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實的「碟中諜」,最拚命的阿湯哥
個人公眾號「加七君」 第17篇原創推文
隨著9月開學季的到來,今年這個帶給我們多次驚喜的電影暑期檔也將隨之落幕,而作為「保護月」結束後才得以與我們見面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則理所當然的以「15小時破億,3天破5億」的傲人成績成為了這個暑期的最後一位票房冠軍。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阿湯哥與他的「碟中諜」系列。
今年7月,《碟中諜6》在世界各地上映之時收穫了滿滿一片溢美之詞,美國娛樂專業網站screenrant為之直接上標題為「最棒的一部『碟中諜』電影」,而「爛番茄」網站則給出了97%的新鮮度,同時Metacritic網得出的結論也同樣是「普遍讚譽」的電影推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而如果我們仔細去查看一下歐美媒體對於《碟中諜6》的具體評價的話,映入眼帘次數最多的便是這幾句話。
「這隻有湯姆·克魯斯才能拍出來;在好萊塢也就湯姆·克魯斯還能這麼拼;湯姆·克魯斯證明了自己仍然是好萊塢最棒的動作明星...」
的確,在經歷了《新木乃伊》、《美國行動》、《俠探傑克》(兩部曲)這些影片的低潮之後(要麼口碑差,要麼票房不理想),阿湯哥終於又在「老品牌」——「碟中諜」系列中贏回了各界影評人的讚譽。
從1996至2018,不知不覺間阿湯哥與「碟中諜」已經陪伴我們走過了22年時光,6部作品在豆瓣評分均在7分以上,將其稱之為影史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也絕不過分。倘若是探究其成功原因,無外乎兩點:「真實」與「拚命」。
1996年,翻拍自美國1970年代初的電視劇集的電影《碟中諜》上映,彼時尚且為文藝小生的湯姆克魯斯同時擔任了主演和製片人,該片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同時也令阿湯哥成功躋進了「動作影星」的行列之中。
那時候的阿湯哥34歲,尚且是一位英俊瀟洒的「嫩湯」。
而從熒幕上的「大眾情人」到國際知名的「動作硬漢」,這個轉變的成功則是阿湯哥用他一如既往的敬業與「拚命」所換來的。
在電影中所有的動作場面以及特技均由阿湯哥親自完成,不用替身,也不需特技演員,數十年來,始終如一。
在《碟中諜1》里,他玩了一出「高空繩降」。
而這個特技動作也從此成為了「碟中諜」系列的經典鏡頭之一,幾乎每一部都能看到。
圖/加七君 《碟中諜3》繩降鏡頭
在《碟中諜2》中,阿湯哥則又玩起了「徒手攀岩」。
除此之外,這幕「騎著機車,衝出烈火」的鏡頭也被網友們譽為影片最帥時刻。
正是從這時起,「機車追逐」也成為了「碟中諜」系列的必備戲碼之一。
到了《碟中諜3》時,取景地來到了中國上海,阿湯哥從摩天大廈上縱身一躍,上演了一出「高樓盪鞦韆」的好戲。
圖/加七君 《碟中諜3》「高樓盪鞦韆」
然而卻也正是這一部「碟中諜」電影令阿湯哥心中充滿了遺憾與不甘。
2006年影片上映,適逢湯姆·克魯斯「跳沙發」事件的發酵期間,縱使影片本身口碑出色,卻也不得不接受全球票房不佳的現實,而有關「私生活」方面的負面新聞曝光也使得阿湯哥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甚至為此丟掉了《碟中諜》系列的主導權。
憋了一口悶氣的阿湯哥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激發了他對動作電影更大的激情與熱忱。
如果說「跳高樓」、「高空繩降」和「徒手攀岩」是動作片中常見的基本款式的話,從《碟中諜4》開始,阿湯哥便開啟了他的「走火入魔」模式,一次次挑戰著動作片中的極限特技,就像外媒所說的一樣,「這種場面,只有湯姆·克魯斯才能拍出來」。
《碟中諜4》,他爬起了迪拜塔,還從500米的高空中一躍而下。
圖/加七君 《碟中諜4:幽靈協議》爬迪拜塔
圖/加七君 《碟中諜4:幽靈協議》破窗而出
圖/加七君 《碟中諜4:幽靈協議》高空飛躍
49歲,依舊堅持實拍,堅持不用替身,作為導演的布拉德·伯德在現場拍攝時也著實為阿湯哥捏一把汗,「湯姆堅持要自己爬,雖然做好防護措施,但所有人都緊張」。
到了《碟中諜5》,阿湯哥又玩起了徒手扒飛機。
毋庸置疑,這一幕依舊是實拍,擁有飛機駕駛員資格證的湯姆·克魯斯,為了感受在機艙外飛行,主動請纓為片中的「徒手扒飛機」場景親身上陣。該片段一共拍了八遍,拍攝過程中他和飛機之間僅僅只用了一條非常細的繩索相連,在1500米的高空中被懸掛了二十多分鐘...
