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對華40年:從自負到失落到務實

日對華40年:從自負到失落到務實

全文共3437字 | 閱讀需7分鐘

一位前駐日外交官六渡東瀛感受祖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巨變及對日影響 。

從上世紀60年代到2006年,我奉派常駐日本6次,在日本工作生活了20多個春秋。身處日本看祖國,深切感受到我們國家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後如何一步步走向繁榮。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洗衣機太奢侈了

我1969年5月到日本當記者。當時,中國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物資匱乏,溫飽問題突出,而日本正在經歷經濟高速增長時期。1964年,東京舉辦了奧運會;是年,以東京為中心,日本建起一些高速公路,還開通了從東京到大阪、被稱為「新幹線」的高速鐵路。東京市場上商品充足,一片繁榮。電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音響設備、錄音機已進入尋常百姓家。「自家用」小汽車熱銷全國。1970年,大阪舉辦世界博覽會。從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看,我偌大的祖國當時僅為日本的一個零頭。當時我想:難道社會主義社會只能是短缺經濟嗎?什麼時候能趕上日本呢?

尤其當我漫步東京街頭,看到擺在一個個日本家庭陽台上的洗衣機時,不禁覺得這東西太奢侈了——衣服自己不洗,讓機器代勞,這不就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嗎?我們中國人一輩子都不會去買它!現在說起來未免滑稽可笑,但當時我的確就是那麼想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

使館採購日貨熱

1988年我到駐日本使館工作,有了另一番感受。改革開放後,人們被禁錮的思想獲得解放,加之從1984年實行使領館工資改革,外交人員的口袋裡總算有點錢了,於是使館上上下下出現了採購熱。從各種家電,到塑料盆、衣架、窗帘等,各色生活用品都成了熱購對象。回國休假或任滿回國,一般都要帶回十來個紙箱子。這也難怪,因為當時國內經濟雖因改革開放而有所改觀,但物資短缺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產品的質量普遍不高。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輕工業品出現在日本市場上,且越來越多,改變了中國只向日本出口農牧漁業產品的局面。但這一時期,中國的服裝、鞋帽根本進不了「三越」「高島屋」等日本一流的大商店,只能擺在「馬喰町」那樣專賣便宜貨的商店街攤位上,當處理品甩賣。那時,日本人穿戴慣了「日本造」,看不上中國貨,心理上有抵觸,價錢再便宜也不買。甭說日本人,在日本的中國人也是如此。這也難怪,因為那時的中國貨雖然價廉,但質量的確不如日本貨。比如,中國出口的西裝,往往扣眼鎖得不好,扣子釘得不結實。襯衣往往縫得跑線,衣服上還帶著不少線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

「中國製造」湧入東瀛

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國貨像潮水一般大批湧入日本市場,且在「三越」「高島屋」等高級大商店裡佔據一席之地。不僅有各種各樣的服裝、卧具、餐炊具、玩具等生活用品,而且還有彩電、音響、電冰箱、自行車以及機電產品,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那麼,中國貨打入日本市場的奧妙在哪裡?四個字:物美價廉。由於中國向日本出口的商品都是按照日本進口商的質量、品種和規格要求生產,外觀、質量都好,而當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僅相當於日本勞動力價格的1/25。

中國小商品充斥「百元店」

隨著對日出口的迅速增加,「中國製造」的小商品充斥日本的「百元店」。100日元當時約為人民幣7元多,在中國賣幾角錢,頂多也不過一兩元的東西,進入日本的百元店就身價倍增。而這些東西若在日本國內生產,光是成本也不止100日元,到了店裡的價格自然更高。這就是「百元店」里的中國小商品既受貿易商青睞,又受消費者歡迎的秘密。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給駐日外交人員帶來一個便利:他們回國時的行李數量比以前大大減少了。要用的東西國內都有,又便宜,何必費力氣從日本帶回呢?有些愛逛街的人仍在買這買那,回家後卻發現買回來的東西是「中國製造」。

對中國崛起五味雜陳

由於改革開放,中國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變化最快的國家。中日經濟的差距也不斷縮小。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日本的1/8,到90年代末,就奇蹟般地上升為1/4了。日本人感到了危機。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經濟落後,日本頗有優越感。可是,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重大戰略調整,實行改革開放,十年時間,中國的發展就引起了日本人關注;二十年時間,就改變了亞洲的經濟版圖。面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力量增強,許多日本人的「中國觀」逐漸改變。一部分人感到日本領先亞洲的地位動搖,失去自信而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同中國打交道;一部分人心理失衡,不承認,不服氣,甚至感到焦慮和恐懼,擔心將來遭報復。於是,「中國威脅論」在日本出現了。一些右翼政客藉機煽動民族情緒,蠱惑人心,說什麼「日本將來有可能淪為中國的屬國」,鼓吹對中國說「不」。小泉純一郎上台後,連續6次參拜靖國神社,正是在中日關係的舊平衡被打破、力量對比發生歷史性變化、日本危機感加深的大背景下發生的。

