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寒窗苦讀十年的秀才,落榜之後成為朝廷一大危害,唐懿宗深有體會

寒窗苦讀十年的秀才,落榜之後成為朝廷一大危害,唐懿宗深有體會

寒窗苦讀十年的秀才,落榜之後成為朝廷一大危害,唐懿宗深有體會

「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不僅是在古代封建思想里被推崇,即便是如今行行出狀元的年代,讀書依然是人們無法擺脫的「魔咒」。讀書本身沒有什麼高低之分,但讀書都是為了越過一道門檻。而此門檻是人們追求和嚮往的,所以,讀書從古至今,只是一個過程,是為了走向最終追求道路,而不得不經歷的過程。古代,百姓生活艱苦,讀書是最享受的,也是壓力最大的,更是消耗最大的。四年一次的科舉考試,讓很多秀才熬白了頭髮,讓人抓狂發瘋。寒窗苦讀十年,只為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有一個光明的仕途。但僧多粥少,幾多歡喜,幾多憂愁。如果那麼輕鬆的話,哪裡還有熬白了頭髮的秀才。然而,看似文弱書生,卻也有爆發的時候。

一件事情做了半輩子,如果還沒有成功,不發瘋才怪,如果不發瘋,那他必然已經看開,成為另一大危害。落榜數次的秀才,爆發起來,也是非常可怕的。唐懿宗應該深有體會。黃巢是唐懿宗時期的一位秀才,黃巢家庭優越,是當地有名的鹽商,雖然有錢,但家族沒有當官的庇護,為了成為名門,完成多年來的遺憾。黃巢從小被賦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他卻每次都在百分之九十九裡面。

就連京城的店小二都快成為他的朋友了,熟的不得了,每次被店小二歡迎來,遺憾送走。在最後一次的科舉後,他依然沒有金榜題名。在此之前,他曾有過一個想法,「不成功則成盜」。事實證明,他的確做到了, 沒有位列科舉榜單裡面,但卻位列起義隊伍裡面。黃巢從文弱書生到起義領袖,他是典型的落榜之後成為朝廷的危害。而當時的皇帝唐懿宗,深有體會。

唐懿宗昏庸無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再加上黃巢因為科舉落榜,對朝廷也是非常的痛恨。積累多年的怨氣和對朝廷的不滿,黃巢的起義成為了一種必然,也印證了黃巢最後一次科舉的想法,不成功則成盜,而他之前積累的怨氣和不滿,是他成盜過程中,最大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傳播 的精彩文章:

採訪90歲張學良,最敬佩3個人,前兩個都能想到,沒想到還有他

TAG:小歷史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