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海豚」直升機為什麼像中國的「直9」
2018年末,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公開了首架LAH武裝直升機的原型機。預計該原型機將於2019年1月開始地面測試,3月進行發動機測試,5月初進行飛行測試。根據韓國國防部發布的消息,該機型將用於取代韓國目前裝備的MD500、AH-1S「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等老舊型號。
上述消息被社交媒體轉載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韓國LAH直升機的造型與我國的直9直升機幾乎一模一樣。於是不少人認為「韓國人啥水平啊,搞到最後抄襲直9。」其實,LAH直升機和直9長的像也好理解,因為兩者都是從歐直的底子仿來的。
一、直9項目的起源
上世紀50年代,我國仿製生產了直-5直升機,該型機採用活塞發動機,功率低、高原性能差,服役時已經落後。後來自行研製的直-6、直-7又因內亂下馬,1979年直-5停產,此時,海軍迫切需要艦載直升機。因為早在1967年1月,國防科委就向中央軍委報告,為配合東風5遠程彈道導彈發射試驗,必須建造配套的驅逐艦、測量船、打撈船和補給艦,還要購買艦載直升機,這就是「718工程」。
後來的事實證明,雖然東風5導彈的性能很一般,但實施「718工程」卻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海軍的大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起點。海軍借「718工程」,建造了051型驅逐艦、925型遠洋打撈救生船、718工程油水乾貨補給船、「向陽紅5」號考察船等艦船,並從法國宇航陸續購進了14架SA321「超黃蜂」艦載直升機。多年以後,「超黃蜂」國產化後被命名為直-8直升機。
但只有十幾架「超黃蜂」還不夠海軍用,而這時我國已開始發展經濟、對外開放,各領域都有直升機需求。
1979年10月,航空工業部代表團對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進行考察。當時的貝爾直升機在國內還是有基礎的,部分單位已經購買了幾架貝爾-212用於公務。
1980年4月,考察團對法國宇航公司和透博梅卡發動機公司進行考察。經過權衡,國內主管部門認為,「海豚」的技術更先進,在價格和技術資料等方面給出的條件更優惠,因此決定引進SA365N/ N1「海豚」Ⅱ型多用途直升機。
但從軍事角度考量,「海豚」並不太適合軍用。雖然它使用的複合材料多達80%以上,對我國航空新材料的推動也很大,但它實在太小,只有4噸。海軍當時想要引進英國的「山貓」直升機呢,最後只有服從大局。
二、直9的國產化歷程
1980年7月,中航技公司與法國宇航公司和透博梅卡公司分別草簽了引進SA356N/N1「海豚」Ⅱ型直升機和「阿赫耶』渦輪軸發動機生產許可權的合同。法方提供整套零部件50套、發動機100台。中國用法方零部件裝配整機,然後部分自行製造,最後達到立足中國國內生產並掌握先進的直升機製造技術。10月,兩國政府批准合同。
1980年12月,總參批准,「海豚」直升機的國產化型號為「直9」,SA365N1型為「直9A」。
1982年2月,完成了首架機的裝配,9月,兩架直-9首次交付民航廣州管理局投入使用。
1990年底,協議50架已全部生產完畢,隨後,哈飛開始嘗試直9生產的國產化。
1992年1月,哈飛的國產化直-9成功首飛,國產化率達到71.9%,此後直-9的生產全面轉向國產型直-9,該型號定名直-9B。
直-9採用4葉旋翼加涵道風扇尾槳的布局。涵道尾槳是該機型的一大特色,優點在於尾槳佔用空間小,氣動力效率高,尾槳不易為外物所傷,而且由於涵道尾槳空氣阻力小,因此直-9的飛行速度比普通直升機要快。但缺點是比傳統普通尾槳重量大,結構複雜,維護較煩瑣。
後來,根據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需要,直-9又衍生出十多種軍用改進型:直-9通訊型、直-9炮兵校射型、直-9電子干擾型、直-9C艦載型、直-9W反坦克型、直-9G等,最新的改進型就是直-19武裝偵察型。
2000年,直-9成功出口馬里,實現了國產直升機出口「零」的突破。
2003年12月,直-9的民用型號H425首飛成功。
但不管怎麼改,「海豚」的底子在那兒,載重小、裝甲薄弱、機動性差、惡劣氣象和夜間戰鬥力差、高溫高原性能差等弱點還是改不了,所以除了裝備部隊,公安、武警、通用航空等部門購買的並不多。
三、韓國「海豚」的研製背景
上文提到韓國「海豚」—LAH直升機和直9長的幾乎一模一樣,從外表看,唯一的區別是直-9採用4葉槳而LAH採用5葉槳。
LAH的原型是歐洲直升機公司的EC 155直升機。EC155是「海豚」Ⅱ型直升機的發展機型,法國宇航給該機型定的編號為SA365N4,後來法國宇航公司併入歐洲直升機公司,SA365N4重新編號為EC155。
與「海豚」系列的老版本相比,EC155除採用新型五槳葉外,乘客空間和行李貨艙均增加了30%以上,採用阿赫耶2C2渦軸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從4噸提高到5噸,並配備防冰系統,飛行性能顯著增強。EC 155在1997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首次亮相,1999年3月開始交付使用。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和上海、大連等地的公安警務飛行隊均購買了EC155型直升機。
小編認為:無論是當年的「海豚」還是現在的EC155,用于軍事用途都不太合適,所以美國購買的「海豚」是服役於海岸警衛隊,歐洲的買家也都是民用客戶。我國當年引進「海豚」是基於現實考慮,從輕型直升機開始一步一步掌握直升機的研發製造技術。同理,現在韓國引進EC155或許和我國以前的想法一樣,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掌握製造工藝。
因此,我國和韓國在直升機方面不存在誰抄襲誰,大家都在學習歐洲的技術。美國的直升機最先進,「黑鷹」、「支奴干」、「超級種馬」都非常優秀,日本引進使用了這麼多年,到現在也沒有學到技術。重大裝備研發方面講究「循序漸進」,國人想像的「彎道超車」實在不可取。
※下五洋捉鱉—我國首艘萬米深潛器支持船下水
※班門弄斧—韓國出訪編隊在英國秀海軍裝備
TAG:牛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