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一根深入到極點,妄盡真存了,那六根都可以清凈自在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30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
阿難!我現在問問你,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什麼叫「眾生」?什麼叫個「世界」?你知道不知道呢?阿難?阿難沒有回答。所以佛就給他解釋了。什麼叫世界?我告訴你!世為遷流:「世」,就是遷流,互相遷變而流動的,這就叫個「世」。界為方位:什麼叫「界」呢?就是有一個方位,有一個位置,這叫做「界」。
汝今當知:阿難!你現在應當要知道,知道什麼呢?你知道東西南北:這有四方;又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又有四隅。上下為界:再加上、下,這叫一個「界」。這是方位,有東方、有西方、有南方、有北方,這是方位,又有上、下,這叫一個界。
過去未來現在為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叫「世」。方位有十:「方」,就有十方,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共八方;再加上、下,共十個方位。流數有三:從遷流的數來說,就有三個,即三世。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祇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一切眾生織妄相成:所有的世界上一切眾生互相組織,這種的妄相成就現出來了。身中貿遷,世界相涉:在這個身裡邊,也就好像貿易做生意,互相交易,你有的東西就換給我,我有的東西你沒有,我就換給你。這互相貿易,在這個身體裡邊做生意,又互相遷變而運轉;和這個世界就互相干涉。
這「世界相涉」你是看不見的,但是互相都有連帶關係的,互相都有干涉的;你也不能離我,我也不能離你。眾生、業果、世界互相勾結,來開一個大公司,做這個大的買賣。整個世界裡邊,每一個人身裡邊為一個小公司;整個世界,就做一個大公司,做一個大生意。
互相來以無易有、以有易無,互相這麼都有連帶的關係的,這叫「世界相涉」,互相都有交涉的;你和我也有點連帶的關係,我和你也不能脫離這種的關係。這個世界、業果、眾生互相都離不了的,有小公司、大公司這種情形。你說,這生意都不錯的!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在這個界性,雖然說是有十個方位,但是各有一定的方位,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世間祇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目」,就是名目,就是給它命名。這個世間一般的人就只叫東、西、南、北這四方,上、下沒有位置的,中間也沒有一個定方。你說這個是「中」,是根據什麼講的?所以沒有一定哪個是中的方位。
四數必明,與世相涉:東、西、南、北這「四」的數目,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很明顯。用四方的數,與「世」這個三世相涉,互相來交易。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三四合成十二,四三又是十二。所以三四、四三,宛轉相乘,這麼數過來也是十二,數過去也是十二。這是定方位和世界的數目,定出來是十二。
流變三疊:遷流而演變,這十二就「三疊」。怎麼叫「三疊」呢?就是三四一十二,再十個「三四一十二」,這就是一百二十;再一百個「三四一十二」,就是一千二百,這叫「三疊」。一十百千:「一十」就是十二,「百」是一百二十,「千」是一千二百。總括始終:由十二到這一千二,十二是開始,一千二百是個終點。
六根之中: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裡邊,和世界互相有勾結的關係;在每一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本來這眼睛也有一千二百功德,耳朵也有一千二百功德,鼻子也有一千二百功德,舌頭也有一千二百功德,身也有一千二百功德,意也有一千二百功德。這「功德」,就是它的功能。
弟子:我還不清楚「流變三疊」這個意思。
上人:「流變」,流就是遷流,變就是變化。「三疊」,就是把它重複起來。
弟子:問題在「三」,為什麼是「三」呢?
上人:這就假設的,假設是三。這個「三疊」,頭一個就是三四一十二,這頭一疊。為什麼?這也因為這世界是過去、現在、未來嘛!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三」,再乘上四方這個「四」,這是十二,這是頭一個;第二個,把它加多了到十倍上,是一百二;第三個再加到百倍,就是一千二。
因為世界、業果、眾生這講起來很複雜,太多了,所以積聚,一十,就十二;百,就是一百二;千,就是一千二;這是假設把它三疊。總括起來,由始至終,在六根裡頭,每一根就算它有一千二百個功德。
這是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典這麼樣說。這個意思往後邊會有解釋的,你現在不要著急,後邊都有答案的。將來經講完,你有什麼問題不明白,還可以在這裡頭找,都可以找得著的!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你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裡頭,可以定出來好的和不好的。「克定」,就是你自己能定出來。「優」是勝,「劣」是敗,「優劣」,就是好與不好。現在講這個六根,就是為將來二十五聖各選圓通的時候,選擇哪一根是圓通的。
如眼觀見:好像現在眼睛觀見,眼睛本來有一千二百功德。後暗前明:眼它能看前邊,不能看後邊。這個和有佛眼的不可同日而語,若有佛眼的人,不單能看前,也能看後、也能看左、也能看右,上下虛空,他都能看的;那不算的,這是講凡夫的肉眼。前方全明,後方全暗:眼睛看前方都看得見,後方就看不見。左右旁觀,三分之二:你往左觀、往右觀,也只可以看三分之二,不能完全看見。
統論所作,功德不全:統起來論所作的這種功德,這個眼睛的功德就不全。三分言功:它能看見三面,只能算三分的功能。一分無德:它後邊看不見,所以一分就沒有這種的功德了。當知眼唯八百功德:你應該知道,眼只有八百功德,沒有一千二百功德;它不是一個優勝的,而是一個不完全的。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耳朵的聽覺是沒有障礙的,十方所有的聲音,不會聽不見的。不像眼睛能看前,不能看後;能看左,就不能看右;看右,就不能看左;所以三分有功,一分無德。耳根是周圓的,周聽,無論前後、左右、上下,什麼地方有聲音,都可以聽得見的。
「無遺」,不會有聽不見的。動若邇遙:靜的聲音它聽見,動的聲音也聽見。「若」,是比方的意思;「邇」,是近;「遙」,是遠。靜無邊際:在動的時候,遠、近都可以聽得見;靜的時候,它也沒有一個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你應該知道,這耳根是圓滿的,它具足這一千二百功德。
