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更需養護身心,5種簡單易做的驅寒滋補方,別錯過
氣溫劇變尤須護心護腦,冬天是天寒地凍、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此期間,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極易加重或發作。
據統計,在大寒節氣中,心肌梗塞、腦卒中的發病率均達到全年最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彈性較差的高血壓患者,在大寒時節一天之內的血壓波動往往會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時節舊疾複發。體虛年高的人最好居住在溫暖的室內,盡量減少出門或冒觸風寒。從室內到室外,但凡溫差較大時,不妨要先在門廊里適應一下冷空氣,再出門也不遲。深夜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大寒時分是一年之中寒氣最重的時候,養生的第一要義就是要禦寒保暖!」龍華醫院中醫內科常務副主任周時高副教授強調,禦寒保暖特別要注意保護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頭面部、手足部。
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這就是說,大寒時節除了要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也要隨著氣溫的變化而隨時增減。具體來說,還需根據各人的不同體質分門別類地進行保護,比如:胃寒脾虛的人特別容易受寒,建議此類人最好戴一個圍兜來保護脾胃,平日也可以多吃一些山藥、紅棗等健脾益氣的食物;而腎陽虧虛、慢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受寒之後可能會加重病情,不妨使用一個腰托來防寒。唐靖一副院長則建議,除了禦寒保暖之外,大寒時節人們晨起出門前,不妨喝些熱飲,比如:牛奶、豆漿等,以起到振奮脾胃的作用。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熱水或葯湯先泡泡腳,以達到暢通血脈、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而那些常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前尤其應該用熱水泡腳。睡覺沐浴前後適當喝水「大寒期間養生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滋陰!」
唐靖一指出,長江流域通常從冬至開始降水減少,到了一個月之後的大寒節氣,正是一年之中最乾燥的時期,白天平均空氣濕度一般低於50%,有時室內甚至只有30%左右,很多呼吸系統有「老毛病」的人經常會有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痰不凈的感覺。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則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更嚴重的是,如果因為高血壓、年老等造成血管彈性功能下降,還容易誘發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危險情況。
大寒節氣,介紹五種簡單驅寒或滋補之方
一、姜羊肉湯:
配方: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當歸、生薑清水洗凈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凈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薑片,在武火(大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小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薑片,喝湯食肉。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
二、紅杞田七雞:
配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雞1隻,姜20克,蔥30克,紹酒30克,胡椒、味精適量。
做法:活雞宰殺後處理乾淨,枸杞子洗凈,三七4克研末,6克潤軟切片,生薑切大片,蔥切段備用。雞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淋干水分,然後把枸杞子、三七片、薑片、蔥段塞入雞腹內,把雞放入氣鍋內,注入少量清湯,下胡椒粉、紹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雞脯上,蓋好鍋蓋,沸水旺火上籠蒸2小時左右,出鍋時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虛益血。(其性溫和,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產後血虛者均可食用。)
三、糖醋胡蘿蔔絲:
配料:胡蘿蔔半斤,姜、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胡蘿蔔洗凈切絲,生薑切絲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薑絲,煸炒出香味倒入胡羅卜絲,煸炒2分鐘後放醋、糖、繼續煸炒至八成熟,加入鹽至菜熟後入味精調味,盛盤即可。
功效: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臟。(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胡蘿蔔中含有"琥珀酸鉀鹽",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高血壓患者也可榨汁飲之。)
四、雲茯黑米糊:
配料:山藥、黑米、黑豆、茯苓、覆盆子、芡實、豌豆
做法:將7種食材除雜備用,山藥削皮切塊,一同放入大鍋中熬制,如果條件允許可選擇破壁打磨,營養更入味,更易人體吸收,打磨好的雲茯黑米糊每次取30g入碗即可。
功效:此方出自《神農本草經》,其記載「主健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從而堅持熬制喝,不但對女性氣血不足、月經不調可改善,還可以除寒解熱、補腎健體。
五、牛奶粥:
配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掏洗乾淨,放入鍋內倒入清水,大火煮費後,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繼續煮至成粥。
功效:潤肺通腸,補虛養血。
※血壓高者,除卻飲食,還需做好這4件事,血壓更穩、人長壽!
※口臭反反覆復,3種疾病可能是罪魁禍首,對症解決口臭輕鬆去除!
TAG:佳人養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