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有一種釉,叫茶末綠

有一種釉,叫茶末綠

作為資深盞友,你不會不知道建盞中的一股清流,那就是茶葉末釉建盞。對於茶葉末釉,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茶葉末釉是建盞釉面中的雜色釉,不是建窯的代表作,價值不大;有些人則對茶葉末釉情有獨鍾,就愛這黑釉盞中的小清新。

建盞中的茶葉末釉是很迷人的,黃綠的色澤,嫩得像春天裡抽出的新芽兒,半透明的釉層,明晃晃地像秋日晴天里的湖面,釉層裡面還有些反光的結晶體,好像茶葉細末,最特別的是,茶葉末釉表面常常有開片,開片兒開得洒脫,彷彿能傳出玲瓏清脆的冰裂之聲。

茶葉末釉雖然討人喜歡,但是也有人懷疑「茶葉末釉」一詞是不是今人杜撰的。其實,茶葉末釉還是很有淵源的,絕非是沒有故事的「綠茶」,而是如花似玉超凡脫俗的真女神。

清代瓷學家寂園叟對茶葉末釉有一番點評:

茶葉末以滋潤,鮮明,活潑,三者為貴矣。

茶葉末黃雜綠色。

妖嬈而不俗,

艷於花,美如玉,

笵為瓶,最養眼。

——清《陶雅》

茶葉末釉瓜枝茶壺

很多人好奇的是,黑釉裡面怎麼會有這麼清新的釉面?事實上,茶葉末釉跟黑釉還真是實在親戚,茶葉末釉和黑釉都是古代的鐵繫結晶釉,茶葉末釉要經過高溫還原焰燒成,跟建盞的燒制工藝基本相同,之所以顏色不黑,與釉面中作為呈色劑的氧化鐵的含量有關。茶葉末釉在唐代就有,起源於唐代黑釉,唐宋時期一些燒造黑釉的窯場中也有燒制。例如耀州窯就有大量燒制茶葉末釉瓷,不過耀州窯的茶葉末釉跟建盞的茶葉末釉不太一樣,顏色要深得多,光也比較暗,一般稱為橄欖綠。到了清代,景德鎮也燒制茶葉末釉瓷,在雍正乾隆時期相當盛行,顏色呈墨綠色,顯得沉著穩重。

作品欣賞

《茶末綠斂口盞》

[編號 : 70761]

釉面

茶末青藤染盡盞壁

草色的映襯下顯得靈動並別有一番情趣

釉面的冰裂紋理玲瓏剔透,賦予盞器格外詩意

這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遇

形韻

茶末綠斂口盞

規矩的盞身被草色的清新塗染

不顯厚重笨拙,反倒靈動美觀

盞沿

盞沿微厚,釉色深沉

深沉中卻更顯出一份滋潤鮮活

就像黑土地上長出的一片嫩苗,生機盎然

足底

足底修坯,刀法自然

底部印有廖成義大師專屬品牌印記,足具收藏

水吉建盞的誕生,源於廖成義先生的一個建盞夢。

廖成義先生是福建省建陽市建窯建盞上海協會首屆會長。資深收藏家,聞名於中外建盞界。廖會長生於福建省建陽區水吉鎮後井村,自小長於建窯遺址,耳濡目染,收藏老窯建盞多年,深得界內藏家和建站愛好者們認可與推崇。廖會長愛盞藏盞,於虹橋古玩城(亞洲最大古玩城)落成便入駐,分別設立老盞和現代新制精品建盞展示廳。彙集建盞之美,廣交好盞之友,為建窯建盞文化的推廣不遺餘力。二十年前收建盞,所有認識的人都說他傻。二十年後的今天,多少人自全國各地、海峽內外慕名而來,只為一睹他的收藏。廖會長藏盞二十餘年,只在乎眼緣,與審美情趣有關,於歷史沉澱有感,唯獨不以市場價值論長短。

為傳承和弘揚宋代建窯建盞文化,在建陽市政協大力支持下,於2015年初成立建窯建盞上海協會,廖成義任會長。在茶文化普及大江南北的今天,將失傳近千年的建盞燒制技藝重現於世,經幾代匠師努力之下工藝日趨完善和成熟。讓唯一茶而生的碗——「建盞」重回宋時盛景。是廖會長的夢,一個盡畢生努力去實現並代代傳承的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長期用建盞喝茶的人,最終會變成怎麼樣?
建盞,應茶而生

TAG:古盞堂 |