再者,如鼻嗅聞:鼻根有一種嗅聞性,這種嗅聞性,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呼吸氣,有出有入,這叫「通出入息」。但是出去的時候和入的時候,這中間有一段就停息了。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現在是測驗鼻根的這種功能,它也是三分缺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你應該知道鼻根也就只有八百功德,它因為三分缺一。
舌本來是嘗味的,但是這舌有兩種的用處,有一種就是說話的、演說的,一種就是知道味的。現在取演說這種功能,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好像舌能宣揚一切佛法,它窮盡了所有的世間和出世間的智慧。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說話的語言,有某一方方言的分別,可是講到理論上,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你應該知道舌根,它是最圓滿的,有一千二百個功德。
怎麼叫「方分」呢?好像印度人到中國,當初達摩祖師到中國的時候,因為他說的印度話,中國人都不懂。那時候中國人很壞的,怎麼壞呢?專門排外,見到印度人來了,叫印度人「摩羅叉」。「摩羅叉」,是個很不恭敬的一種俗話,言其很粗野的。
那麼中國人看見達摩來,就叫他「摩羅叉」,也沒有人和他講話;就算有人和他講話,也不太懂。所以達摩祖師到各處,也沒有人理他,沒有人跟他學佛法,他就跑到洛陽,到熊耳山那兒去面壁去了!這也就因為方言不同,他沒有什麼人緣。
如身覺觸:好像身這種「覺觸」的知覺性,識於違順:覺觸,有「違情的觸」,就是自己所不願意的;有「順情的觸」,就是自己所歡喜的。合時能覺:身根和外來的這種觸,在合到一起的時候,才能有所覺。離中不知:在離開的時候,就沒有覺了,就不知道了。離一合雙:在離開時,就成了每一個自己的體相了。
「合雙」,若兩個合到一起,這有了觸覺,或者有順情的覺,或者有違情的這種覺。驗於身根:考察考察這個身根。三分闕一:三四一千二,可是三分之中它缺一分,就只有八百的功德。當知身唯八百功德:你應該知道這個身,只有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意」,是意念,就是有分別的意識。前邊那是五塵的境界,這個「意」,就第六意識。「默容」,不出聲,沒有什麼話講,這是個「默」;「容」,就是容納。雖然「意」它不出聲,但是它可以容納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十方三世這世間和出世間的法,都由「意」來分別。
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也不管他是聖人、是凡夫,都在這意念裡邊包容著,沒有個邊際。「涯」,就是邊涯;「際」,是邊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意根也是圓滿的,它也具足一千二百個功德。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佛又叫一聲阿難!說是你現在想要不順著這個生死的欲流流轉。你想做一個逆流的功夫。返窮流根,至不生滅:你應該再回來找一找,窮盡這個生死流的根本,到不生滅這種的程度上。
當驗此等六受用根:你應該看一看、你應該檢驗一下!檢驗什麼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種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是和誰合到一起?又誰和誰相離開?誰深誰淺:哪一個淺?哪一個深?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誰是一個最圓通無礙的根?哪一個根是不圓滿的?不圓滿,就是「不圓通」。你應該先把它審察選擇一下。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你若能在這裡頭找著生死的根本,能逆回來你這一種生死的業流,明白哪一根是最圓通。逆彼無始織妄業流:你就不會順著這個生死流去轉了!你要逆轉回來,不要隨著這織妄業流──這一種互相交織的虛妄業流。
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你能悟哪一個是圓通,哪個是不圓滿的根,要循圓通的根。你若明白這個了,修行就日劫相倍。你沒有明白這個圓根以前,修一個劫,也不會成佛的!你明白了這一種不生滅的圓根,修行一天,就等於你不明白時修一個大劫那麼長遠,所以這叫「日劫相倍」。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我今備顯:我現在就是很全備地顯現出來,用很明白的道理說出來給你聽。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這六種清湛圓明的根性,它每一根所具有的功德應該有多少。哪一個是最優越的?哪一個根是比較陋劣的?各有多少功能?這個數目就像我前邊所說的。
隨汝詳擇其可入者:隨著你阿難自己詳細選擇一下,你看看哪一根對於你是相應。本來在前邊的意思裡頭已經表示出來,就是耳根最圓通了;可是佛不直接說給阿難聽,而把每一根的功用和功德數量都說出來,叫阿難自己去選擇。所以現在告訴他,「詳擇其可入者」,哪一根與你的根性,是對你最適宜、最相應。吾當發明,令汝增進:你選擇好了,我再給你詳細說一說,詳細發明一番,令你於這種的根再能往前有所進步!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這是佛又舉出十方如來來做證。十方如來在十八界法門裡邊的每一界修行,都能得到無上的圓滿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在這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裡邊,沒有哪一界是優越,哪一界是是陋劣,沒有的。
但汝下劣:十方如來運用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可以得到無上菩提。在其中,也沒有哪一個是優,哪一個是劣。可是你阿難就不同了!你根性下劣,你的根性很愚痴的,不是優秀分子,未能於中圓自在慧:不能在這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裡邊,得到圓滿而自在的這種智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所以我現在又從每一根上來說明白,令你阿難就從一門深入,從那一個門口往裡頭進。
入一無妄:你在一根深入,入到極點,妄盡真存了,你一根沒有虛妄了。彼六知根一時清凈:那眼、耳、鼻、舌、身、意六知根,在同一個時候,都可以清凈自在了!
※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如明鏡照萬像,不迎不拒,就與道相應
※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絕症,不是艾滋病、不是癌病,而是這個問題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