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梅蘭芳對她念念不忘,杜月笙為她苦等三十年:高級的女人,從不討好

梅蘭芳對她念念不忘,杜月笙為她苦等三十年:高級的女人,從不討好







每日

8

點,文化早餐

   ? 

點擊 

拾文化 

關注 

置頂公眾號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摶物館



來源:易簡讀書

ID:yijiandushu



戲如人生,人生如夢,當大幕落下,縱是一代名伶,誰又能解這曲中意,人間情?

文 | 黃魯植


 


  01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人,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



這話是余派第四代傳人「瑜老闆」——王珮瑜說的。



舞刀弄槍,吹拉彈唱,京劇是源遠流長的國粹,是親切熟悉的鄉音,是一門太美的藝術。


從下九流,到上三品,從靡靡之音,到傳世天籟,溯源京劇,一定繞不開一個人:孟小冬。



從上海到北平,從北平到香港,孟小冬從一介鬚生,唱成了絕世名伶。



戲台上,孟小冬英姿颯爽,敢愛敢恨,贏得了一個世紀的滿堂彩;


戲台下,孟小冬愛恨糾纏,百轉千回,留下了幾十年的眾說紛紜。



民國多煙雨,女子多哀婉,那麼,孟小冬究竟是怎樣的女子,又有怎樣的凄美故事呢?




  02  



孟小冬出生於1907年,農曆冬月十六,家人喚她「小冬」。



她還有一個十分溫婉的名字,叫孟若蘭。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女子盈盈之姿,娉婷之態,希冀全在名字里。



老孟家可謂是唱戲的世家,祖父、父親以及叔伯們都是京劇演員。



受家庭影響,5歲起,孟小冬從就隨著父親孟鴻群,每天早晨吊嗓子。9歲起跟著姑父仇月祥學唱戲。




孟小冬天生是個角兒。



她12歲首次登台,14歲就開始與當時的名角搭檔,一般女孩都喜歡唱旦角,她卻從開蒙起就唱老生,只因其更易出彩。



高開的人生並沒有低走,勤奮努力的孟小冬憑藉穩重的颱風、出色的演技,逐漸站穩了腳跟,被戲迷們盛譽為「冬皇」。



唱出了名聲,有人固守一方城池,稱王稱霸,有人快意恩仇,開疆闢土。孟小冬是後者。



1926年,18歲的孟小冬來到北平,在京劇最盛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倩影。



在韓家潭的幾次堂會後,孟小冬「天下第一老生」的名號已經叫開,風頭一時無兩。




  03  



在蕭瑟的北平,孟小冬只做了兩件事,一是唱戲,二是遇梅郎。



孟小冬唱老生,扮相好,嗓子純,無雌音,一時聲名鵲起,轟動京城。彼時梅蘭芳已成名角兒,位列「四大花旦」之首。



時逢富商馮恕母親的八十大壽,堂會邀請了京劇大師梅蘭芳和余叔岩合演《四郎探母》。演出當日,奈何余叔岩舊疾複發,改由得意門生孟小冬頂替師父登場。



沒想到,一曲《游龍戲鳳》,便註定此生。



戲中,孟小冬一身江湖氣,梅蘭芳滿面女兒紅,一個果敢剛烈,一個寡斷優柔;



戲外,孟小冬的少女容顏傾倒了梅蘭芳,梅蘭芳的絕代風華亦吸引了孟小冬。



四目相對,皆為深情,年輕的孟小冬並不知道,這驚鴻的一瞥,便是日後跌宕半生的註腳。



「旦須」結合,郎才女貌,聽起來似是菊苑佳話。但戀情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梅蘭芳早已成家,有兩房太太,孟小冬嫁過去,只能做妾。孟家好歹是名門,哪裡肯受這般羞辱?