二十一世紀

「中國是機遇不是威脅」

進入21世紀,黨中央吹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軍號角。到2007年,中國的GDP上升到日本的3/5(日本為4.3萬億美元,中國為2.7萬億美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沒有阻擋中國快速發展的腳步,中國GDP於2010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比原來估計的時間提前2年。

到改革開放30年的時段,中國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與日本的差距明顯縮小。雖然從統計數字看,人均國民收入不及日本的1/10,但就實際情況看,與日本不相上下。因為日本物價之高名列世界前茅,食品價格相當於中國的7至10倍。論住宅面積,我國已達到人均26平方米,或已超過日本。

日本人在看到中國突飛猛進的同時,也切身感到中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給日本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連小泉純一郎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發展不是威脅,而是機遇」。2006年兩國間的貿易總額已高達2000億美元,2007年增至2500億美元,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日本近3萬家公司在中國投資辦廠,帶來近4萬個項目,絕大多數獲利豐厚。

從不準入內到歡迎爆買

本世紀初,日本瞄準中國人脹鼓鼓的錢包,對中國擴大開放旅遊市場。數十萬計的中國旅遊者湧入日本,樂壞了日本商家。四十年前,東京一些商店甚至在門口掛有「中國人不準入內」的牌子;2017年,735萬中國旅遊者成了「香餑餑」,他們光顧任何一家商店,都會受到熱情歡迎。購買力旺盛的中國遊客到日本掃貨,日本出現了一個新詞——「爆買」,這個詞獲得日本2015年流行語大獎。

中國商品也滲透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2003年,海爾集團在東京銀座豎起中國企業第一塊廣告牌。如今,在電器品牌眾星雲集的日本,海爾深受消費者歡迎,在日本的年銷售額預計在500億日元左右。2015年2月,比亞迪電動巴士K9在日本京都地區亮相,是首個進入日本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成為京都公交系統首次選用的零排放純電動巴士。2015年4月13日,美的在東京舉行新款電飯鍋「鼎沸MB—FZ4086」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日本電飯鍋市場。美的還在2016年收購日本「白電三巨頭」之一的東芝。華為、聯想、海信也紛紛佔據日本市場。

除了機電產品、智能手機等數碼產品外,中國商家還涉獵遊戲、APP(應用軟體)、時尚等領域。中國門戶網站網易去年11月開始在全球推送一款遊戲軟體,在日本自發布之日起連續6個月在最受歡迎的免費應用中排名前三,如今仍然十分火爆。

還有一個發人深思的現象,上世紀80年代我國剛開放時,中國姑娘嫁給日本人的不少,卻鮮有日本姑娘嫁給中國人。現在,日本女性中流行著一句順口溜:「吃飯要吃中國餐,結婚要找中國男……」日本政府的人口變動統計報告顯示,2007年有1016個中國男人迎娶日本女人。

搭中國發展順風車

2012年中日關係因人所共知的原因遭受重創,降到邦交正常化以來最低點。

其後,安倍政權在對中國示強的同時,又多方謀求改善關係。這當然有內政外交多方面的原因,而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是其重要的動因。

日本財界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迫使安倍政府不得不面對現實。日本預測,到2025年前後,中國的經濟規模將是日本的5倍左右。安倍不得不考慮同中國一直對立下去的得失利弊。更何況「一帶一路」開闢了通向東南亞、南亞、歐亞大陸到非洲的大市場,其中很多地方是日本企業鞭長莫及的。據日方預測,2016年到2030年,「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建設需求在26萬億美元左右。日本如果不積极參与其中,就有被邊緣化的危險。搭上這班車,是安倍政府確保日本利益的最佳選擇。

在關乎日本自身發展的地區和世界事務中,日本需要倚重中國或同中國協調的問題很多。他們看到,今日之中國早已不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中國的分量、地位和影響與日俱增,政治上跟中國對著干,吃虧的只能是他們自己。因此,他們不得不採取更加現實、務實的態度,調整對華政策。日本執政者基於自身利益考慮作出的抉擇,不正是我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大發展的國際效應嗎?

(作者王泰平曾任《北京日報》駐日本記者、駐日本使館政務參贊、駐札幌總領事、駐福岡總領事、駐大阪大使銜總領事、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中國代表理事)

來源:解放日報

· 有一種愛叫做點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怎樣過生日?
60年里的驚人照片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