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的大器晚成的詩人,50歲前不為人知,50歲後一舉成名
時光雖然總是一刻不停向前飛奔,但歷史總會有意無意地出現輪迴。大約600年前,一名默默無聞的抄書小吏憤而丟下手中的筆說「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怎麼能老死在書房裡呢!」這個人就是後來出使、平定西域,因有功被封為「定遠侯」的班超。600年後,又出現了一位投筆從戎的人物。一個一直以寫詩為職業,直到50歲還幾乎不為人所知、後來卻家喻戶曉的大詩人,在50歲後,卻毅然投筆從戎,開始了戎馬生涯,最終因軍功顯赫被封為渤海縣侯,成為大唐歷史上數以千計的詩人中唯一一個因軍功而被封侯的,他就是與岑參並稱「高岑」的大詩人高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投筆從戎
高適可謂大器晚成,他46歲那年才中了進士,謀得封丘縣尉一職。但他在封丘縣尉任上只幹了三年,就棄官而去。之後他投靠到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軍中任左驍衛兵曹參軍,兼任書記一職。在此之前,高適寫了大量歌頌了戰士奮勇報國殺敵、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的詩篇,這些詩篇奠定了他作為邊塞詩人的地位。一年之後,「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在楊國忠的慫恿下,不採納哥舒翰堅守潼關的軍事戰略,嚴厲苛責並催促哥舒翰出關迎戰。哥舒翰不敢違抗,只好「慟哭出關」,結果正中叛軍之計,唐軍大敗,二十萬大軍僅有不到一萬人生還,哥舒翰也戰敗被俘。潼關失守,叛軍進逼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
哥舒翰
此時身在軍中的高適奉命向皇上彙報軍情,給了他面聖的機會。高適將兵敗的責任推到楊國忠身上,減輕了唐玄宗心中的內疚,從而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不久,就被升為侍御史。太子李亨自立為帝後,他又被任命為揚州大都督長史、淮南節度使,參與了討伐永王李璘的戰爭。永王兵敗後,高適先後任太子少詹士,蜀、彭二州刺史、西川節度使、劍南節度使,此間曾隨崔光遠平定了蜀地的叛亂,並與吐蕃交兵。公元764年,六十一歲的高適為嚴武所代,遷刑部侍郎,轉散騎常侍,進封渤海縣侯。一年後,62歲的高適壽終正寢,被追贈為禮部尚書。高適生命最後的十年,是他建功立業的十年,也是他人生輝煌的十年,在這十年間,他從一個不為人所知的詩人轉行成為一個戰功赫赫的將軍,並且不斷加官進爵,最後實現了很多人終生都不能實現的夢想:封侯。他是大唐歷史上是唯一一個因軍功而封侯的詩人。
唐軍平叛
歷史的車輪從未停止它的運轉,一千多年過去了,我們今天大多數人了解的高適,是一個詩人高適。要知道,高適在50歲之前,一直是在寫詩的,他是一個流傳千古的詩人,是唐代著名的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他的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雄渾悲壯」是他邊塞詩的突出特點。他的代表作有《燕歌行》、《別董大》等,但我認為,有一首詩更能說明他的理想,代表他的風格,那就是《送李侍御赴安西》。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金鞭指鐵驄
這首詩的大意是:作為行客面對著飛蓬,手持金鞭指揮著鐵驄。功名在萬里之外,心聲在一杯之中。虜障在燕支之北,長安在太白之東。離別時不要難過,看取寶刀稱雄。
可以說效力軍中,建功立業一直是詩人的理想,而在這首詩中就表現了這一理想。這首詩作於天寶十一載秋天,當時詩人正想到軍中去展示才能,求取功名,恰逢朋友先走這條道路,他有說不出的羨慕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送別詩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不舍之情。在詩中詩人強烈表達了立功異域的戰鬥激情,和樂觀豪邁的昂揚意緒。
功名萬里外
首聯「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緊扣題意,寫李侍御即將跨馬遠征。以「飛蓬」喻「行子」,寫出了「行子」身影的輕疾。以「金」、「鐵」來修飾「鞭」和「驄」,平添堅強的力度。詩篇一發端,頗具頓挫之力,使「行子」輕捷如飛,意氣昂揚的氣勢與英姿如在眼前。
頷聯「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緊承上聯送別之意。臨別之際,萬千「心事」,一言難盡,全寄托在「一杯」別酒之中。此聯極盡縱橫捭闔之能事。先從「萬里外」一筆推開,展現出巨大的空間,表現李侍御豪邁的激情、飛動的氣勢。但緊接著一筆收勒,又回到別筵。這「一杯」中包含著深摯的惜別之情:對「萬里」征途的擔心;對前程珍重的祝願;對「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極為深沉厚重。一開一闔之際,極富抑揚頓挫之力。
離魂莫惆悵
頸聯「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指李侍御遠赴安西所經之地。「虜障」與「秦城」之間,遙隔萬里,臨發之際,回望秦城, 自不免有所繫戀,但「功名萬里外」的豪情壯志又激勵徵人揮鞭直指前路。這一聯只列地名,不直接書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聯再一筆宕開,境界進一步擴大。安西與長安,相距萬里,關山阻隔,歸路茫茫,在地域廣闊的畫面上,濃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寫景,更是托情。尾聯繼「離魂莫惆悵」的殷切勸慰之後,奇峰突起,以「看取寶刀雄」的放聲高唱,將激昂壯別、立功異域的雄心壯志噴涌而出,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
看取寶刀雄
這首送別詩最動人的地方,是融注於詩中的雄壯豪放之情,同時,詩人以意驅象,既有「飛蓬」、「鐵驄」的形象描繪,又有廣袤萬里的空間描繪,這些超邁遒勁、雄渾闊大的形象,不僅體現了詩人感情的豪壯,同時也煥發出昂揚奮發的盛唐時代精神。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精神,才有了詩人後來的征戰疆場,建功立業,加官封侯。《舊唐書》評價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這樣的成就,絕不是偶然,而是詩人內心積鬱已久的渴望。這一點,在詩人很多詩篇中都有體現。而這首《送李侍御赴安西》就是這一類詩作的代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此詩人33歲時戀上12歲女孩,用十年時間等她長大,結局你想不到
※古詩詞中有一種美,叫做疊音詞之美,快來感受一下吧
TAG:老沙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