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啥是佩奇》刷屏背後:時代不斷變遷,唯有愛是永恆

《啥是佩奇》刷屏背後:時代不斷變遷,唯有愛是永恆

作者:一座城池 (爸媽精讀主筆)

昨晚,是一個被《啥是佩奇》刷屏的夜晚。

昨晚,我們聽到了2019 年第一句最暖的話:啥是佩奇?

《啥是佩奇》,講述了生活在大山裡的留守老人李玉寶,為了給城裡的孫子準備新年禮物,問遍全村啥是佩奇的故事。

短短6分鐘的視頻,讓人看得既幽默又緊張,既心酸又感動。

網友們也在淚目中,齊刷刷地點贊稱好。

《啥是佩奇》之所以刷屏傳播,其實是中國人的樸素情感,和當下流行事物的溫馨碰撞。

背後深層次的情感,更是因為中國人對春節、對過年、對團圓的執念!

01

只為孫子一句話,爺爺問遍所有人

大山裡的故事,雖然感人,但卻並不陌生。

短片里的爺爺,在過年前夕,爬到山頂上給城裡的孫子打電話,並問孫子過年想要什麼禮物。

大山裡的手機信號不穩定,孫子說完「佩奇」兩個字,後面的就都聽不清了。

老人正想詢問什麼是佩奇時,手機沒信號了。

於是,樸實爺爺開始了尋找「啥是佩奇」之旅。

他首先是回到家翻字典,但並沒有找到關於「佩奇」的半點線索,只有「佩戴」、「配種」的詞語。

他來到村裡的廣播站,對著大喇叭向全村人發出「靈魂詢問」:什麼是佩奇?

隨後,他又向路邊村民詢問,但村民手機里展示的女主播顯然不是孫子要的佩奇。

碰到誰都要詢問一下,他找到了一個名字叫佩奇的人,在小賣部里,他還找到了一款「佩琪」牌洗潔精。

在村頭廣場上,他又去問村裡「見多識廣」的棋簍子,結果人家吹牛說「佩棋我見過,跟跳棋差不多。」

雖不知道「佩奇」是個啥,但老人心裡很清楚,這些都不是三歲孫子想要的佩奇。

想盡辦法卻無功而返,眼看就不能為孫子準備新年禮物了,爺爺焦急萬分。

晚上,和村裡的老鐵喝酒時,他聽說村裡的老三媳婦在北京當過保姆,立馬跳下炕出門,在黑燈瞎火中來到老三家敲門。

終於,他在這裡得到了答案:

豬,紅色的。

第二天一大早,爺爺來到豬圈,但並沒有發現「紅色的豬」想把黑豬塗成紅色卻被告知不管用。

當得知佩奇長得像鼓風機時,老人決心要給孫子造一隻佩奇!

於是,他抄起傢伙,把家裡的鼓風機給拆了下來。經過無數次整改,才做出了一個比較滿意的「佩奇」。

從白天到深夜,一陣陣電光火石,寒冷沉寂的深夜裡,爺爺廢寢忘食,一心當個「發明家」。

為了一句簡單的承諾,爺爺的行動深刻地印證了那句親子名言: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或許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老人對兒孫的好能到什麼程度。

02

老人的愛,能溶解堅冰,也能消弭代溝

當新年的鞭炮響起,隔壁鄰居的兒女都陸續到家團圓了。

翹首期盼的老人,又跑到山頭電話詢問,卻聽到兒子說今年不回家過年。

老人頓時無比失落,因為他盡心準備的佩奇,不能親手送給孫子了。

好在,這只是一個小意外,也算是驚喜吧,其實兒子當時已經在回家路上了。

由於信號不好,老人並沒有聽到兒子後面說要接他去城裡過年這句話。

除夕夜,爺爺在城裡闔家團聚時,他興奮地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送給孫子。

而在打開禮物的一瞬間,全家人看到這隻「鼓風機版硬核佩奇」,都露出了驚喜而又詫異的表情。

原本搞笑的故事,在這一刻,讓人淚目。這份別出心裁的愛,跨越了隔代的距離,更是博得了孫子的歡心。

後來,老人在電影院里,終於認識了尋找多日的「原版佩奇」。一家人其樂融融,喜慶祥和的畫面,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不知為什麼,在這個溫馨的結尾里,我突然鼻子一酸,想到了一句話: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

我想,這裡的悲劇,應該就是短片背後顯露出的:農村留守老人與城市年輕一代的文化脫節。

這個信息時代發展太快,年起人在飛速成長,老一輩的父母們被遠遠得落在身後,但即使這樣,也依然阻礙他們愛子孫後代的心。

這使我不禁想起了電影《愛·回家》。

影片中,城裡長大的小外孫被媽媽送到鄉下,由外婆暫時照顧。但小外孫卻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而瞧不起又窮又啞的外婆。

直到有一天,外孫說想吃一隻炸雞,於是奶奶費盡千方百計為他準備。從此,外孫逐漸與外婆產生了濃厚感情。

做炸雞的外婆,和造佩奇的爺爺一樣,儘管因為認知差異,他們難以理解兒孫的要求,但他們絞盡腦汁也要讓孫輩滿意快樂。

老人們用真摯與火熱的關懷,溶解了親子間深深的文化代溝。

孟郊有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作為兒孫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主動向老人們多一份噓寒問暖,做一名體貼有愛之人呢?

