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即將引領未來趨勢的交通工具
有人說,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越來越像車展了。或許,他們並沒有誇大其詞,眾多世界知名汽車製造商選擇在這場能夠代表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技術盛會上正式推出他們為未來出行而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
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些想法很大膽,甚至是顛覆性的,可惜的是,他們其中還有大部分你還暫時不能真正駕駛,然而這些設計一旦成功,勢必能對未來移動出行領域技術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今年的CES 2019也不例外,不少知名製造商都在現場展出了移動出行相關領域的解決方案,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
Byton M-Byte
拜騰M-Byte的內部設計是這款車最大的亮點,貫穿整個中控台的49英寸大屏和位於方向盤上的平板觸控屏在當今的汽車市場絕對屬於絕無僅有的設計。不過,這一艷驚四座的設計也招來諸多話題。有外媒發表評論稱,這塊巨屏橫跨整個擋風玻璃,這樣的設計確定合法嗎?難倒不會對駕駛員造成干擾嗎?
對此,拜騰方面表示,這個碩大的屏幕安裝在距離儀錶盤足夠遠的地方,處於駕駛員視線之外,並且也不是觸摸屏,因此不會造成干擾。除此之外,此系列電動汽車將最終實現大部分自動駕駛功能,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拜騰M-Byte所搭載的這塊49英寸屏幕也許還不夠大呢。
據拜騰介紹,手勢控制仍將是此款汽車內部體驗的一部分,但現在它只是與該車輛交互的多種方式之一。除了新的屏幕,此款車內部還添加了許多物理控制項。另外還有語音控制系統,以及駕駛員監控系統,這可以確保駕駛員在使用駕駛員輔助功能時不會太分心。
BMW Vision iNEXT
作為這家汽車製造商的創新旗艦,Vision iNext將把自動駕駛、網路連接和電氣化融合在一起,它既做到了極簡主義又表現出了奇異的風格,向人們展示了寶馬集團對移動出行領域未來的展望。
寶馬Vision iNext以人為中心的視覺設計旨在表現未來的移動不在技術本身而是技術如何與人交互。寶馬將其描述為「車輪上的精品格調」。
車的內部非常簡單、乾淨當然也非常「寶馬」。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一直都傾向於簡約的內飾設計,Vision iNext就很好地體現了這點。可以看到,布料和木材占內飾主導地位,部分塑料也摻雜其中。溫暖、創造空間的色彩成為了焦點,而技術則試圖融入這種自然的形式之中。
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寶馬試圖在Vision iNext中儘可能地將技術隱藏起來,寶馬把它稱為「害羞的技術(Shy Tech)」。大多數屏幕和按鈕都被隱藏或做了最小化處理,許多功能都被隱藏到了木材或布料下面。
Mercedes-Benz Vision Urbanetic
在今年CES上,梅賽德斯-賓士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車,命名為Mercedes-Benz Vision Urbanetic,這是該款車型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據外媒消息,該車的設計理念是由梅賽德斯-賓士旗下麵包車部門提出的,旨在以儘可能高效的方式運送人員和貨物。據介紹,Vision Urbanetic是一款純電動驅動的自動駕駛汽車,但梅賽德斯-賓士方面並沒有一併公布該車的續航里程、充電技術或所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的詳細參數與具體信息。
梅賽德斯-賓士方面表示,這款車具有嵌入式的「自學IT基礎設施,可以持續分析交通需求」,滿足城市、企業、居民和旅行者的需求,並且節省了人員運輸和貨物運輸之間的成本。此外運用該車平台,可以用更少的車輛運輸更多的人或者貨物,從而有助於減少交通流量,減輕城市基礎設施壓力,並改善城市生活環境。
據了解,Vision Urbanetic可乘坐12名乘客,在行駛的過程中提供一個全景式的道路景觀體驗。如果需要運送貨物,那麼這款概念車可提供一個3.7米長的載物空間,並設有10個貨架。當需要拼車或中小型自動巴士的場景,Vision Urbanetic可用來進行載客,如果需要城市運輸場景,它還能當作載物貨車。
