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皇帝半夜餓了想吃羊,卻不敢叫人來燒,別人得知原因後高呼萬歲

此皇帝半夜餓了想吃羊,卻不敢叫人來燒,別人得知原因後高呼萬歲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現代人一提到宋朝,難免會覺得有點太窩囊。雖然宋朝經濟繁榮,科技發達,商業、文娛業、航海業都得到大力發展,但是在對外戰爭中表現得實在是不盡如人意。宋朝的皇帝大多給人一種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的感覺(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也出現過昏君,但是沒有出現暴君。小編今天要講的,就是宋朝一位有名的仁君,即宋仁宗趙禎。

對趙禎的評價有這麼兩種。有人說他無愧於明君,統治時期也出現了治世,史稱「仁宗盛治」;但是也有人說,趙禎雖然想作為明君,但是他實在是太過柔弱仁厚了,所以他的仁是婦人之仁。但是不管怎麼說,仁君這一點是板上釘釘了。《宋史》對其評價道:「《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那麼趙禎究竟有多麼「仁」呢?小編下面就舉兩個例子。有一天趙禎和身邊的近臣聊天,就提到昨天晚上失眠的事情。趙禎說道:「昨天晚上睡不著覺,到後半夜就餓得不行,特別想吃燒羊肉。」近臣不禁感到納悶,皇帝怎麼能把自己餓著?於是開口問道:「官家為什麼不下令讓人做好了拿過來呢?」

結果趙禎的回答出人意科:「聽說每當宮裡有什麼要求,外面就會當成一種制度去辦。如果昨天我要求吃羊肉,那麼每天晚上都會有羊被宰殺,用來供應我的不時之需。所以這個口子不能開。」身邊的人聽完以後,不禁驚訝於趙禎的仁德,高呼萬歲。

還有一回,趙禎在園林里散步,總是回頭張望。別人也搞不清他回頭找什麼東西,心裏面咋想的。等到回宮的時候,趙禎急忙和侍妾和宮女說:「我快渴死了,快點拿熱水過來。」侍妾感到奇怪:「官家為什麼不在外面喝水,怎麼渴成這樣?」趙禎回答:「我回頭看了好幾回,一直找不著鐐子(即掌管茶水的人)。我要是問了,就有人要倒霉了。所以我才忍著渴回來。」

古代的帝王處於金字塔頂,其中很多人都不把百姓、近侍乃至王公大臣當人看。趙禎因為憐憫羊的性命忍飢挨餓;為了避免近侍獲罪甘願自己口渴,其實這就是能夠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位置思考問題,但是很多皇帝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從這兩件事來看,無論功業如何,趙禎都稱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了。

參考文獻:《宋史》、《東軒筆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孫權向曹丕稱臣,曹丕要求質子入朝,孫權是怎麼樣應對的?
遼國入侵,趙匡胤出征時黃袍加身,他直接回去稱帝,遼軍怎麼辦?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