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獻忠對天主教的態度:先進知識可以帶進來,傳教另當別論

張獻忠對天主教的態度:先進知識可以帶進來,傳教另當別論

明朝末年,世界各地的交流已經十分頻繁了,到明朝後期已經有很多傳教士隨著東西方貿易來到中國,成了東西方交流的先驅。著名的西方傳教士有義大利人利瑪竇、德國人湯若望、義大利人畢方濟等,這些傳教士們因為和明末清初的上層官僚交往而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當然還有很多不那麼有名的傳教士,他們更注重於在民間進行傳教。

徐光啟與湯若望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也曾經和西方傳教士有過交集,而張獻忠在與他們進行交流時的一些行為打破了我們對張獻忠的固有印象,他在與西方傳教士打交道時展現出的思想和智慧與大家印象中的那個「殺人惡魔」、大老粗完全不同。

張獻忠坐像

崇禎十六年(1643年)底,張獻忠率領大西軍入川,並在半年的時間內佔領了四川大部,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而當時,四川雖然遠在內地,但是也有不少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在四川進行傳教活動,比如義大利人利類思、葡萄牙人安文思,他們在張獻忠的禮部尚書的推薦下見到了張獻忠。在雙方的首次會面中,兩位傳教士給張獻忠這個大老粗講了許多天文地理和西方國家政治的知識,這自然讓張獻忠覺得二人十分博學,於是張獻忠封二人為「天學國師」,留在自己身邊,以便不時學習。

此後,張獻忠還命令二人製造了天球、地球和日晷各一座,建好以後張獻忠「令將天、地二球排列宮中大殿上,以壯觀瞻」。雖然製造「二球」有好大喜功、裝點門面的嫌疑,但是張獻忠還時常向二人索要天文書和算術書,說明他還是比較注重西方科技的,當時傳入中國的西方科技主要以天文學和算術為主。

雖然張獻忠十分重視二人,但是張獻忠對於天主教的態度卻是另外一種姿態,而且十分明確、不容置疑。

張獻忠對傳教士們說:「吾深知爾等之教,活而且聖。惟一天主真神,應受朝拜,爾等當朝拜之。然當在歐洲朝拜之。因我等生於中國,亦有我等之敬禮,謹當守之。」張獻忠婉轉地表達了自己對於天主教的態度:你們在歐洲可以拜,但是我們生於中國,不拜。而且張獻忠還為此做出了一個精闢地論述——「爾等之天主亦願在爾歐洲享受敬禮,因彼處有多數人敬之故也。天主不願意在中國受敬禮,亦不令人尊之敬之,因此地之人心錮閉,隨從其祖宗之教故也。」這番話讓傳教士們也無話可說,畢竟是你們的天主自己「不願意在中國受敬禮」,中國人有自己的信仰。

教皇

面對張獻忠的如此態度,傳教士們也無可奈何。但是,雖然張獻忠不允許他們在四川範圍內傳教,但是依然利用他們傳播西方的科技知識,希望他們等到自己平定中國之後,送他們回歐洲,然後「煩爾等多遣天文學士及天文諸書惠寄來華。」

由此可見,張獻忠雖然出身草根,但是他對待西方傳教士的態度卻十分客觀,雖然不允許他們傳播天主教,但是對他們傳播的西方科學技術卻不加阻攔,甚至希望他們能夠儘可能多地傳播科學知識,如此開明之態度,比張獻忠晚兩百多年後的慈禧太后等晚晴頑固派都望塵莫及。

參考文獻:《明末農民戰爭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崇禎派大學士出征,路上不受百姓待見,冒充農民軍才有頓飽飯吃
《神鵰俠侶》中的情花毒、斷腸草真實存在嗎?金庸撒了一半的謊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