不過反對最強烈的還是她的師父,剛在戲台上嶄露頭角,就為一個男人放棄前程,實在令人扼腕。



但沉湎於美好愛情的孟小冬,哪裡聽得進眾人的勸阻?她義無反顧地嫁給愛情,嫁給這個她早已認定的人。





1926年秋,梅孟二人專門到天津井上醫院,看望在那裡住院治療的原配王明華,王明華取下了戒指,給孟小冬帶上,算是同意了這門婚事。



當時有好事者做詩云:

真疑是戲戲疑真,紅袖青衫兩俊人。難怪梅嶺開最好,孟冬恰屬小陽春。



一個男旦,一個女生,聽起來是天作之合,但已是戲曲界名伶的兩人,婚禮卻極為簡單低調。



沒有八抬大轎,沒有鑼鼓喧天,也沒有大宴賓客,孟小冬為了愛情,甘願飲下這所有的痛。




  04  



婚後,梅蘭芳不願孟小冬拋頭露面,她便不再登台唱戲,幻想能過上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安生日子。



在北京東單附近的內務部街,他們的確過上了最時髦的「同居生活」。



梅孟有過一張非常經典的老照片:



梅蘭芳用手指比出一個鵝頭,映在牆壁上,一邊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一邊是梅蘭芳的回答: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除此以外,梅蘭芳還為孟小冬請了琴師,閑來可在家吊嗓子,讓她不至於太悶。



但不知是煙花易冷,還是人心易變,明明已經結婚,梅蘭芳卻總是刻意遮掩。



「有家不知名的小報,登了你我的婚事。」孟小冬信口談及。



「哪家報紙蜚短流長,我明兒一早就去發聲明澄清。」



「澄清什麼?我們確實成親了。」



「我不想張揚。」



「為什麼總要瞞,娶我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嗎?」



梅蘭芳沉默。



末了,只一句:「小冬,入了梨園行,步步都是規矩。」





規矩?若是守規矩,怎會18歲獨闖京城?若是守規矩,又怎會嫁你這有婦之夫?



都說郎情妾意,怎奈當日興之所至,不過是一種不太成熟的思想衝動。



翌日清晨,茲事見報:




茲證明梅蘭芳與孟小冬未結連理,特此敬告,清者自清。



梅蘭芳




  05  



一代坤伶,扮相俊美,颱風瀟洒,不知迷倒了多少戲痴,比如李志剛。



孟小冬的戲,李志剛場場未落,最後這種痴迷,竟發展到單戀的地步。



眼見孟小冬被梅蘭芳「金屋藏嬌」,自己「玫瑰夢」一夕破碎,故因愛生恨,伺機殺死梅蘭芳。



李志剛去馮府找梅蘭芳,沒找到,竟錯手槍殺了梅的朋友張漢舉。



一時間滿城風雨。梅黨及家人為保護梅蘭芳,紛紛倒戈支持福芝芳,竭力拆散這對良人。



生性膽小的梅蘭芳也心生嫌隙,自此半個月、一個月才去看一次孟小冬。



孟小冬一氣之下跑去天津,演了十來天的戲,此時她早已淡出多日,沒想到依舊場場爆滿,轟動一時,戲迷們大喊「吾皇萬歲」。



但願能陪你君臨天下,如若不能,我便一個人任意西東,恣意瀟洒。



1929年,梅蘭芳赴美演出,再次為兩人的感情破裂埋下導火索。



孟小冬是梅蘭芳的藝壇伉儷,照例是她以梅夫人的身份亮相,但當時已經懷孕的福芝芳為了隨梅蘭芳出訪,毅然請醫為其墮胎。



無奈,梅蘭芳只好兩個都不帶。滿懷期待的孟小冬,對梅蘭芳徹底失望。



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弔孝風波。



1930年8月,梅蘭芳的嗣母去世。自以為是梅家一員的孟小冬,特意剪掉長發,戴著白花,身著素服,去梅宅弔唁。



沒想到被身懷六甲的福芝芳擋在門外,在其以死相逼之下,梅蘭芳一句「你回去吧」,就讓孟小冬崩潰。



天長地久有時盡,孟小冬終於明白,自己一心傾慕的梅郎,不過是個優柔薄倖之人,遂決定分手。



梅蘭芳來至她的門前長敲一夜,孟小冬始終不敢開門。撐著傘在雨中等了一夜,梅蘭芳終於悵然離去。



等閑變卻故人心,誰知這一離去,就是永別。



約定了一生一世,到頭來不過鏡花水月一場,許是有緣無分,許是造化弄人,總之,他們後來沒有在一起。




  06  



感情受挫的孟小冬,曾在北平的拈花寺短暫出家。一心禮佛的她,並沒有求得理想中的身心清凈,遂決定復出。



復出後,孟小冬留下誓言:

