前景有較大不確定的情況時,手段還是比較多樣化的,政策韌性比較強。她因此繼續看好2019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萬喆說:「總體來說,我認為,我們在2019年整體的壓力仍然是很大的,但是我認為,我們的經濟不會失速,我們仍然是有相當好的韌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伊朗總統稱美國對伊經濟制裁也是一種「恐怖主義」
德國金融科技初創企業2018年吸引投資創紀錄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