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輸液死亡:一生病就輸液,到底禍害了多少中國人
一直以來,有病就打吊瓶輸液,似乎變成了常識。很多人都覺得輸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
但其實我們國家已經出台政策,開始對門診輸液進行限制。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個省、區市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每個人都會生病,每個人都會接觸到輸液,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輸液到底有哪些危害?
一、4歲女孩低燒,輸液死亡
前不久,山東淄博發生了一件讓人心痛的事情。4歲女孩辰辰,只因發燒37.5度,在私人診所輸液致死!據母親田女士回憶,當時辰辰出現輕微發熱癥狀,帶她去某診所治療,醫生測得體溫是37.5℃,並開了3瓶吊針。輸液前,辰辰還能活蹦亂跳,誰知在第一個吊瓶未打完後,開始出現體溫上升、手腳冰涼、怕冷的癥狀。打完三個吊瓶後,田女士抱著辰辰回家。「那時孩子已經沒有力氣行走了,回到家後就說想睡覺。」
田女士告訴記者,辰辰躺下30分鐘左右,突然口鼻流血、嘴唇發紫。即使第一時間撥打120緊急送往淄博市中心醫院,但醫生還是遺憾地告訴家長:「孩子已經沒有心跳了。」
來源 | 齊魯晚報
事件爆出後,不少網友表示難以釋懷。37.5℃這樣的低燒,真的需要輸液嗎?作為中國人最常見的治療手段,輸液真的會危機生命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一起來重新了解一下,輸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二、輸液有3大誤區,害人不淺
在中國,一感冒就輸液,一發炎就輸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輸液,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
有人形容,醫院的輸液區總是人滿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遠高於國際標準的2.5至3.3瓶。很多患者都得了「輸液病」,他們過分相信輸液的療效,還因長期的盲目輸液,造成了種種誤區。
1輸液=快點好?
不少人以為「打吊針,就能好得快」,所以無論什麼病,都想靠輸液加快治療速度。
實際上,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大都是針對癥狀,而非真正的病因。只能不同程度地緩解癥狀而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像我們常見的普通流感,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還會拉長。即使打針吃藥,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復時間。
輸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現象,因為藥液直接輸入到血管內,隨著血液循環,直接被人體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
與此相反,真正輸液導致的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風險更大。
2014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在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給藥方式中,58.7%來自靜脈輸液。
常見的反應有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有人認為,輸液相當於一次小型手術,是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在很多西方國家,輸液是僅僅針對急救患者和重症病人的治療方法。
是否要輸液,應該由患者的臨床表現、藥物的特點和醫師的綜合判斷等等因素來決定,只有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等情況,才應選擇靜脈注射。如果患者腸胃功能正常,口服藥物應是第一選擇。
2輸液速度可以隨意調節?
輸一次液,少則一個小時,多則四五個小時,實在是煎熬。有不少人為了趕時間,隨意調節輸液速度。
2017年1月,江西九江余先生因中耳炎到醫院進行輸液治療。
按照常規速度,吊瓶至少要1小時才能完成,可余先生在門診大廳坐著無聊,想早點回家吃飯,便自行調快了輸液速度。
半小時後,余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頭暈。
幸好護士及時趕來將輸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鐘後,余先生身體終於恢復了正常。
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輸液過快的危害,甚至認為輸液速度是否調快,完全取決於時間緊不緊。
但也有少數人認為輸液應該越慢越好,一般不會自行調節。
實際上,這種做法危害極大,因為每個病人體質不同,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來給這個病人把輸液的速度調成多少。
而且藥物不同、身體狀況不同,輸液的速度也會不同。很多患者不具備這種醫學常識,自己加速,會帶來一些臨床危害。
曾有患者因自行調節輸液速度,將兩小時輸完的液體在40分鐘內完成,兩小時後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險些身亡。(來源 | 潯陽晚報)
一般情況下,
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老年人由於器官發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輸液速度應減慢,兒童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則不應超過40滴/分鐘。
輸液速度不可自行調節,如果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但也不是說越慢越好,需要根據病情調整輸液速度。
所以,如果真的趕時間,不妨諮詢一下護士:「請問這個速度可以調嗎?」
3輸液補充營養,安全可靠?