要麼終身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腳亂顫、天下掉灰的人。



而這個頂天立地的人,是杜月笙。



1931年初,孟小冬離開北平,回到上海,住在了杜月笙為好姐妹姚玉蘭建的新宅里。



杜月笙聽聞孟小冬的遭遇,深表同情,決定從中調停。他請了上海最有名的律師,又親自給梅蘭芳打電話,要其支付4萬離婚費用。



4萬大洋,可不是小數目,這筆錢據說由杜月笙先墊付的,後梅蘭芳賣了老宅,還了這筆錢。



1933年9月,孟小冬在《大公報》上,連登了三天離婚啟事: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你來,我風雨相迎,你走,我拂袖而去,小冬的果敢竟至於此。



1934年正月,梅蘭芳去漢口演出,下榻揚子江飯店。人人皆以為他是舟車勞頓才滿面愁容,梅蘭芳卻道:「這次來漢口兩期演出的包銀是三萬大洋想把它送給孟小冬,做最後的了斷。和她生活在一起,總是顧慮重重,就算這回是白唱。」



誠然,梅蘭芳不過是粉面女伶,怎能指望他,護你周全?只好雙飛燕變陌路人。



1938年,她在北京拜余叔岩為師,成為余晚年唯一承認的女弟子。



孟小冬本就極其聰慧,即便在婚後幾年技藝略有生疏,但經余叔岩指點,很快又回到巔峰。而余叔岩也對其賞識,將一生所學悉數相授。





一曲《洪岩洞》,令孟小冬名聲再燥。杜月笙60大壽,孟小冬又登台唱了余叔岩的經典曲目《搜孤救孤》,形神兼備,嘆為觀止。



據梅蘭芳的管事姚玉芙說,那天,梅大爺在自己的房間里,放著無線電,聽了兩遍《搜孤救孤》。



在這場感情里,他們都以為自己贏得風風光光,其實,早已輸得片甲不留。




  07  



如果說,孟小冬前半生與梅蘭芳是風花雪月的話,那後半生與杜月笙,則多了幾分相互扶持的意味。



杜月笙年長孟小冬20歲,有「天字第一號戲迷」之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聽起來不無遺憾,但因為梅孟離婚,加之四姨太姚玉蘭與孟小冬又是姐妹,杜月笙心裡還是燃起了一線希望。



都說年少時不能遇到太驚艷的人,否則此生都無法釋懷,這話說的是杜月笙。



「有朝一日,我杜月笙定會娶孟小冬為妻。」



「小冬,你還是個小姑娘時,我就說,我這輩子一定會娶你。」



「三十年來,我朝思暮想,若能娶到孟小冬,此生足矣。」



相比梅蘭芳,杜月笙的愛,來得更炙烈,更純粹,因為他成全了孟小冬。





日寇佔領上海時,杜月笙惦記她的安危,命留在上海的賬房先生寫信給她,讓她來香港,只因他在香港,能護她周全;



她重新拜余叔岩學藝,他在經濟上資助她,余叔岩的女兒結婚,他也悄悄幫她準備滿堂的紅木傢具,解了她的後顧之憂;



她在上海患病,求醫未果,他便特派小火輪接北京名醫孔伯華來滬為她治病,


孔伯華開了方子,治好了小冬的病,心情大好的杜月笙,竟豪擲10萬大洋;



