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文/格瓦拉同志

劉備雖然在治國理政、行軍作戰等方面的能力很一般,但在識人、用人方面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比如在臨終前,他刻意囑咐諸葛亮不要重用某人,後者置若罔聞,結果最終釀成大禍。這個讓劉備很是不放心的人物,便是馬謖。

馬謖字幼常,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幼弟,雖然才能不及長兄,但非常喜歡議論軍事,而且觀點多有可采之處,由此深得諸葛亮的賞識。馬謖雖然很早便追隨劉備,並因功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等職,但劉備對他的印象卻並不好。在劉備的眼中,馬謖屬於趙括一般的人物,只知道「紙上談兵」,卻無真才實學。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不可重用馬謖

所以彌留之際,劉備特意囑咐諸葛亮道:「馬謖雖然健談軍事,但言語浮誇、華而不實,跟趙括屬於同一類人,所以丞相絕不可以對他委以重任,否則恐將貽害國家。」諸葛亮雖然點頭稱是,但心中卻並不為然。不僅如此,諸葛亮還提拔馬謖做參軍,經常整日整夜地談論軍事謀略,可見對他的器重。

初,越巂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漢昭烈臨終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見《資治通鑒·卷七十一》。

其實諸葛亮之所以器重馬謖,有很大的苦衷。蜀漢自建國後,大謀士凋零的現象很嚴重,如龐統、法正一般的奇才不再出現,健談軍事且屢有高人一等見解的謀士,也就剩下馬謖一人而已,如蔣琬、董允、費禕等人,都是治國理政的能臣,但絕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所以,為了完成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事業,諸葛亮卻不能不重用馬謖。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諸葛亮之所以倚重馬謖,有其苦衷

而且馬謖的參贊之功,也的確對諸葛亮助益良多,其中最明顯的案例,當屬征討南中戰役。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討伐叛軍雍闓、孟獲等人,臨行前,馬謖為他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希望用施恩招撫而非軍事征服的方式,來贏得南中異族人士的真心歸附。

諸葛亮依言行事,果然斬殺雍闓、降服孟獲,使得南中再不敢反叛(「亮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見《三國志·卷三十九》注引《襄陽記》)。經此一事,諸葛亮對馬謖的才能讚賞不已,所以在第一次北伐中原事業中,便將他帶在身邊。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謖唯一一次跟隨諸葛亮在前線作戰,便因為驕狂斷送性命。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形勢圖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在這次戰事中,諸葛亮使用疑兵之計,聲言將由斜穀道攻取郿城,並使趙雲、鄧芝據箕谷為疑兵,但實際上卻率主力進攻祁山。曹魏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自知難以抵抗,便全都叛魏降蜀,一時間雍、涼震動,長安有被蜀漢攻佔的危險。

魏明帝曹叡聞訊後,即刻命令大將軍曹真駐軍郿城,命左將軍張郃率軍五萬進攻街亭,意在阻斷諸葛亮的進軍路線。諸葛亮聞訊後,派馬謖為前鋒,率領王平等人防守街亭。但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馬謖卻犯下低級錯誤,並沒有佔據街亭城迎戰張郃,而是在高山上紮營,意在憑藉居高臨下的優勢衝擊、殲滅魏軍。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馬謖不聽王平的建議,結果遭遇慘敗

然而讓馬謖沒想到的是,張郃進佔街亭後,並沒有急著跟他交戰,而是在四處斷絕蜀軍的水源,讓對方陷入無水可飲的境地。蜀軍饑渴難耐,體力迅速下滑,戰鬥力更是無從談起,最終被魏軍擊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最終,蜀軍部眾四散奔潰,被殺傷、俘獲者極多,只有王平率領的一千人毫髮無傷地返回大營。

經此一役,諸葛亮進無所據,只好在攻取西縣後,率千餘家降民退往漢中,而趙雲、鄧芝亦兵敗於箕谷,至此,第一次北伐中原戰役以失敗告終。諸葛亮退往漢中後,向後主劉禪自請貶官三級,並將導致軍隊戰敗的罪魁馬謖斬首。馬謖被殺時,年僅39歲。

劉備臨終前叮囑諸葛亮千萬不要重用某人,後者不聽,結果釀成大禍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心中懊悔不已

馬謖死後,諸葛亮親自前往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樣恩待他們(「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撫其遺孤,恩若平生。」見《資治通鑒·卷七十一》)。不過回憶起劉備臨終前的殷切囑咐,諸葛亮是否會心生懊悔呢?

史料來源:《三國志》、《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亡國後改行當農民的皇帝,在敵國頑強生活25年,愛妃和女兒被搶光
國王遇弒前想要吃一道菜,卻被叛變的太子無情拒絕,最終只好自殺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