通過底盤與車身分開的模塊化設計,讓Vision Urbanetic更加靈活。下方的自動駕駛平台可處理所有移動功能,包含用於轉向、制動和加速的冗餘組件。另外Vision Urbanetic概念車整體也採用模塊化車身系統,方便在運送乘客和貨物進行切換。
官方表示,整個切換環節可自動完成,也可手動切換,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切換。每個模塊的內部布局也可以調整,如減少座位增大載貨空間等。簡單來說,就是清晨如有大量的包裹需要運輸,那麼Vision Urbanetic就可以切換成貨車模式,以確保人們可以按時收到貨品。如果到了晚上,城市通勤的需求加大,Vision Urbanetic便可切換成乘客模式,以確保下班的人流能得到快速疏散,儘快回家。
目前,這一技術尚處於試運行階段,但它的潛在用途還是巨大的。包括拼車公司在內的運營商可以通過在乘客少時選擇運送貨物來最大限度發揮它的潛力,上下班高峰,高鐵站,機場則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運送乘客或行李。
實際上,Vision Urbanetic可以讓自動駕駛節省時間和提升效率的願景變成現實。根據賓士的計劃,未來將通過一個類似於滴滴打車的app來運營Vision Urbanetic,App展示車牌號以便用戶確定預約車輛,不過Vision Urbanetic還不會那麼快就問世。
Hyundai Elevate
現代汽車在CES上展示Elevate概念車,這款車的機械腿上有4個輪子,在「駕駛」模式下可摺疊。遇到困難地形時,腿展開,車輛可行走。現代汽車表示,這輛車帶領人們「前往其他汽車沒有接觸的領域」。
該公司表示,急救人員很可能是該車的第一批客戶。現代CRADLE副總裁兼負責人John Suh表示,海嘯或地震襲來時,目前的救援車輛只能將急救人員送到廢墟邊緣,剩下的路他們只好步行,而Elevate概念車可以駛向現場並直接爬過洪水或破碎的混凝土。這項技術可以和急救完美結合,效果非凡。
Elevate概念車還展示了作為紐約計程車而使用的場景,它可以爬樓梯來接坐輪椅的乘客,讓他們只需簡單地進入車內。全世界無法使用ADA坡道的殘疾人都可以呼叫一輛自動的現代Elevate概念車,它可以走到前門,自行調平,讓輪椅直接進入。
現代汽車公司表示,Elevate概念車是第一款終極機動車(UMV),它是電動汽車和機器人的混合技術,它可以超越地形,甚至超越最強大的越野車的限制。Elevate概念車基於模塊化EV平台,能夠針對特定情況變換不同形狀。
Elevate概念車的機械腿式結構有5個自由度+輪轂推進馬達,由最新的電動執行器技術實現。這種設計具有獨特的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步態,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動。平地上,它的腿部摺疊起來,進入駕駛模式,此時切斷機械腿接頭的電源,使用集成的被動懸掛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電池效率。這使得Elevate概念車能夠像任何其他車輛一樣以高速行駛。但是,只有該車能爬上5英尺的牆壁,踏在5英尺的台階上,在不同的地形上行走,並實現15英尺寬的軌道寬度,同時保持車身和乘客完全水平。
此外,輪式運動與鉸接腿的組合通過在每條腿的末端實現更快的步行速度,獨特的動態駕駛姿勢和扭轉控制來提供新的移動範例。美國Sundberg-Ferar設計經理David Byron表示,通過將機器人技術的力量與現代最新的EV技術相結合,Elevate能夠把人們帶到其他汽車沒有涉足過的新領域,並重新定義我們對車輛的看法。
Mercedes-Benz CLA Coupé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搭載了最適合自己的智能系統。在智能汽車領域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推動了智能汽車的升級和發展,而在全球汽車豪門中,梅賽德斯-賓士無疑是在智能汽車研發領域投入極大資源和成本的汽車品牌。
該車繼承了梅賽德斯-賓士家族豪華的外觀造型,還搭載了智能駕駛系統MBUX,支持手勢控制、語音控制等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給車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搭載一套具有學習能力的智慧型多媒體娛樂系統,並且能以最接近自然發音的人聲與駕駛應答。