每當季節轉換,得急性腸胃炎的患者一批接一批,每天上吐下瀉,感覺身體被掏空。輸液,成了補充營養和水分的常用途徑。
但如果你認為,只是吊個葡萄糖而已,很安全,無毒副作用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有位學者曾對一個生前經常輸液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僅僅是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和大量微血管堵塞。
經過研究分析,看似澄凈無污染的吊瓶液體,含有大量塵埃粒子、玻璃屑、橡膠微粒以及活性炭顆粒、藥物結晶等。
輸液時,這些微粒會進入你的血液,在心、肺、腎等器官中沉積,就像水管里有垃圾堵著一樣。
久而久之,沉積物會引發多種疾病,如微血管栓塞、肺氣腫、肺硬化等,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癌症。
除此之外,輸液需要對皮膚進行刺穿,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污染,或者針刺部位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
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險。
三、輸液隱藏危害大,能吃藥不打針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能不吃藥不吃藥,可以口服不注射,可以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治療原則。
病情嚴重的,可由醫生診治後,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輸液治療。但這個醫學原則,在現實中卻是反向執行的。
調查顯示,
我國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輸液,90%的住院患者都會接受輸液治療,但其中超過95%的患者不知道濫用輸液和不安全注射的風險和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更是高達40萬人以上。多少人總把輸液當做靈丹妙藥。殊不知,會把身體搞得越來越差。
而且從醫學上講,當藥物、液體等進入人體後,一般是通過肝臟代謝及腎臟的排出體外。
而長期輸液不僅會對肝、腎造成損害,還會造成免疫系統的抑制,減弱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導致病越來越難好,到最後,甚至達到無葯可治的地步。
所以,動不動就輸液,就相當於一場慢性自殺。
四、注意這3點,安全就醫沒後患
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現在很少有患者能真正理解這句話。
很多人有個固向思維,就是去了醫院就一定要讓病快速地好,甚至存在你不給我輸液,就投訴你,抱怨你醫術有問題的現象,導致不少醫生迫於壓力,只好直接給病人輸液。
明明嚴重缺乏醫學常識,卻總覺得自己見多識廣,靠著「百度成醫」,或自己「瞎想」來治病,選擇性聽從醫囑。
這種拿自己無知對抗醫生的專業的行為,不僅是對醫生極大的不尊重,更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杜絕過度輸液,除了靠政策的規定,醫生的自覺,更重要的,還得靠我們文明就醫,做一個合格的患者。
① 多了解醫學常識
不需要像醫生一樣專業,但為了防病治病,仍要學習一定醫學常識。比如了解常見疾病的防治措施,日常用藥規則,還有就醫時機等等。
② 嚴格服從醫囑
眾所周知,從醫學生到成為合格的醫生,至少需要10年時間。醫生在坐診台說的每一句話,都凝結了醫學界的結晶。我們作為患者,只要記住一點,嚴格服從!
③ 尊重醫護人員
醫生也是普通人,特別在大醫院,每天繁重的接診量很容易讓人情緒不佳。當遇到態度欠妥的醫護人員,請給與足夠的尊重和理解,畢竟醫術和態度無關。
最後,衷心希望大家以積極、客觀的態度了解醫學,文明就醫,改變日常不良生活習慣,擁有一個健康、強健的體魄!
參考文獻:
[1]馮煥村. 輸液有風險[J]. 江蘇衛生保健,2018,10:30.
[2]楊秉輝. 一感冒就輸液危害大[J]. 百姓生活,2012,05:77.
[3]陳默. 過度輸液危害健康[N]. 解放軍報,2011-05-07(006).
[4]耄昶. 定期輸液危害多[N]. 大眾衛生報,2007-11-06(002).
帥才. 過度輸液存在四大危害:損傷兒童肝腎產生嚴重耐藥性[J].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6,07:49-50.
[5]馬旭東,陳煒,杜光. 濫用靜脈輸液的危害與防範[J]. 醫藥導報,2015,02:279-281.
[6]朱斌,趙志剛. 守護針尖上的安全——中國輸液安全與防護專家共識[J]. 藥品評價,2016,10:8-17.
[7]田昕. 孩子感冒發燒,還要去輸液嗎?[J].家庭中醫藥,2017,04:26-27.
[8]張瑾. 專家詳解為何應慎重選擇輸液[J]. 百姓生活,2016,03:70-71.
[9]文瑜. 輸液的這些常識得知道[J]. 解放軍健康,2016,03:2
——END——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健康圈,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菖蒲
⊙運營編號:GYZX0002
※下一秒就中風?對!重視這9條身體暗號,免終生遺憾
※喝牛奶是個「技術活」
TAG:國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