那麼此時回顧完了前五部,讓我們再把目光聚集回本作《碟中諜6:全面瓦解》,今年已經56歲的阿湯哥這次的拚命程度也是絲毫不減。
為了能親自演出直升機追擊的戲碼,阿湯哥僅用12天的時間便考下了直升機駕照並在短時間內成為擁有2000小時飛行經驗的駕駛員,甚至還玩起了「直升機空中轉體」的高難度動作。
而在倫敦屋頂的追逐戲中,阿湯哥的跳躍動作出現失誤導致其不慎腳踝骨折,但他依舊堅持踉踉蹌蹌地完成了整組鏡頭的表演(最終影片中正是用了這一組鏡頭)。醫生給出的康復周期為9個月,而阿湯哥休整了一個半月就回到了片場。
然而要說最「拚命」的一組動作特技,還是當屬「HALO」(High Altitude Low Opening) 即「高跳低開」。
高跳低開在軍事中,是特種部隊執行敵後突擊偵查任務常用的一種MFF軍事自由空降方式。為了避開地面雷達和導彈的威脅,跳傘人員攜帶裝備從15000英尺到3500英尺的高空空域跳出機艙,再下降到接近目標區域一定高度後才打開降落傘。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最小的雷達反射面積與最短的暴露時間。
而在影片中所展示的「高跳低開」,其軍事技術難度堪稱特種兵級別。當然,這又是阿湯哥親自上陣拍攝的。
為了達到最好的拍攝效果,攝製團隊一天只拍攝一次,且只在接近日落時分拍攝3分鐘,為了這組鏡頭,阿湯哥實現了從時速220英里的飛機上在2.5萬英尺高空跳傘的壯舉,並且一跳就是106次,也因此成為了電影業中的「高跳低開」第一人。
而在這次《碟中諜6》的拍攝中,被注入了「拚命基因」的也不只是阿湯哥一人。
「大超」亨利·卡維爾不甘落後,同樣要求所有動作場面均由自己親身完成。
女主「伊爾莎」的扮演者麗貝卡在拍攝時已經懷有身孕。
更令人震驚的是,西蒙·佩吉(班吉)為了本片的動作戲,在健身房裡賣力地訓練,得以在近25年里第一次練出了八塊腹肌(即使劇情並不需要他這麼做),並因此被阿湯哥與「大超」親昵地稱為:「八塊腹肌佩吉」。
······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多人「玩命」的團隊,才得以使我們欣賞到這一出近乎完美的《碟中諜6》。
寫到這裡,加七君想多說幾句。
其實隨著電影科技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影為了節省外拍的成本而選擇利用CG合成來製作場景。在這個大潮流下,純正實拍的動作片已經越來越不吃香,畢竟你充其量炸個汽車飛機,而人家科幻巨制可是隨隨便便炸一個星球。但就像身為當代最傑出的攝影師之一的瓦雷·菲斯特所說的一樣:「人們的眼睛會本能地發現CGI的不足——實景拍攝所帶來的震撼不是數字技術可以比擬的。」
在「碟中諜」的系列電影中,很少有鏡頭是運用綠幕後期製作完成的,絕大多數場景均為實拍,甚至不惜跑遍全球只為尋求一個合適的取景地,在《碟中諜6》中的拍攝場景更是達到3000個之多。
那麼這種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答案是肯定的。
畢竟與特效鏡頭相比,只有實景拍攝才能給觀眾以最大的刺激感,才能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獲得最真實的體驗。
而作為主演的阿湯哥,如今56歲依然堅持親力親為,本著自己「用生命來演戲」的原則,哪怕也許阿湯哥訓練數個月的成果僅為了影片中幾個轉眼即逝的瞬間...
那麼這種付出又到底值不值得?
答案也是肯定的。
畢竟就像「碟中諜」的英文名字一樣,「Mission: Impossible」,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了指特工「伊森」與他的IMF小組每次要完成的艱難任務外,阿湯哥每一次的拚命演出不也正是在完成著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么。
哦,也許不對。
正如「班吉」所說的一樣,也許在阿湯哥的眼裡,那些「不可能」,都只是變相的「可能」罷了~
圖/加七君 《碟中諜5:神秘國度》任務動員~
本文未標註圖片均來自網路
PS:本文完成並首發於2018.09.07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