MBUX系統自誕生之初便體現了以用戶體驗(UX即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的簡稱)為本的理念,基於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是其最大的亮點。通過這項技術,MBUX可實現個人定製化的系統設置,並主動學習和適應用戶的需求,從而實現汽車、駕駛者與乘客之間的情感溝通。不僅如此,該系統還可實現OTA(遠程無線升級)。
MBUX系統為用戶打開了交互體驗的新大門:帶觸屏操作的高清雙大屏、應用增強現實(AR)技術的車載導航,以及擁有自然語音識別功能的智能語音助手。用戶只需呼喚「Hey Mercedes」,便可啟動語音助手,與車輛自然交流。
此外,梅賽德斯-賓士CLA Coupé還隨車搭載7英寸觸摸屏中控儀錶盤,用戶也可將其自由升級為10.25英寸,更方便用戶操控。該車重新設計了裝配在方向盤上的觸控板,操作更為人性化,更為便捷。此外,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現已成為該系車標準配置,而非此前需要額外支付350美元選配的升級禮包。
基於手勢控制的輔助功能也將首次出現在梅賽德斯-賓士CLA Coupé上,免去了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分心尋找實體按鍵的不安全因素,極大地方便了駕駛者對車輛進行操作,進一步提升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此外,梅賽德斯-賓士方面表示,這一技術不僅能在白天使用,在夜晚完全黑暗的環境中也可以正常使用。
戴姆勒公司首席設計師表示,作為一輛四門轎跑車,新CLA以其純粹、誘人的設計吸引消費者,並在「感性純潔」的設計DNA中設定了新的標準。「簡而言之,CLA轎跑車有潛力成為現代設計的標誌。」
Harley-Davidson LiveWire
四年半前,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公布了旗下首款電動摩托車LiveWire的概念車。而在日前,哈雷戴維森在CES 2019展會現場宣布,該款舉世矚目的純電動重型摩托車即將在美國市場正式開售。
就像傳統電動車輛一樣,LiveWire百公里加速僅需3.5秒,其在城市道路上的續航里程預估為110英里(約合177千米)。哈雷戴維森表示,LiveWire電動摩托車將為騎士們提供一種全新的高性能摩托車騎行體驗。
據介紹,該車通過全電動引擎的即時扭矩推動,無需離合或換擋,只需扭轉油門即可實現驚人的加速。低重心、堅固的鋁製框架和優質可調懸架組件將為該款車型提供動態處理路況的能力。同時,LiveWire電動摩托車針對城市騎行也進行了車型的性能優化。
此外,哈雷戴維森還與松下汽車公司合作,為其新款電動摩托車配備蜂窩技術。通過HD-Connect,用戶可以查看有關摩托車狀態的信息,包括電池使用情況和剩餘續航里程,以及如果他們的摩托車被移動,可以獲得服務提醒和通知。
BMW Riderless Motorcycle
去年9月,寶馬摩托車部門BMW Motorrad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自動駕駛」摩托車。該車可以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加速、轉彎與停車。
寶馬公司研究團隊和工程師將利用自動駕駛摩托車的原型來了解更多關於摩托車動力學的信息,為先進的干預系統鋪平發展道路,該系統可以幫助摩托車騎手駕駛更便捷。
寶馬摩托車部門的負責人斯蒂芬漢斯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開發一輛全自動的摩托車,我們希望提高摩托車的安全性。」
寶馬公司希望整合摩托車的動態控制程序,在早期階段,該系統能在障礙物周圍顯示出最安全的駕駛路線,作為危險情況下的「行動建議」。當動態控制程序配以控制系統後,摩托車便可以實現自動駕駛的功能。
傳統汽車領域,自動駕駛技術一直是個備受矚目的話題,但在提升摩托車安全係數方面,自動駕駛技術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寶馬公司尚未明確表示他們是否會將該技術推向市場。
Mercedes-Benz Vision EQ Silver Arrow
去年8月,梅賽德斯-賓士發布了一款全新純電動賽車原型車,並在當年的加州圓石灘(Pebble Beach)推出了Vision EQ Silver Arrow展示車。
這是一款單座版賽車,旨在致敬1937年戴姆勒推出的W 125車型,這款W 125車型即是後來創下「銀箭」賽車傳奇的前身。