03

新年團圓,是生活中最高的儀式感

有人說,春節就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有它在,我們才能找到家的方向和意義。

所以,爺爺就算黔驢技窮也要千方百計地做出佩奇,在新年團圓時滿足孫子的願望。

當一家人一起吃飯、在電影院看正版小豬佩奇時,就是爺爺給一家人帶來的最高級儀式。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親情需要「儀式感」,不是矯情,更不是作秀,而是為愛加溫,為幸福加碼,讓情感更加豐富,讓親情更加濃厚。

在這一點上,我也有深刻的親身經歷。

初中開始,我就是一名留守學生,父母都在廣州務工,為了多攢些錢,一年也難得回一次家。

初三的時候,勞動課老師布置寒假作業,讓我們和父母共同製作一艘小船。

回到家後,我興沖沖地給父親打了電話,但父親卻拋下一句:「來回車費太貴了,明年再回吧!」

電話這頭的我,瞬間就流出來兩行熱淚,一氣之下,我把電話都掛斷了。

一周之後,就在我準備放棄完成寒假作業的時候,父母竟然奇蹟般地回家了。

他笑臉盈盈地安慰我:「春節團圓,是一年中最大的喜事,爸爸媽媽怎麼會不回來呢?」

在欣喜萬分中,我們父子二人開始在叮鈴咣當的聲音中開啟了造船工程。兩天後,在我們的合力之下,終於完成了一艘「威武」的帆船。

當天晚上,我媽就做了一大桌子菜,還第一次買了一瓶紅酒來慶祝。

餐桌上,我對父母說:「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

父母好像比我還開心,他們說:「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強。」

開學後,我和父親母造的船因為純手工、製作精良、行駛性能優質,竟獲得了造船比賽的特等獎,至今還放在學校的展覽室里。

我想,如果那年春節,沒有父親的全力以赴,也不會有我的些許榮光。

而那第一次的紅酒晚餐,也成為我印象中最美好的新春回憶。

你看,爺爺用力所能及搜集到的信息,製造出佩奇;父親排除萬難回家過年,和我一起製作帆船的過程,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儀式感。

啥是佩奇?啥是帆船?此時已不重要。

或者說,爺爺做的佩奇,就是最好的佩奇;爸爸造的帆船,就是最好的帆船。這也是他們能給子孫們最好的新年禮物。

04

時代不斷變遷,唯有愛是永恆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啥是佩奇》又給了我們一個回家團圓的理由。

很多時候,深處異地的我們,在電話里的一句「回來」、「不回來」,都會引發父母跌宕起伏的情緒波動。

而那隻鐵打的佩奇,才是瓦解雙方心理防線最好的方式。

據《「十三五」國家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作家張翎在《空巢》里說:

不論是獨守家中,還是在子女身邊任勞任怨,中國老年父母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即為了讓子女擁有更好的生活。

之前看過一則發生在山東的新聞,55歲的岳愛云為了給過年回家的孫子買新年禮物,每天凌晨4點鐘起床,吃個稀飯簡餐,然後就在零工市場等一份工作。

她說:「想想孫子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看到這裡,我不禁眼眶泛淚:父母如此赤誠,兒女怎可涼薄?

父母的無私付出,有時真讓我們兒女感到一絲羞赧。

因為他們內心深處,所承受的精神煎熬和深刻孤獨,是我們鮮有所知所感的。

黃磊曾說:「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別離和團聚,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讓孩子遠行。

是啊,多少父母辛苦操勞大半輩子,就是希望子女能夠飛得更高更遠,去見見更廣闊的天地,而不是像他們那樣,在貧瘠的土地上終老此生。

今年過年回家,是時候給父母講講我們在外的生活了,也許他們對於新鮮事物,會比我們更加期待呢?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鏈接老人們的那隻「小豬佩奇」。

作者簡介:一座城池,進化媽的人,寫過小說,出過文集;待過體制,進過外企,剛從谷歌離職,現一頭扎進文藝圈。本文首發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黃磊:幸福的家庭,從來不僅僅是爸爸愛媽媽
樂清男孩失聯真相曝光:婚姻里,女人千萬別做這3件傻事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