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1、15、16外觀相似,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殲11、15、16外觀相似,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也許盯上這張圖,看上一會即能明白,殲-16是雙座、雙前輪和低可探測性塗裝,沒有空速管。殲-15是三翼面布局,海軍塗裝,有著艦鉤。殲-11雖有雙座,但是單前輪,其它方面,對於普通受眾來講,則比較費勁。比如說差別在發動機,今後這三型飛機,都將換裝國產發動機,況且與俄制細微的區別,還是難以辨認。大致就是這些,殲-15比較好認一些。殲-16低可探測塗裝也易辨識,那麼今後剩下的只有殲-11B和殲-11BS了,還要使用一段時間,在可見未來十年內,這三型飛機仍然還是主力戰鬥機。抽一點空,辨一辨,有助認識這三款機型。下面簡單說一說。

殲-11要在制空。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引進蘇-27和雙座教練飛機,並引進了生產線,也就是100多架的樣子,作戰任務以制空為主,模擬數字化飛控,我國實現國產化以後,相繼推出了殲-11B和殲-11BS,前者作為制空主力,後者用於教練機使用,機體結構上沒有發生大的改變,解決了作戰一時之需,生產數量不多。主要不符合主流戰機發展趨勢,我們國產化以後,主要的作用,可以使用國產導彈了,不再受制於原裝只能使用俄制武器的缺失。

殲-15滿足上艦需要。有了航母,必有艦載機,與俄有關蘇-33談判也多年,因價格,技術產權等問題,一直扯扯不清,索性自家製造。經過多年努力,突破了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完成了中國第一架艦載戰鬥機的製造。據傳使用了四餘度電傳操作系統,航電非常先進。不過出過二、三次事故,據媒體分析,可能在大迎角起飛時,有點失速問題,出自戰機本身氣動問題。因此生產數量有限,現在還不能滿足國產航母部署需求。不過,我們不會望而卻步,期待在殲-15雙座及其改進型,一勞永逸地解決。

而我們的殲-11戰機是在2000年後開始的,首先我們進行的俄羅斯配件,我們自己組裝,這個階段的蘇-27戰機被稱為殲-11A,其實就是蘇-27戰機的國內組裝,沒有什麼技術變化。蘇-27SK與殲11A外觀基本相同,殲11A是第一代蘇27的最基本外形:垂尾頂部切件、駕駛艙前部IRST光電探頭居中、雷達罩前有空速管。

殲-11A戰機

殲-11B則是完全國產化的蘇-27飛機,我們運用了國產的機體材料,改進了機體結構。並且換裝了國內生產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換裝了任務計算機,數據匯流排等。區別在於殲11B雷達罩為純黑色帶空速管,翼尖掛架不在安裝較粗的干擾吊艙,而是改為梯形掛架。除了第一批次外,所有的殲11B採用了渦扇10A發動機,發動機尾噴口為銀白色,而不是AL31的黑灰色。

殲-11B戰機

殲-15戰機是海航的艦載機,主要應用在航母之上。那麼其外形設計特點最容易分辨,因為其採用的是三翼面設計,也就是在主翼前面有一對小翅膀,這也是分辨殲-15戰機的最主要的地方。其次殲-15戰機還有尾勾設計,這是為了降落航母上所使用的。

殲-15戰機

殲-16戰機屬於戰鬥轟炸機,其特點就是載彈量大,作戰航程遠。殲-16屬於我們製造的蘇-27家族的最新改進型,也許會是終極版本。殲-16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都採用了雙座布局設計,不存在單座版本。

殲-16戰機

殲-16與殲-11的雙座型(殲-11BS)有些不好區分,其最容易分辨的就是殲-16戰機由於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機頭沒有安裝空速管。下面是一些相關戰機的對比圖,我們可以參考一下!

殲-11BS(上)與蘇-30MKK(下)的對比

殲-11BS機頭是有空速管的。

這是三種戰機起落架的不同之處。記得分辨第一張圖片是哪架戰機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鵬鵬談影視 的精彩文章:

中國167艦大改後防空導彈數量猛增,反艦彈為何少一半?
說一說美軍最小的核動力水面艦艇班布里奇級巡洋艦吧?

TAG:小鵬鵬談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