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果我就是這樣糟糕,你還會愛我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這是周末和大家直播時有感而發的一個分享,如果不是大家的提問,我似乎都快忘記了這件事。但是那天說起,我還是忍不住哭鼻子了。所以想寫出來,給每個慢熱孩子的父母們。
小D現在4歲半,已經上幼兒園1年半了。她的入園分離焦慮很快就過去了(戳->紐約幼兒園園長分享|破解入園焦慮,這些準備工作現在做最有效)。但當時她每天在幼兒園極少說話,她會參與集體活動,老師和同學和她互動也有反應,但就是不怎麼說話。
老師們一開始覺得也許是不適應,就想等一下看看。結果一個月過去了,小D還是這樣。老師們有點坐不住了,就約了我進行一次面談,看看是否可以稍微「推」小D一把,有沒有方式可以讓小D更多地說話。
我當然理解老師們的心情,表達能力是這邊幼兒園特別看重的,而且語言表達一定程度也反映了一個孩子的智商和認知水平。
老師從我這邊清楚地知道小D在家的表達能力水平,於是就提供了一些方法,比如小貼紙獎勵表格啊、和「我要說話」行動計劃啊,等等。
那天在老師的辦公室,聽完她們的分享後,我說,我非常理解你們的顧慮所在,作為母親我也希望她可以像在家裡那樣在幼兒園表現。但同樣作為母親,我希望我們都不要去「推」她。
如果她有表達能力、她也能參與集體活動,那麼我們就再等等,給她一些時間,少給她一點壓力,等她準備好了,等她想說了,她自然就會說。
這段話說完,老師們是愣了一下的,但其中班主任老師馬上就和我說,「我尊重並且支持你的決定。我們也不會過度關注這件事本身,我也相信當她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她就會在集體中說話的」。
之後小D每天放學回家,我也和老公說好了,從來不詢問她是否說話了,而是問她在學校發生了什麼趣事?誰是她的好朋友?最喜歡哪個老師?等等。
我有時還會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每天都饒有興趣地聽她分享這些,從來不會去問,「今天有沒有說話啊?為什麼不說話呢?」
很明顯的,小D是非常喜歡這個幼兒園的,她每天回家迫不及待就和我話癆學校事情,她去哪裡都會提起要帶個什麼紀念品給老師和同學,她每次一放假就想念學校。
可是,兩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四個月過去了,小D還是沒開口。副班主任是個比較年輕的老師,又坐不住。
在第四個月我去學校接小D時,又一次婉轉地提到,是不是考慮一下獎勵制度來鼓勵她說話。我又一次表示感謝,卻又一次堅定地拒絕了這個建議。
的確粗看我是有點「護犢子」的,但背後也是有我思考所在的。首先,我評估過小D有能力,可以表達,可以社交,並沒有自閉傾向或者其他行為能力問題需要干預。
而且,我的育兒理念一向都是不對「正常不過」的事情進行獎勵,講話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對於這樣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進行獎勵,這個行為會讓小D產生錯誤的動機來源。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小時候和小D一模一樣,從幼兒園開始每一次的「大場面」,都是媽媽在後面拚命把我往前推,然後我四肢僵硬地去執行,有時還完不成,最後還會得到一個評價「這個孩子真的沒見過世面」。
我的媽媽是個特別外向的人,現在想來,她估計是無法理解開口說一句話為什麼就這麼難。所以她從小到大都在創造機會讓我鍛煉,也製造了很多獎勵計劃讓我開口。
但似乎沒有用,媽媽這樣的一次又一次鍛煉,仍然沒讓我可以自信地開口講話。記得我小學一年級竟然還在課堂上尿褲子了。原因很簡單,我課間在幫助老師收作業來不及去上廁所。
其實課堂時,完全可以舉手和老師說一下。但是我怎樣都舉不起那雙手。
於是就拚命地憋著,一方面是在鼓勵自己要舉手報告,另一方面腦海里就閃現出媽媽經常在家唉聲嘆氣說我「沒出息」的樣子。最後,我還是沒憋住,尿在了褲子上。
媽媽來接我的時候,她感覺面子都丟光了,本來同學們已經在笑我了,她把我從教室里拎出來的一路都在數落我,「這麼大的人了,還尿褲子,你害臊嗎? 你說你除了讀書成績好一點,還能成什麼事?最終就是個書獃子」。
這是我的過往,現在每每看到小D局促的樣子,我都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我也總能在隊友或者有些老師的身上看到當年媽媽「為我好」的樣子。
因為我經歷過,所以我知道,慢熱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積累內心的勇氣和力量。這份力量無法從外界的鼓勵獲得。