抗戰時,他四處奔波,戰火紛飛的年歲里,還不忘抽空發電報關心她的生活。



江湖人都道杜月笙心狠手辣,但就是這樣一個戎馬半生、叱吒一方的人,把這輩子的深情與溫柔,都給了這個叫「孟小冬」的女人。




  08  



20年來,他之於她,全是情深義重,這份潤物細無聲的愛慕,讓她多年漂泊的心,終於塵埃落定。



入杜公館,她深居簡出,不給他添分毫煩憂,面對杜家太太的責難,她也不發一言。



唯有一次,當杜家舉家遷往香港時,一家人在數著要多少張護照時,她淡然問道:

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



究竟還是爭了。原來孟小冬最在乎的,還是一個名分。





這話她原是不想問,孟小冬是念情之人,自上海到香港,幾十年風霜雨雪,杜月笙的情深,她又怎會不知?但繞過半生的愛恨情仇,終究還是不甘心。



杜月笙一愣,深情地望了孟小冬一眼,對管家說,「護照的事先放下。」



不久,在香港的杜公館裡,63歲的杜月笙,擺了十來桌酒席,宴請了至親好友,與孟小冬成婚。此時孟小冬已是42歲,早已容顏不在,但總算有了一個名分。





結婚後,杜月笙的身體每況愈下,幾乎在病榻上度過,而在旁捧著葯碗盡心伺候的,全是孟小冬。



一年後,杜月笙逝世。孟小冬選了一條他多年佩戴的,掛鑰匙的金鏈條作為紀念,只因這是他最貼身的物件,足見其用情至深。



有人說孟小冬對杜月笙不是愛,不過是尋求庇護,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若能長久假裝下去,怎會不令人動容?




  09  



44歲喪偶,孟小冬孀居近30年。



晚年的她,閉門靜養,遛狗,打麻將,定期去法華山念佛誦經,就是不登台唱戲。



聽眾幾何?知音難尋。在晚年,除了好友張大千,孟小冬再未對任何人開口唱戲。



在張大千為她題字的墓碑上,不是杜夫人,也不是梅夫人,而是孟太夫人。



孟小冬是鬚生,一襲男裝,一句「一馬離了西涼界」,就讓世人記了一世紀,這樣一個桀驁的大女子,又怎需冠任何人的名姓?





但時有冬夏春秋,人有紙短情長,脫下戲服,孟小冬也不過是一個溫情浪漫的小女人。



1956年中日邦交,受周總理委託,梅蘭芳在香港轉機時,專門挑了個時間去看她,此後便再無交集。



糾葛半生,孟小冬也許又想起了那次在杜家堂會,梅蘭芳描了眉,敷了粉,提著嗓,開口唱:「妾身未分明。」



人有時候是不得不信命的,孟小冬敢愛敢恨,偏生就一副女貌,梅蘭芳溫潤如玉,偏偏又是男兒郎。



也許這段感情從相逢之日起,就註定了是悲劇,但好在孟小冬的所有遺憾,都有杜月笙補全。





晚年的孟小冬,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只是一切都過去了吧。」



多年前的那次叛逆出走北平,走出了孟小冬與兩個男人的曠世奇緣,也走出了自己的傳奇一生。



只是一切都過去了吧,寒來暑往,冬去春來,戲台上的咿咿呀呀,舊上海的刀光劍影,起起伏伏几十年,終究還是過去了。



1977年,孟小冬在台灣去世。



她卧室里只擺放了兩張照片,一是恩師余叔岩,一是舊愛梅蘭芳。



戲如人生,人生如夢,當大幕落下,縱是一代名伶,誰又能解這曲中意,人間情?



作者:黃魯植,易簡讀書編輯。一個靈魂有妖氣的女子,熱衷研究心理學、經濟學和淘寶美學。關注易簡讀書(ID:yijiandushu),用閱讀對抗無趣



End 

.






? more ? 更多文章點擊直達


父親出軌讓家庭破碎:女兒卻愛上了性遊戲



年薪百萬清華男38歲被離職,讓我認清了這3個現實



「讀個中文專業  ,到底有什麼鬼用?」








要不點一下  

好看

  和  

分享到票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我徑直走向你
媽,我只是單身,不是死了。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