戴姆勒的首席設計官Gorden Wagener發表了如下評論:「在過去的80多年來,當談到車速時,銀箭(Silver Arrows)已在歷史上創下了傳奇,其流線型外觀設計早已聞名業內。該款Vision EQ Silver Arrow將再續傳奇,該車型的加速度及駕駛快感令人著迷,外觀盡顯奢華品質,為未來的汽車設計提供了新視野。為此,該款展示車型將新EQ產品技術品牌的設計理念推向巔峰。」
該款車型的車身家構建採用了碳纖維材料,並採用了多層「alubeam silver」噴漆操作,使其外觀的面漆呈現液態金屬的質感。在動力系統方面,梅賽德斯-賓士所搭載電機的動力輸出達到550 kw(750 hp)。
該款車型的充電電池的厚度較薄,位於車身底座(underbody)內,容量將近80 kWh的車載電池可提供的續航里程數在400公里以上(數值根據全球統一的輕型車排放測試規程(WLTP)測得)。
Audi Aicon
奧迪Aicon概念車亮相CES,未來感十足。早在2017年9月奧迪Aicon概念車在法蘭克福車展上進行了全球首發。這款車是奧迪在全自動駕駛領域的一款代表作,在2019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又出現了它的身影。作為第一款實現L5階段全自動駕駛的概念車它雖然不是第一次亮相,但依舊驚艷了不少人。
在外觀上它的設計充滿未來感,雖然尺寸上它沒有很大的派頭,不過從長寬高看來它依舊比奧迪A8大一些。長寬高分別為5444、2100、1506毫米,軸距為3470毫米。雖然是概念車但它的身上依舊保留了不少經典的奧迪元素,比如這張六邊形的大嘴得到了保留,辨識度十分高。
作為奧迪對未來交通概念的一種展示,它給我們的感覺是豪華和高科技並存的感覺。大型的四門轎車提供了寬敞的空間和領先的技術,官方透露它由純電驅動最長可以跑800公里。
細節上它的大燈設計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貌似格柵的部位其實是大燈的燈光,意識到這是點亮之後的大燈效果是否有些吃驚?這就是全自動駕駛的概念車,它對於未來交通有重要的闡釋意義。從大燈構造來說,這片發光區域由600個單體LED光源組成,他們會在電腦的控制下實現點亮或者熄滅。所以它照亮路面十分輕鬆而且控制照明區域可以做到十分精細,甚至可以讓部分區域變暗。車主離開車輛後車子還會智能地根據車主的行進路線利用大燈為車主照亮路面,這樣一聽是不是未來感十足?
車尾部的燈組和前臉一樣使用了大面子的數字顯示系統進行替代,而且尾燈部位還可以顯示各種圖案,另外它能夠在路面上進行投影。將來車主之間用車燈也可以進行溝通交流了,想一想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車座艙內採用2+2的座椅布局,去掉了方向盤和腳踏板,因為已經達到L5級別的全自動駕駛,所以這些東西的存在已經完全沒有了必要。整體風格上它的設計注重簡約,從質感和設計理念上凸顯了氛圍的豪華和檔次,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頭等艙。
憑藉著如此犀利有衝擊力的外觀它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另外Aicon的車輪也十分有個性,26英寸的車輪凸出明顯,動感十足。它的前大燈甚至能夠通過電腦控制呈現不同的圖案,如車主想呈現的眼神,和走過的路人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車子已經不僅僅是車子,它成為車主甚至更多人的代言人。
當然除了在外形和內飾這些一眼能見到的設計上下功夫之外,奧迪對它的其他部分也進行了調整,比如它應用了彎道側傾補償的技術,車內的乘客不會感覺到車子在轉彎時的體態改變,這也是奧迪對乘坐體驗的一次大膽改進。動力上Aicon有四台電動機,加起來可以達到260千瓦的最大輸出功率,峰值扭矩達到550牛米。它充一次電可以跑700-800公里。車子的固體電池組在車底盤上,相比鋰離子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使用了800V高壓進行充電,能在30分鐘內快速充滿80%電量。
關注billwang工業設計
每天都有新的設計故事、作品與創意新品
與大家一起分享!
合作、投稿:info@billwang.net
QQ:1329189840
※獲獎作品 | 2018「萊克杯」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概念組銀獎、銅獎
※黃山手繪‖工業設計師們都是如何提高職業技能的?
TAG:Billwang工業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