很多時候,「鼓勵」意味著「期望」。慢熱的孩子非常敏感,他們更加渴望父母的愛和認可,因此「鼓勵」就變成了負擔。
本身的慢熱謹慎,再加上這份期望的壓力,反而會讓他們更加難擁有這份力量跨出第一步。
「媽媽,如果我就是這樣糟糕沒出息,就是不能讓你有面子,你還會愛我嗎?「這是那一次我尿褲子後在家裡對媽媽憤怒的呼喊。
那一刻,我是特別希望媽媽可以堅定地回答我。但是她沒有,只是匆忙幫我把褲子換下來,然後別過臉去給我洗褲子了。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後來我花了另外的十幾年才慢慢化解,雖然我現在也挺好,但我自己知道一個人走出這條黑衚衕有多難。這是後話了,今天就不細說了(這篇是我自己走出來的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故事,戳->掏心窩|我從小內向,這麼多年堅持做這三件事,突破局限又能做自己)
如今面對小D,我想做的只有一條,不管你怎樣,是真的不管你怎樣,我都愛你。
當然,除了我們的「不作為」,我們也有很多「作為」。我們一直創造很多機會讓小D去接觸各種社交場合,但每個場合中,我們和對待她幼兒園的情況一模一樣,沒有期待,也不鼓勵,互相陪伴去體驗。
我們也不會因為她在一些場合不說話而失望,更加不會她因為在另外一些場合說話了而歡天喜地。記得當時我和老公說過,真正的平常心,才是愛孩子。
我們愛她,是因為她是誰,而不是因為她做了什麼。
6個月後,小D終於在幼兒園開口說話了。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她討論。
-你為什麼之前不說話呢?
-我緊張。。我也不知道,我就是不想說。
-嗯,你知道嗎,媽媽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敢說話的。
-啊,真的嗎?那你後來說話了嗎?
-說了啊,後來我發現大家都對我挺友好的,說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是的呢,我也是這麼覺得的
-Dorothy,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很多難題都需要我們自己去解決。但你要知道,不管你解決了還是沒解決,爸爸媽媽永遠愛你。而且只要你需要幫助,我們永遠在這裡等你。
-嗯,我也愛你,媽媽
去年年底我們全家去迪士尼樂園玩,我在自己的朋友圈裡記錄下了這個瞬間:
那天發朋友圈後,一個朋友給我留言,說自己女兒快8歲了,也這樣,有點著急了。我說,著什麼急啊,我當年快到25歲才好的呢,現在不也挺好。
雖然是一句調侃,但我真的相信,有愛滋養的孩子內心的力量就像土壤下面的根枝,也許一時半會表面看不出變化,但是那份基礎卻是最牢固堅不可摧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這份環境滋養的力量,等到那顆種子自己破土而出的時刻。
感謝我的女兒也是個同樣慢熱的孩子,我開始體會當年我媽媽的心情,很多當年的事情我發現自己可以慢慢放下了。因為說實話,好多次我也希望我的女兒可以是那個站在舞台中央滔滔不絕的孩子。
而每一次這個希望過後,我也都會想起自己當年那種無助的心情,渴望得到的是媽媽的擁抱,告訴我「不做也沒關係」。
我發現在養育小D的過程中,我和自己的母親也和解了,而且還額外滋生了更多的力量,那就是真正做」自己「的力量。
原來和人不同真的沒關係,只要我們父母可以足夠地去接納。「愛你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你敢不敢這樣寵孩子?我敢!
大J叨叨叨
昨天分享的《有了娃的生活,儘管一地雞毛也要努力開出欣喜的花》好多人給我留言說看得淚目了。是的呢,這些我是在周末編輯寫稿的,當時就是有好多次眼眶濕潤,還時不時和隊友分享。
昨天有一位朋友給我這樣留言,說實話我挺有感觸的。我們團隊有一個小夥伴也是我公號的讀者,記得剛加入時就問過我一個類似的問題,大J,你是不是什麼都能搞定,永遠都是從容的啊?
我說,沒有啊,我有很多抓狂的時刻,我時不時就會很沮喪,難得也會有哭鼻子很難受的時刻,這就是我的,也是每個人的生活常態吧。
成人的世界真的沒有容易的,但我一直記得我第一任老闆和我說的話,「如果你不喜歡那就改變。如果你無法改變環境和他人,那麼就改變你對待這件事的方式「。
我不太喜歡用」成功「這個詞語,但如果非要用,對我來說,成功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活出幸福的味道,在一地雞毛中也要努力開出欣喜的花朵。
幸福不是狀態,幸福是一種能力,改變和行動的能力。
※只是報了個私教練舉鐵,沒想到還影響了我的育兒觀
※"我們也許可以救命,但你們可以救心"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